美丽的普达措

2013-12-29 00:00:00粱颖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3年4期

在一个很偶然的机缘下,我来到了吉祥如意的圣地——香格里拉,走进了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开始了迷人之旅。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震耳的电话铃声把我从梦中叫醒,宾馆的房门外走廊上有了嘈杂的脚步声,我开门一看,同游的人说:“快快快!要出发了,去普达措国家公园要赶早!”

普达措,藏语中的含义是普渡众生到达理想彼岸的舟湖。“普达”是梵文音译,意为“舟船”;“措”是藏语,意为海、湖。“普达措”最早文字记载于藏传佛噶玛巴活佛第十世法王(1604—1674年)《曲英多杰传记》。书 中 曾 这 样 记 载:法王往姜人辖下的圣地以及山川游历观赏,在建塘边上有一具八种德”名叫普达的湖泊。尤如卫地观音净土(布达拉)之特征。此地僻静无喧嚣,湖水明眼净心。湖中有一型如珍珠装点之曼佗罗的小岛耸立其间,周围环绕普达措湖水,周边是无限艳丽的草甸,由各种药草和鲜花点缀。山上森林茂密,树种繁多。堪称建塘天生之“普达胜境。

五点多钟,天还是黑的,晚上睡得不是很好,不知是早起的缘故还是有点高原反应,路上一直懒懒的,总是想睡。

六点半钟,我们的旅游大巴就到了公园门口,我们迅速跟随导游来到了检票厅,排队等候进入景区。当我揉一揉睡眼惺忪的眼,环视大厅时,“哇啊!”我兴奋地叫了一声,顿时睡意全无,这里简直就像个集市,瞬间,每一个检票口都排起了长龙。因为这里温差很大,游客们穿的衣服五花八门,有人把棉服、羽绒服紧紧地裹在身上,有人干脆短衫簿裤。人流穿梭,熙熙攘攘,把大厅挤的满满当当。

门票由导游统一购买,是一张明信片,上面有副对联很有意味:“湖净心静佛意天成,山幽情悠物华灵空。”是否真如所说的这般美丽?我盼着憧憬着能欣赏到所说的美丽。 等了一会儿,就排到我们了。通过了检票口,上了观光旅游车,找个座位坐下来,车子开得又慢又稳,很适合欣赏沿途的风景。

“欢迎大家乘坐本次观光车……”导游甜美的声音在耳边萦绕。天已经放亮,山谷、宽阔的山坡弥漫着雾气,犹如仙境,美得让人有在画中游的感觉,大片的草甸,错落的牦牛,马群,湖水,让人心旷神怡。

“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点——属都湖……”导游娓娓道来,讲述它的来历以及美丽的传说。

“属”,藏意为奶酪,“都”藏意为石头。相传很早以前,有位高僧云游至此,看到牧民布施的奶酪非常好吃,大喜,并祈祷说:“愿这里的奶酪永远像石头一样结实。”于是便有了“属都岗”这个名字。因为湖在属都岗牧场边,人们便称之为属都湖。高僧的用意不言而喻,肯定是盛赞牧场的肥美了!

我们的旅游车到达景区是比较早的,游客不是很多。属都湖水澈透亮,周围环山,远远望去山青水秀,显得尤为清静。游客人群的熙攘声也没打破这湖面的寂静。云雾在水面飘动,飘逸秀美。我在网上看过属都湖秋天色彩的照片,蓝天下漫山遍野厚重而浓烈的黄,浓墨重彩渲染出秋的气息。此刻呈现于眼前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幅绝美景观,似淡淡的水墨画,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句子来,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

属都湖周围是香格里拉有名的牧场,这里的草场非常大,各色的花草和自由放养的牦牛群游弋于湖畔。牛群点点黝黑,牧笛声声入耳,这画面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高原人的闲放、悠游的生活情趣。也让我们充满了憧憬和激情。

导游讲得很快,我都来不及记下,只有断断续续地听,仔细地看,慢慢地体味吧。傲然挺立的云杉和冷杉树,上面挂满了丝网状的长条,这种白色的寄生菌名叫松萝, 松箩不仅仅是藏民传统药材,也是普达措的环境“监控者”,松箩对空气环境要求极高,只有在海拔3000-4000米环境优良的地方才能生长,一但空气遭受污染,松箩也就随之而亡。普达措的松箩几乎遍布每一颗杉树,迎风摇曳的松箩构成了一道独特美丽的风景。 在这里,它有着一个很好记的名字-“树胡子”,而我更喜欢它的另一个称呼-“树的哈达”。

导游催促我们继续前行,直到碧塔海。

碧塔,藏语意为“栎树成毡”,含草木茂盛的地方之意,碧塔海有高原明珠之称。 相传天女梳妆时不小心掉了镜子,镜子破碎形成了许多高原湖泊,碧塔海就是其中的一块镶有绿宝石的最美的镜片。还有传说这里是格萨尔王传中所提及的“毒湖”。姜岭大战至碧塔海,因冰天雪地,湖光朦胧,岭国的骑士们迫敌误入湖中而被淹没,转败为胜的姜国认为这是碧塔山神护佑的结果,便在小岛上建造了庙宇。多美多神奇的传说啊。

车刚停稳,我们就迫不及待地登上观景台,湖面映入眼帘:湖被四周古树遮天蔽日地包围着,好似一横卧的葫芦宝瓶,湖中有一长满树木的小岛,像人的礼帽。它美丽而不张扬,静静地卧在群山环抱之中,清澈的湖水安安静静地睡着,连风都吹不动它的肌肤。当微微荡起涟漪的时候,它一定会轻轻地睁眼,而后又半睁半闭地睡。

湖边上那弯弯曲曲的木质栈道一下子吸引了我,这条栈道沿着湖边时隐时现,一直通向远方。这时远远的湖面上有一对水鸟成双成对的游弋着,划出阵阵涟漪,给平静的湖水添了一抹亮色。一直阴沉沉的天这回儿有一缕阳光透出来,更增添了湖的魅力。

行走在栈道上,一侧是原始森林,一侧是山水湖色,林木倒映水中,水中有绿林,绿林中有水,清波荡漾,真可谓“半湖青山半湖水”。

导游说,此地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树最闻名,如果要是每年的春夏之交来这里,你会看到奇景:五彩的杜鹃花儿盛开,花瓣坠落于湖中,因花瓣有微量的毒素,鱼儿吞食了会翻了肚皮浮出水面,像醉了一般,人们给它取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杜鹃醉鱼”。

湖边一大片草甸。沿着栈道走到这里,会不由得放慢脚步,生怕惊扰了这里的宁静与悠远。草甸上有大片大片的嫩黄色的酥油花,有清透蜿蜒的小溪在汩汩流畅,有成群的牦牛顶着快拖到地上的黑毛慢悠悠地吃草,马儿在眼前摇着尾巴悠然地觅食,享受着人间仙境般的安然与闲逸。

醉心漫步4公里多的栈道,居然让我忘记了劳累、疲倦,心无比舒畅!面对这独特的景致,唯有不停的按下快门,虔诚地留下这高原湖畔的夏天,留住我心中的普达措。希望这天赐的普达措,永远把自然之美留住,成为我心中永远留恋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