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网络阅读已成为留学生主要的阅读方式。数字化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其阅读习惯和阅读观念与传统纸质教材有着本质区别。对外汉语主要是针对留学生开设的,当前,网络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阅读成为留学生学习、生活的主流方式。网络阅读借助计算机和网络,为留学生提供及时、开放的信息资源,并为阅读者创设了虚拟、便捷的阅读方式,大幅拓展了学生阅读的方式、广度和深度,并且对留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进行电子阅读的人数比例目前已达到70%,其中通过电子阅读器进行阅读的人数比例为3.3%,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在数字化教材中久负盛名的是Apple公司研发的iPad系列数字化产品,它以纸质教材为蓝本,并将教材的功能进行拓展、创新,研发了数字化笔记、学习导航等学习模块。数字化教材在时间、空间、形态、结构等诸多方面均不受限制,没有固定模式,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定制,并且与留学生网络阅读的习惯相适应。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外汉语教育步入了数字化发展的快车道,传统纸质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模式已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应用更为便捷、形式更为多变的出版数字化模式。数字化出版即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利用网上支付的形式,将信息以数字内容的形式进行出版、发行。在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对外汉语教材数字化出版的理念和方式也将不断改进、创新。
一、国内外教材出版数字化模式分析
1.国外教材出版数字化模式
国外数字化教材的起步较早,发展也比国内要成熟,主要有以下几种出版、运营形式,如表1所示:
(1)一些规模较大的出版商在教材出版模式上对数字化模式进行主推,如美国麦格劳·希尔出版社旗下仅有5%的教材为纸质教材,其余均为数字化形式。
(2)教材出版社之间的合作也日益频繁。2007年,美国多家教材出版社共同成立了专门出版电子课本的公司——Course Smart,为学生提供形式丰富、功能齐全的电子课本,不仅可以对学习工具进行选择,而且还可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好处如此之多,但价格仅为纸质教材的一半。
(3)出版方与网络公司进行合作,推出在线学习的模式。以麦格劳·希尔公司为例,他们开发了一种在线教学的软件Connect,借助这款软件可达到在线听课、练习、自我测评等功能。
(4)维基式出版数字化模式,以麦克米伦为例,他们开发了一种名为Dynamic Books的数字出版平台,教授在经平台授权后,无需知会作者和出版商,就可随心对教材进行修改,还可以在修改的内容后进行署名,这样加强了广大教授对于教材编写的参与性,使教材更符合学生需求。
2.国内教材出版数字化模式
数字化出版在我国启动的时间比较晚,基于我国国情,出版发行具有以下特点:
(1)对于数字化出版我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新闻出版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均作了数字化方向的调整。
(2)我国数字化出版尚未形成一定规模,仍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笔者选取国内50家主流的教材出版社在网络上进行调查,在出版社的主页搜索区输入“数字出版”“电子图书”“资源下载”等内容,搜索结果为:开设有数字出版、电子图书的出版社15家,占总数的30%;可以进行资源下载的出版社29家,约占总数的58%;无法下载任何资源的出版社11家,约占总数的22%。当然,这组数据仅可片面说明我国数字出版的情况,我国也不乏在数字化出版方面的先行者,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主办的“文泉书局”,不但可下载相关的教材资源,还可实现网上和电脑客户端两种方式进行管理,其版权保护采用了当前安全等级最高的DRM技术,可以对多台计算机,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控制,可实现对版权的有效保护。
(3)目前,我国数字化教材出版形式的种类十分繁多,但整体来看仍有些不尽如人意,形式上不够精致、繁复,功能上不够全面,延伸服务不够人性化。如部分数字化教材,虽名义上称为教材,但实质上仅是纸质教材的附属、补充内容,类似于教学课件,或是课外练习题库的形式,且多以光盘为载体,这不但为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一定难度,同时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教材。数字化教材以阅读器或网络为载体的图书出版形式在国内已经出现,但尚处于摸索阶段,将这种图书出版形式进行商业化推广仍比较困难。
总体来看,国内外数字化教材出版已初具规模,但发展的时间尚短,技术、应用等方面还不成熟,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
二、我国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数字化模式探索
根据前文对国内外出版社教材出版数字化模式的论述可知,原有的传统出版模式已难以满足高校教学改革的需求,也难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下述出版数字化模式(如图1所示),以供同行参考。
在图1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数字化模式中,“高校需求”通过高校教务处数字平台和高校科研处数字平台,将高校对对外汉语数字化产品教学类和科研类的需求传递给数字出版方。“高校资源”是对以下三方面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高校各机构在对外汉语教学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资源,数字图书馆进行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时产生的图书资源以及高校在对外汉语教学和科研方面建设的数据库资源。“对外汉语教材数字出版平台”由以下四个平台组成:出版平台、跨库检索平台、学术统计评价平台和技术平台。出版平台对高校关于对外汉语数字化教材出版方面的反馈信息进行接收整理,此外,出版社编辑的工作也在其职责范围内;跨库检索平台具有一站式的检索功能,可为编者和作者提供对外汉语文献方面的帮助;学术统计评价平台可对文献抄袭内容进行检测及对写作水平进行评判;技术平台主要负责技术方面的研发。出版社可结合自身情况,通过与提供技术支持的第三方合作,研发一个适合出版社需求的平台。这些平台共同组成了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数字化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数字出版以及相关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
在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数字化模式下,数字出版方借助高校在对外汉语方面的固有资源,可对高校各机构在对外汉语教学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资源,数字图书馆进行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时产生的图书资源以及高校在对外汉语教学和科研方面建设的数据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再针对高校对对外汉语数字化产品教学类和科研类的需求,出版个性化且符合高校普遍需求的数字化教材,以电子书包、在线教育等方式呈现给广大师生。其中,电子书包是以对外汉语教材为蓝本,针对留学生定制的一款电子教育产品,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主要包括对外汉语的所有教学内容,并设有课后练习、提前预习、难题释疑等学习功能,学生借助这一工具,可以实时对知识进行掌握和巩固,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数字化模式优劣分析
1.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数字化模式的优势
(1)可将学校资源和对外汉语出版方的资料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更为完善的数字资源,以体现出数字化教材的优势。
(2)简化了教材的流转流程,以往纸质教材由教材科进行发行,而数字化教材的发行工作则可由出版方来承担。
(3)在出版数字化模式中,数字化教材出版方需从图书馆获取图书信息,并形成一种共赢的合作关系。
2.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数字化模式的缺陷
由于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数字化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
(1)版权保护方面存在不足。数字化教材涉及作者、出版方、网络运营商等多方利益,由于数字资源独特的流转方式,因此复制或盗版的现象将难以杜绝,加之我国对于版权保护的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如果上述各方的利益难以保证不受侵害,数字化教材的发展将会受阻。
(2)数据转换和传输存在不足。实现数据转换和传输需要诸多技术作支持,目前出版方单方面能力有限,需要技术商提供第三方技术支持。
(3)盈利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未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盈利模式。
(4)对于教师来说,需改变传统的阅读和教学方式;对于学校来说,需购置相配套的软硬件设施,这些问题都亟待得到妥善解决。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材是教与学之间的纽带,需要印刷、多媒体等多种技术作支持。而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数字化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并无过多可借鉴的经验。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如何有效利用高校资源,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教材出版数字化模式,对于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方来说,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