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均速法预测岩白菜醇提液的稳定性研究

2013-12-29 00:00:00孙海林李文军刘海周魏泽英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2期

摘要:目的:用化学动力学方法预测岩白菜醇提液的稳定性,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个温度进行恒温加速实验,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岩白菜素类的含量,计算岩白菜醇提液的室温贮存期和降解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室温下岩白菜醇提液的贮存期是20d,降解反应的活化能是8715kJ·mol-1。结论:岩白菜醇提液是岩白菜类药物的中间产物,不可久贮且贮放温度不宜高,以保证药物质量。

关键词:初均速法;岩白菜;岩白菜素;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2-0047-02

岩白菜为虎耳草科岩白菜属植物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Hookfet Thoms)Engl的干燥根茎,又名滇岩白菜、岩七等,主要分布于滇西北、滇中,四川西部、西藏东南部也有分布。岩白菜有镇咳祛痰功效,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此外,还具有良好的抗炎、抗心律失常、抗病毒、护肝作用等[1],已制成多种剂型上市。

岩白菜主要有效成分岩白菜素属于异香豆精类化合物[2],分子结构中含有二个酚羟基和一个内酯结构,易氧化变质或开环水解,给制剂生产过程带来一定的难度,甚至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疗效。本文采用初均速法,研究不同温度下岩白菜醇提液中岩白菜素类的含量变化,并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了岩白菜醇提液的室温贮存期和降解反应的活化能。

1材料与仪器

岩白菜药材购于昆明菊花村药材市场,经云南中医学院杨树德教授鉴定为虎耳草科岩白菜属植物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Hookfet Thoms)Engl的干燥根茎。岩白菜素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D-101大孔吸附树脂(天津农药股份有限公司树脂分公司),SYP型玻璃恒温水浴(南京桑力电子设备厂),BUCHI-R-200旋转蒸发仪(瑞士)。

2方法与结果

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岩白菜素对照品31 mg,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即得6200 μg/mL的岩白菜素对照品溶液。

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3]待测液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30 min,分别用去离子水和20%乙醇洗脱,精密吸取乙醇洗脱液适量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

23线性范围考察精密吸取岩白菜素对照品溶液(6200μg/mL)13、22、31、40、49mL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以甲醇为空白对照,在274nm处测定吸光度[4],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标准曲线方程为A=002347c+000534,相关系数r=099992,表明岩白菜素对照品在806~3038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4精密度试验取同一浓度岩白菜素对照品溶液连续测定5次,结果RSD=020%,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5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在0、30 min、1、2、4 h时测定,结果RSD为11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4h内稳定。

26样品含量测定

261岩白菜醇提液的制备取岩白菜粗粉适量,精密称定,加10倍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0 min,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乙醇回收完全,定容后即得。

262恒温加速实验及含量测定精密吸取岩白菜醇提液适量,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中密闭加热,按表1进行实验。定时取样,取出后迅速冷却,按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在(275±1)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含量,结果见表1。实验设置3个平行组。

表1恒温加速实验

27数据处理反应初均速是反应开始时的平均速度,即反应开始时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的变化。温度对反应初均速的[FL)][SD1,1][FQ(19。175mm,X,DY-W][SQ+1mm][CD=175mm][FL(K8mm]影响符合Arrhenius指数规律,将此直线外推至室温,则可求得室温贮存期[5]。

初均速v0=[SX(]c0-ci[]ti[SX)],式中c0=2312μg/mL,ci为ti时间对应的浓度,计算结果见表1。以lnv0-1/T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lnv0=-10482[SX(]1[]T[SX)]+29934(r=-09927)

计算活化能:E=-8314×(-10482)×10-3=8715kJ·mol-1

推算室温(29815K)贮存期(分解10%的时间):

ln[SX(]01c0[]τ09[SX)]=-10482[SX(]1[]29815[SX)]+29934

计算得:τ09=4288h=20d

3小结与讨论

用初均速法预测岩白菜醇提液的稳定性,数据处理结果线性关系良好,得出的活化能8715 kJ·mol-1与中药典型活化能文献值836 kJ·mol-1接近;推算出室温下岩白菜醇提液的贮存期是20 d,提示岩白菜醇提液不可长时间贮存,贮放应尽可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影响中成药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有药材的质量、生产工艺以及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岩白菜制剂在生产工艺中常采用醇提制膏而成,生产中得到的醇提液应尽快制成最终产品,避免岩白菜素在醇提液中分解,以保证药品质量。[KH*1D]

参考文献:

[1]王刚,麻兵继岩白菜素的研究概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6):59~62

[2]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重要天然药物[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276~283

[3]刘海周,孙海林,李文军,等岩白菜中岩白菜素的纯化及提取工艺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2):22~25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84

[5]庞贻慧,鲁纯素药物稳定性预测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76~80[J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