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3-12-29 00:00:00李静琴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3年12期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德育课程以“回归儿童生活”为基本理念,强调课程的内容和实施要贴近儿童生活,儿童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探究生活获得发展。因此,该课程在教授手法上具有重要的特点:开放性与自主性。它的教学内容与过程不局限于课堂,而是体现为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因此,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进行尝试具有可行性。

如何来尝试呢?我们可以看到,“翻转课堂”能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所以,我尝试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九册《炎黄子孙》一课为例,进行《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 任务设计有梯度

问题导向是《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核心所在,通过问题驱动来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认识问题往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表象到本质,由已知到未知。因此,设计的任务问题要有梯度,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去想象,去创造。

◇“达成目标”有梯度。本课的目标是这样设计的:①认识“炎黄子孙”名称的由来;②为什么中国人以自己为炎黄子孙而骄傲;③怎样来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三层目标,层层递进。学生虽未学习,但心中对本课的知识脉络已经有所了解。同时,三层目标也给学生搭建了本节课的学习框架,学生可以根据这样的框架来进行学习。

◇“学习任务”有梯度。每个环节的问题设计逐层深入。学习任务以“了解历史知识——引发情感体验——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内化”为脉络,体现了学生从认知到情感的提升。

同时,除了观看微课视频外,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课前学习形式:信息收集、课外阅读、课前思考等。

在任务单中设计一定深度与难度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先独立思考,再带着自己思考的成果到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时,就能有智慧的碰撞,情感的生成。

● 情感体验有厚度

本课教材属于历史题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遥远而陌生的,他们缺乏系统的历史知识,更谈不上情感体验。在本课的课前自主学习中如何来激发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呢?这是任务单中第3题到第6题的设计:

第3题:炎帝、黄帝分别做出了哪些贡献?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第4题:从炎帝、黄帝的身上你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第5题: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呢?采取了怎样的治水方式?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第6题:请你运用以前所学过的搜集信息的方法去搜集更多大禹的故事,想一想你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

第3~6题的解答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炎帝、黄帝、大禹的卓越功绩,感悟祖先们的优秀品质。

第7题:推荐阅读《中国神话传说》、《中国历史的童年》,并填写阅读卡。

第7题这一问题的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丰富知识,积淀情感,感受我国灿烂的文化历史是由无数优秀伟大的祖先共同创造的。当学生达到这些认知水平时,再抛出第8个问题:“通过学习,你知道中国人为什么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相信学生们定会有感而发,有情可抒。情感体验也就水到渠成,内化为自身的情感意志也成为了可能。

● 能力培养有深度

在《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在“达成目标”一栏中是这样为学生设计的:

第2点: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网页浏览、填写自主探究表,了解炎帝、黄帝和大禹的生平事迹、功绩。

第3点:通过阅读《中国历史的童年》、《中国神话传说》,填写阅读卡,了解更多的美丽古老神话,感知我们祖先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痕迹。

第4点:通过对《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填写,学习搜集、整理、归纳并运用资料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选择地阅读,抓住关键信息区比较、分析,当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能够融会贯通,概括归纳,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内化,才能学以致用,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也正因为有着这样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才有可能培养起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会有汩汩清泉流入,才会生成高效灵动的品社课堂!

学生感言

李琪 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六(2)

翻转课堂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有很多:从前的预习,我们都是读几遍课文、描描生字、抄抄成语,根本没有透彻地去了解这篇文章。现在,我们多了两个“小助手”——微课和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其实就是会说话的老师,在预习时,看了微课就像是上了一堂有趣生动的课。而自主学习任务单,就是把关于这篇文章的精髓题目提炼出来,让我们自己试着做。

翻转课堂还使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活跃,曾经不充分的预习让我们在上课时不知所措,老师一个问题问下来根本就没有回应,这样的学习一点儿都没有效果。翻转课堂后,我们上课举手积极多了,因为大家都通过自己的努力预习掌握了许多知识点,学习变得很轻松。

最主要的还是复习,以前,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复习,也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样使我们根本就消化不了知识。但有了翻转课堂后,我们不但可以通过微课复习,还可以把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知识点再梳理一遍。这样,就让复习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不是越学越生了。

