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快乐养成教育

2013-12-29 00:00:00张雁
基础教育参考 2013年17期

幼儿的动作、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靠教师的反复讲解和告知而学会的,而是通过一日生活,亲自经历正确的行为实践,逐步加深对规范、要求的认识和理解,并积淀切身体验到一定的程度才形成的。因此,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是实施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应将养成教育渗透在主题活动、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中。

一、开展以健康生活养成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以主题活动为核心开展的,根据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我们针对不同年龄班为研究重点,以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为课程定位,将幼儿养成教育渗透到主题活动之中,从主题产生、目标确立、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创设环境到活动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启发、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中班主题“亲亲地球我的家”,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了解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后的变化,知道简单的保护环境方法,并乐意用自己的行动积极保护环境。从主题的产生、实施过程到反思,通过多样化的整合活动,激发幼儿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在反复实践中得到强化,逐渐养成习惯。

二、在游戏活动中有机渗透健康生活养成教育

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幼儿最喜爱游戏、离不开游戏,用游戏化、生动化的形式来开展养成教育,幼儿更易于接受,能够帮助幼儿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尝试将养成教育融入幼儿各类游戏活动之中,如自主性区域活动、创造性游戏活动,通过娃娃家、建构区、益智区等区角活动,来培养幼儿间的合作、谦让、协商的能力等。同时教师在角色游戏的指导中也要处处注意礼仪行为的示范作用。如教师带学生到肯德基用餐的区角活动,教师安静地排队,礼貌地道谢,用餐完毕后还主动地收拾自己的餐具……教师的潜移默化,将公共礼仪的花朵悄悄地植入幼儿稚嫩的心灵。在角色游戏中,孩子模拟生活养成的良好公共礼仪行为也必将迁移到孩子今后的现实生活之中。

三、加强日常幼儿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在不断完善“童心素养”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我园在重新制定《幼儿园教师工作手册》时进一步细化了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规范要求,明确了主配班教师和保育员的分工职责,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促使全体保教人员加强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管理。我们提倡教师运用音乐、故事、游戏等童趣化的方式来组织幼儿盥洗、入厕、喝水、进餐、课间活动等各个环节,使幼儿日常行为的管理趣味化、人性化。如在游戏开展前和结束后,我们通过播放固定的乐曲,让幼儿按照音乐的指令来布置环境或整理玩具。如此,我们淡化了管理的强制性色彩,却提高了管理的实际效益。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应善于有意识地进行实事教育和随机教育。因为实事、随机教育所抓住的事例往往具有情境性、直观性、现实性,是幼儿身边发生的事情,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如在游览上海世博会时,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参观?怎样排队?在什么地方休息?如何休息?”都是孩子能够理解并可以参与的内容。在媒体的宣传和幼儿园有针对性的教育中,孩子懂得了应排队参观、不乱扔垃圾、保持公共场所安静、不随意触摸、不哄抢纪念品、不在休息座椅上睡觉等参观方法。通过一次一次的实事教育,使孩子们的行为更符合社会公德,真正做到“我文明、我快乐”。

四、采用儿歌表演手段,探究切实有效的养成方法

渐近式教育与反复强化手段是幼儿习惯养成的必要条件。结合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以儿歌表演为重要手段,用儿歌将养成教育贯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把幼儿基本的生活习惯编成一首首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如给小班编的《穿衣、穿鞋、穿裤歌》、《刷牙》、《洗手》、《吃饭》、《喝水》等儿歌,让幼儿在念念、做做、学学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中班将《站姿、坐姿、蹲姿》《学尊称》《学问候》《学待客》《学交朋友》的儿歌编在每天的韵律和花式操中,让幼儿每天在音乐的伴奏下说说、练练、演演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大班则将《样样饭菜吃得香》《健康饮食歌》《进餐礼仪歌》《开饭了》等儿歌伴随在幼儿每天进餐的过程中。我们将儿歌、童谣的诵读和表演,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巩固规则意识、快乐养成良好习惯。而儿歌表演和文明礼仪椅子操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渗透,帮助幼儿不断强化、练习正确的行为习惯,逐渐掌握和巩固了基本生活技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

五、充分利用节庆资源,丰富养成教育的形式内容

中国人爱过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以及感恩节、世界地球日、全国消防日等,不仅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更承载着人们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需求。幼儿园应以节日文化为载体,将其所蕴涵的教育资源,纳入幼儿日常生活习惯养成的教育体系中。因此,幼儿园以幼儿拥有“健康的生活、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灵”为发展基点,开展了独具特色、凸现幼儿园文化的 “健康快乐节”、“童话故事节”、“亲亲地球日”、“感恩成长节”、 “消防安全日”、“重阳敬老节”等多个园本节日,园本节日的主题尽可能与法定、传统节日相结合,节日活动的内容不同,它们所隐含的教育目标与价值也不同,在教育内涵上也各有侧重,应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尽可能指向幼儿不同的发展领域。

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奇妙的幻想世界,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过程是一个充满童心欢乐和享受幸福童年的过程。在幼儿的养成启蒙教育中,不仅是讲道理、规范要求,更要维护幼儿的心力,用情感的力量去温暖、滋润幼儿的心灵,使幼儿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形成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心理定势,以促进幼儿的自我调节,体验好习惯带来的愉悦。我们坚持“快乐中养成”的教育思想,通过启蒙冶情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生活中习得和养成最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童心的快乐养成,使他们健康活泼、聪慧友善、文明乐群、勇敢自信地发展。

(责任编辑 尹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