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写家乡,材料底蕴生辉
庄子说:“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我极为认同,16个春秋就如在指间流逝,回首走过的日子,却也精彩非凡。
我生在绍兴,长在绍兴;在这里哭,在这里笑!是绍兴的名人给了我心灵的启迪、生命的色彩!我曾漫步小道上,一探“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奇妙;置身鲁迅故里,一品“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志;亦独自刻着“戎马书生”的印章,追寻那份心灵的悸动。
幼年时,父母就带着我穿梭于绍兴名址之中,小小的我,便对绍兴充满了爱和敬慕。我沐在风雨中,朝目光坚定的秋瑾探着小手咿呀问好;曾在蔡元培广场,看到身边人漫步走过时崇敬的目光,不觉严肃了小脸;曾看着周恩来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却不解其中味……
长大以后,我明白了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的绝唱,不禁泪满于轩亭口;曾为她“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的感慨而惆怅不已,唏嘘到暗自锁眉;我读着“当中西文化交接之际,先生应运而生,集中西文化于一身,其量足以容之,其德足以化之,其学足以当之,其才足以择之”,不由得在心中重复千万遍他的名字,满脸崇敬!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已然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周恩来,更是我追寻的!此时,我也明白了他的那句话……
于是,我将绍兴作为心灵的伴侣,暗自发誓要在这片大地上留下点什么。我不断去追寻名人的足迹。我来到越王台,眼前出现了勾践“悬胆于室,出入尝之,不绝于口”的场景,我置身其中,体味着他的忍耐;我走过那条投醪河,只为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的报仇一刻,却见到勾践“跪受”乡亲的酒水,投之于上游,同仇敌忾之情油然而生,也为“三千越甲可吞吴”感到自豪!“一壶解遣三军醉,不比夫差酒作池!”我吟道……
如今,我漫步到大禹陵,回到那个时代,他“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我景仰……
“越,舜、禹之邦也,古有三圣,越兼其二焉!”我微笑,我骄傲,身为绍兴人,我和绍兴一起走过。一路上,遇到了那么多名士,催我奋进!我不由加快了脚步。
绍兴,我会珍惜和你走过的每一分、每一秒!
【技巧借鉴】
面对“你我走过的日子”这一命题作文,当大部分考生将目光聚焦在人物身上的时候,作者另辟蹊径,选择绍兴这座文化古城作为写作对象,用绍兴浓浓的文化情怀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虽是写城市,作者不写绍兴的山水,而是将笔墨集中到了绍兴的名人与古迹之上。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因为这样便可以将历史故事与精彩诗词信手拈来。在考生笔下,“你”是谁?“你”是“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周恩来之故里,“你”是“越,舜、禹之邦也,古有三圣,越兼其二焉”的绍兴。考场作文能够做到材料与众不同,内容底蕴丰厚,获取满分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适应考题】
本文可以应对“我的家乡”“记忆里的美景”“珍惜”“从______轻轻走过”“有一种美丽”“与你在一起”等作文题。
【推荐理由】写景物,角度与众不同
写江南的风景独好,我最欣赏的莫过于白居易的《忆江南》这首词了:“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无论春夏与秋冬。“江南三月,草长莺飞”,你可以在春日里寻一径绿地,放飞轻灵的纸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坐一叶乌篷轻舟在湖面荡漾,清风拂面甘醇如那陈年的绍兴黄酒;“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任你的思绪在水天一色里飞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南冬日的水墨丹青,只黑白二色就勾勒得淋漓尽致,在养眼的愉悦里是感受不到寒冷的,你就入了那画境里。
如同词中的“春来江水绿如蓝”一样,江南美,美在江南水。水光旖旎、垂柳依依的西湖,桨声灯影的秦淮河,光华灿烂如绿宝石的玄武湖,还有外婆家的小石桥,小石桥下划过的小木船,小木船头的鸬鹚……这一切,都让我魂牵梦绕,让我忘记了大城市里水泥森林的高耸林立,古板,呆滞。
“日出江花红胜火”,你或许看过泰山的日出,也可能观过海上的日出,但你是否注意过江南的日出?江南的日出是温和的,可又是妩媚的。开始时眼前是水雾缥缈的江面,江的尽头,沿水平线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淡蓝色,再过一会儿,江面雾气渐收,江水如洗,波平如镜。蔷薇色的朝霞倒映在江水里,从一抹化为一片,然后染红整个江面。突然,有一团火球从江底跳出,它的美丽、动人,让我久久沉醉!是啊,江南的气息是独特的,它更是天真无瑕的,没有丝毫的污染,把我们都融入其中。
江南如歌,江南如酒,江南如诗,江南如梦,江南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此时此刻,我的感受就如同《忆江南》最后的那句词一样:“能不忆江南?”
【技巧借鉴】
纵观历年中考作文,考生往往忽视了一种重要的写作对象,那就是景物。同样的考题,他人热衷于写生活故事,你若能放眼自然,内容就会与众不同;即使是同样的内容,你若能添入些景物描写,也会有情景交融的效果。这篇中考佳作,展示的便是这种魅力。文章以《忆江南》中的佳句“能不忆江南”为题,有诗意的情感,也有下笔设置悬疑的作用。展开时,考生将词章中的佳句自然地引入,用一道道的山水,一幅幅的画面,具体地诠释了《忆江南》丰富而美好的内涵。诗意的画面,浓郁的真情,将江南之美展示得淋漓尽致。对2014年的广大考生而言,若能合理地借鉴这种写作技巧,一定能够实现自我的超越。
【适应考题】
本文可以应对“美景”“请到我的家乡来”“真想对你说”“风景线”“陶醉”“你在我心里”等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