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多媒体,诱发动力系统
诱发动力系统,是指利用一切可被利用的多媒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习动机。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体的优势给课堂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利用录音机、实物投影、电视、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探究欲。
例如,教师在教学“影子”这一自然知识时,让学生在投影机前做各种手影游戏,边玩边议论,也是为了让他们亲自参与,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探求需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 运用多媒体,启动激励执行系统
激励执行系统包括情绪、情感、意志等几方面。启动激励执行系统,是指运用多媒体,调控情绪、调动情感、渲染氛围,通过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欢乐,增强学习的信心,获得成功的满足,形成一种成就感、自豪感,培养学习意志,促进他们更积极主动、精神振奋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投影,将学生的作业映射在屏幕上,既可作探讨式的讲评,又可做样板式展览,还可利用扩音机、无线话筒和各种先进的音响设备开展活动,如学生朗诵、演唱,开展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赛歌台等,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进而巩固学习的动机和意志。
● 运用多媒体,培养完善个性系统
个性系统包含个性、气质、态度、习惯等几方面。一般来说,个性系统是非智力因素中最能体现人与人差异的特别标志。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与强化,达到影响和完善个性系统之目的。
众所周知,小学生正处在儿童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而行为习惯的养成仅靠空洞的说教和三两天的专门培训是行不通的,它需要儿童长期的坚持与努力。这自然需要一种榜样的示范与教育作用。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的意识大大增强,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并进行相关的有目的的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的塑造。不仅形成良好的校风与班风,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 运用多媒体,确立提高调控系统
确立最高调控系统,就是指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念,远大的志向与崇高的理想。学生对学习的信念是在长期的有效学习活动中,在对学校活动已有的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产生的。学习信念是推动学生个人产生学习行动的一种强大动力。信念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理想,理想是学生学习需要、动机的最高层次。
多媒体教学,具有显著的形象性、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性,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鲜明、生动、真实具体的人和事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树之以标,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这也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魅力之所在。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起到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师,应合理使用网络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网络环境,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促进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良好循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