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主要由结石引起,一般为胆囊结石压迫胆管,导致胆囊管梗阻,胆汁排不出去,引起胆囊的急性炎症反应。其他原因还有全身或胆道的细菌感染,侵犯胆囊;严重创伤和其他部位手术也可能引起胆囊的急性炎症。急性胆囊炎首先表现为胆囊黏膜充血、水肿,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化脓、坏死、穿孔等病理变化。所以,急性胆囊炎如处置不当会危及生命。
一、主要症状
腹痛是急性胆囊炎的主要症状,常在进食油腻食物之后出现,开始可为剧烈绞痛,多位于中上腹部,可伴有恶心、呕吐;在绞痛发作过后,便转为右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可伴有右肩部或右腰背部放射痛。有的病人可能开始没有明显的胆绞痛,而是上腹部或右上腹部持续性的疼痛,而有的病人右上腹部疼痛较轻,主要表现为右肩背部疼痛,这主要是由于胆囊位置较高所致。随着疼痛的持续加重,病人常会畏寒、发热。若发展至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或合并有胆道感染时,则可出现寒战、高热,这种情况在老年病人中更为突出。大多数病人在右上腹部有压痛,局部肌肉较紧张,有时可以摸到肿大的胆囊或是炎性肿块。有部分病人还可出现眼睛发黄等现象。
二、家庭急救
一旦病人在家突然发生右上腹疼痛时,千万记住:不要随便使用止痛药物。因为一方面止痛药虽然能麻痹痛感神经,但并未阻止胆囊炎病情的发展变化,反而会由于疼痛缓解而忽视了病情,延误治疗时机,很可能导致胆囊炎的严重化,进而引起化脓穿孔,甚至出现腹膜炎,以至于危及生命;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对病情的判断,同样会耽误治疗,得不偿失。腹部疼痛伴体温升高、寒战、畏寒者,切忌在家自行处理。
对急性胆囊炎家庭急救应采取以下正确措施: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而且以前体检有胆囊结石者,应该首先考虑可能是急性胆囊炎(确切的诊断要靠医生的综合分析)。此时应尽快到就近的医院诊治,行动不便的,可以拨打120急救电话。
在此期间,应禁食禁水,可以口服阿托品或是64-2以缓解疼痛(所有服用的药物均应做好记录,以备医生查询)。抗生素应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确实要使用,应明确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对于青霉素类的药物,如果药物过敏情况不清楚,应坚决禁用。如果以前没发现有结石的情况或没做过体检,就更应尽早去医院救治。右上腹部疼痛不仅仅是急性胆囊炎的症状,急性胆管炎、十二指肠溃疡、右肾结石等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B超检查是诊断急性胆囊炎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可以看清楚胆囊炎症程度及胆囊内结石的大小、多少等情况,为医生对病情的判断提供参考。
三、日常预防
我国是胆囊结石的高发区。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胆红素、钙以及少量的脂肪酸、甘油三酯、黏蛋白等。结石的形成与病人的饮食习惯、地理环境、营养条件及胆道本身的病理改变和身体的代谢活动等因素有关。胆囊结石多为胆固醇结石,而人体中胆囊内胆固醇含量的过饱和是形成结石的必要条件。正常人在夜间停止进食时,胆汁中的胆固醇也呈过饱和状态。所以以油脂性食物为主的人好发结石,不吃早餐的人也易发胆结石。因此,在家庭预防中就要注意饮食结构的改善,减少对胆固醇的摄入,增加含维生素及纤维素丰富的食品,养成按时吃早餐的习惯,从而有效地预防胆结石的形成。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科 陈平 邮编: 4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