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对是出版编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程序,其主要是根据原稿审查文稿的错误,包括字词拼写、语法的错误、政治错误等。校对工作要求编校人员的知识储备量越来越大,也使得编校人员的耐性、责任心、上进心更强,这是对校对人员性格的磨炼,从而也使其更加适合校对这份工作,使其能更好地提高期刊质量。
[关键词]校对工作;期刊质量;标准;程序;重要
[作者简介]付友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2D090);黄冈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2013018803)。
一、期刊校对的标准与程序
1. 期刊校对的标准
第一,校对工作是在原稿上面进行的,但是校对人员是没有权力在原稿上进行修改的,因此在发现错误后只要标示出来交给编辑修改就行。如果作者授权让校对人员修改,校对人员也要尽量以原稿为原则,在尽量不动版面和字数的情况下进行修改,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其他方面改动的麻烦。
第二,在校对的过程中要利用校对符号进行标注,校对过程要严格按照程序走,不能偷懒少检查一步,出现漏洞会直接影响期刊质量。
第三,校对方法一般采用对校和折校两种方法。一般来说,有的稿件是先让作者自己校对一次后再由编辑进行校对,而编辑主要是校对格式和排版。编辑会进行多次校对,每次的校对对象都不一样,而作为作者可以在进行第二次校对的时候帮助编校人员进行校对,这样可以更好地完善文章,提升文章本身的价值和期刊价值。
第四,校对对排版非常注意,要让其存在既合理又美观,错误率低。排版不是随心所欲,要根据一定的规范来进行,比如重要的论述可以放在前面,图表在文章的中心,这样版面会相对好看。每种期刊的排版规范不一样,但都有最基本的规则,那就是要按照期刊的规则来进行排版,在保持版面美观的同时节约版面。
2. 期刊校对的程序
校对程序是以原稿为基本的校对对象,然后经过一校、二校、三校、点校。不同期刊的排版形式不同,其校对的次数也不一样。在校对过程中要注意字体、字号、图标、格式等,小到最小的字是否运用准确,大到期刊排版是否合要求,这些都需要校对。
在校对过程中,一般最常用的就是“折校”,即将原稿和需要校对的稿件重叠在一起,逐字逐句对照校对。一般来说,编校人员会初步对照原稿校对一遍,这个过程主要是检查文章中是否存在错字、漏字、缺段的现象,了解其图标的排列是否正确,检查其公式是否规范,着重的是格式问题。这是第一遍校对,第二遍校对是看编排规范,就是要检查同音字、近形字、冷僻字,检查整体格式和内部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排版后的整体是否美观。第三遍是校对整体版面,就是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包括封面、封底、目录、页码、标题、署名、书眉等。最后一次校对是通读全书,看是否出现明显的错误,特别要关注图表、公式较多的文章。
校对工作不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作者也要参与其中。作者在交稿的时候必须对稿件进行校对,发现文章中存在错别字、语句不通等问题,要及时反馈给编辑。经过编辑初次校对后的文章一般不会存在太多问题,排版的时候需要再给作者检查一遍,此时作者应关注稿件中的图标应用是否合理,文章的基本思路是否正确等。在作者检查无误后就可以进行其他的校对工作。
二、校对工作在期刊质量中的重要性
期刊出版要经过写稿、选稿、定稿、校对、出版等过程,出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校对的好坏与期刊整体质量有非常大的联系。校对工作看起来轻松,其实不然。一篇文章包含很多章节、名词术语,排版的字体、字号、图标也各有不同,这些都是校对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细节。一本期刊发行后所面对的读者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如果存在明显的错误或者排版混乱,会直接影响期刊的形象。总的来说,校对工作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校对工作激发期刊的社会效益
现在是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多企业都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而期刊与其他企业的不同就在于,其注重的是文学研究,是文学传播、研究成果展示的地方。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期刊在短期内会得到很多利润,但是长期发展下去会使这本期刊被大众所舍弃。因此,在发展期刊经济效益的时候,要加强社会效益的引入,也就是通过校对使期刊质量得到提高,让大众接受期刊。校对人员要以期刊的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通过校对使期刊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保证期刊质量不断提高。
2. 校对工作能激发编校工作者的责任心
校对工作需要绝对的耐心和责任心,否则很容易出错。在长期的校对工作后,校对人员的责任心、耐心会在长期的磨炼中不断增加,会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取更多知识,从而进行更加有难度的校对工作。通过校对工作的磨炼,更多的人会变得有责任感,职业素养也在无形中得到提高,职业素养的提高又会使得期刊质量得到提高。
3. 校对工作督促编辑的业务水平
校对工作不仅要求校对人员严谨、有责任心,还要求校对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对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语法修辞知识能很好地运用,要熟悉校对和出版印刷方面的业务知识。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也在不断增加,要胜任校对这份工作,首先就必须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加强自己的业务知识、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对很多领域的知识有所涉猎,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而这个主动学习的最终结果就是让期刊质量越来越高。
4. 校对工作使得校对人员的思考更加全面
作为校对人员,就必须考虑全面,不仅要考虑文章的价值,还要考虑其给期刊带来的效益,这是对校对人员的考验,也是对校对人员逻辑思维的提升。校对人员作为期刊质量保证的工作者,其水平决定期刊的质量,只有考虑得越全面,校对的稿子才最严谨。
5. 校对工作使得期刊的价值更高
期刊都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的,期刊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价值,这样才能让读者更多关注这本期刊,也让更多学者在期刊上发表著作,从而再次提升期刊的价值。校对工作虽然针对的是单篇文章,但其提升的是期刊的总价值,这个总价值的不断提升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学者、研究者、读者信赖这本期刊,从而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本身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保障就是校对工作。
校对工作是一个严谨的、枯燥的工作,其对人性磨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对工作要求编校人员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大,也使得编校人员的耐性、责任心、上进心更强,这是对其性格的磨炼,从而使其更加适合校对这份工作,使其能更好地去提高期刊质量。
[1] 吴建. 浅谈期刊校对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J]. 科技资讯, 2007(2).
[2] 陆宜新. 科技期刊编辑校对“5忌”[J]. 编辑学报, 2006(6).
[3] 严少洁. 做好科技期刊校对工作之我见[J]. 科技通报,199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