夏何乙沫 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六(2)

我五年级的预习习惯是:读几遍课文,描红课后的生字,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就是等着上课的时候跟老师一起分析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感情研究写作手法。课后完成作业。

仅此而已。

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任务单明明白白告诉了我们预习的内容和方法。预习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读写,而是必须要思考了,且必须是独立的思考。我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收获也有困惑。思考的收获让我对自己有了信心,而那些困惑则让我越发想早点知道答案,所以,每次面对任务单,我总是对第二天的课堂充满期待。

任务单让我们都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每个人都成了小老师,学习效率也更高了。课堂上,学习小组之间交流收获也一起探讨困惑,弄不明白的,老师才来为我们指点迷津。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让我对学习语文有了新的热情。

夏懿君 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六(3)

以前学新课前,老师总会让我们回家先预习。这学期,回家作业上多了一条“预习第一课,完成任务单”。任务单?这又是什么东西?难道又要给我们施加学习压力吗?发下任务单后,我才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阅读任务单,我理解了许多不曾理解的词,体会了文中字词运用的妙处。任务单的内容真实丰富多彩!我忽然觉得,预习似乎没有以前那样乏味了,我的书上也有了一些预习时的笔记,就像有位无形的老师已经给我上了一课似的。第二天上新课时,我惊奇地发现,以前那些不爱举手的同学都活跃了起来,大家纷纷交流着自己的预习收获。

翻转课堂,让我在家就可以自由学习,上课时,总会有种心里很踏实的感觉,翻转课堂的学习方法真好!

郁婷文 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六(3)

自从上了六年级,发现学习发生了变化:英语的单词变多了,课文变长了,数学需要仔仔细细的认真思考、读题,语文的课文篇篇都变得深奥起来……特别是语文,变难了许多,还好,我们多了一个“救星”——翻转课堂。

它可有个大“宝贝”!那就是“自主学习任务单”。你若问我:“喜欢吗?”我的答案当然就是:“喜欢!”

任务单帮了我的大忙,它好像一盏灯,为我们开路,让我们学会思考,学习好像也变得特别、有趣多了。有时候,它仿佛把课文粗略地剖开,让我们在里面细细寻找答案,开拓新路;有时候,里面的一些题目让我的脑袋一下子“灵光”起来,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有时候,它就是一只无形的大手,将弥漫在我四周的云雾拨开,让我看到小路……

翻转课堂还有一个“法宝”!

它就是“四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有一个组长,三个组员,他们重点讨论任务单上的题目、课后问题,四个人有四个想法,每人交流一下,那一个人又多了三个想法,真是太妙了!

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当然,翻转课堂也并不是很完美,所以,我希望翻转课堂能有这些改变:①关于任务单,希望内容更丰富;难度适中。②关于四人学习小组:不一定是四人,别的同学如果也有很棒的想法,也能交流。

朱憬 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六(4)

我觉得用任务单非常好。因为,以前老师只叫我们预习生字并没有预习课后习题及重点。在课上,我就会觉得老师提出的问题很难,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但现在有了任务单,每次预习按照上面的任务来做就轻松了许多,上课回答课后习题时,根据已经做过的题目回答,既加快了教学进程,又不会感到累,真是一举两得!

我希望在任务单上可以标出课文中心。还希望可以有一份参考资料。这样,做完题目就可以查看自己回答得是否正确了。

王弈飞 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六(5)

我很喜欢“翻转课堂”,我发现自己比以前更加喜欢动脑了,有些生字组成的课外的词语,让我了解到了更多课文上没有的知识。选择正确的读音上,“翻转课堂”里举的一些考试必考的题目,让我把他们都记得更牢了。“翻转课堂”里的一些阅读理解,使阅读理解不好的我,有了更多的练习机会。并且“翻转课堂”里要求的词语解释,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每一个词语的意思,考试起来得心应手。我觉得唯一不足的是,课文内容填空不够。希望老师们能在“翻转课堂”中,多增加一些课文内容填空,在注重课外内容发展的同时,也能适当巩固课内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