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科技

2013-12-29 00:00:00
农村百事通 2013年2期

河南省农科院选育成功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分子育种研究室(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一号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邮编:450002,电话:0371-65737543)采用分子聚合育种技术育成的优质、强筋、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通过了河南省审定。

该品种属弱春性多穗型强筋类型品种,生育期229天。幼苗半直立,苗势壮,越冬耐寒性好,分蘖力中等;株型稍紧凑,叶型直立,株高77厘米左右,茎秆粗壮,抗倒伏性好;成穗率中等,纺锤形穗,结实性好,长芒,白粒,角质,硬度高,饱满度好,黑胚率低。根系活力强,灌浆速度快,成熟落黄好,抗干热风能力强。产量三要素:每667平方米(1亩)穗数40万左右,穗粒数37粒左右,千粒重48克左右。

(河南 郑海涛)

内蒙古自治区审定通过

马铃薯新品种“中薯19号”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国际马铃薯中心(联系电话:010-82109543)共同选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中薯19号已经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审定。

该品种株高70厘米,株型直立,茎绿带褐色,叶深绿色,花冠紫色,单株平均主茎数2.0个,单株平均结薯5.3个。薯块圆形,白皮白肉。平均生育期100天。每667平方米(1亩)保苗3500~4500株。

适宜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种植。

(内蒙古 刘海)

玉米新品种“大丰30”通过审定

山西省农科院和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邮编:030006,电话:0351-7963308)共同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大丰30”前不久通过了山西省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127天左右,株型半紧凑,总叶片21片,株高325厘米,穗位110厘米,果穗筒形,穗轴深紫色,穗长19厘米左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40.4粒,籽粒黄色、马齿形,百粒重40.5克,出籽率89.7%。 抗茎腐病,感丝黑穗病、大斑病、穗腐病、矮花叶病、粗缩病。适宜于4月下旬播种,每667平方米(1亩)种植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适宜区域:山西春播早熟及中晚熟玉米区。

(山西 李准)

大豆新品种“中黄54”通过国家审定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选育的大豆新品种“中黄54”通过了国家审定。

该品种在北京地区春播平均全生育期131天,有限结荚习性,叶卵圆形,白花,灰毛,褐荚;平均株高89.9厘米,主茎节数17.5,有效分枝1.8;结荚高度11.7厘米,有效荚数68.9;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微光,黄脐,百粒重17.2克。粗蛋白质含量42.25%,粗脂肪含量21.24%。抗倒性较强。

(北京 吴昕)

“中蕉2号”香蕉在广东省问世

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电话:0769-22276315,邮编:523061)从中山市南区的巴西蕉种植园中单株选育而成的“中蕉2号”香蕉于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植株长势旺盛。假茎平均高230.2厘米、茎形比3.65;叶姿较直立,叶片较宽。果指微弯,平均长21.8厘米、粗(周长)12.5厘米,单果重168克;果皮无开裂现象,果实横切面微具棱角;果皮平均厚0.32厘米,果实可食率68.5%;果肉黄白色,肉质嫩滑,口感好,风味香甜。平均单株产量28.7 公斤,折合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3445公斤。适宜在广东省香蕉新区种植。

(广东 赖义文)

哈密瓜新品种“桂蜜12号”通过审定

广西农科院(联系方式: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74号,邮编:530007)培育的适合露地栽培的哈密瓜新品种“桂蜜12号”前不久通过了自治区品种审定,给南方种植户带来佳音。

“桂蜜12号”是广西第一个大棚与露地栽培两用哈密瓜新品种。它属早熟品种,果实生育期35天左右,比其他南方厚皮瓜品种早10天以上。植株生长势中等,叶色绿,叶形为五角浅裂,最大叶为26.3厘米×25.0厘米,节间长约7.5厘米,茎粗约0.75厘米,果实充分成熟后果皮为金黄色、光滑或具有不稳定的稀网纹,瓜脐直径约0.6厘米,果肉橙色,肉厚约3.3厘米,肉质爽脆、味甜,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7%,果实可食率约70%;单瓜重约1.5公斤。

大棚栽培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2177.6公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露地栽培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1758.7公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

(广西 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