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著作权纠纷中,人们往往将重点集中于网络著作权纠纷。纯网络期刊版权保护所涉及的范围较传统期刊复杂,它不仅涉及出版作者,还涉及网络中存在的提供商和用户,无形中使得版权纠纷更加复杂。如何处理好纯网络期刊中的版权问题是我国版权保护中的一个难题。为了使纯网络期刊的版权得到有效保护,我们应加快建立合法使用网络期刊的保障体系,使网络期刊处于一个健康的环境中。
[关键词]纯网络期刊;版权;法律保护;措施
[作者简介]景凌凌,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期刊等文化产品也开始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纯网络期刊是一套完全借助计算机来生产的刊物,其中包括期刊的组稿,对刊物进行审稿,制作成型,最后成版及发布,这些都靠电子化来完成。与此同时,期刊在读者中传阅的方式也依靠网络。这类纯网络期刊完全不需要借助纸质出版物,不管期刊是否定期出版,它都是具有一定编号的电子产物。与传统期刊相比,纯网络期刊在版权问题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必须注重对纯网络期刊的版权保护。
一、我国对期刊版权的保护现状
1. 传统期刊的保护方式
与其他普通商品相比,使用版权进行交易有很大不同。如果一位作者发表一篇文章,那么他就可以使用这部作品的著作权,当然,作者也可以将作品的著作权遵照一定合约进行转让,转让之后的作品在使用时具有一定限制。从1996年开始,我国很大一部分期刊社就作品的相关权利进行了约定,约定该作品在自家刊发已经得到授权,但是这并不是说明此作品可以不经作者应允而进行传播。
期刊出版单位并不是一位作者的作品,或者是几位作者的作品进行简单组合,它是由相关工作人员经过科学的排版后将各个不同作者的作品进行有效整合,因此,每一家期刊出版单位都具有旗下作者的著作权。在对期刊产品进行经营的过程中,所有的出版单位都会通过一定的法律方式保护期刊版权。为了能够更好地避免不经允许私自印刷期刊的行为,我国加强了对出版印刷市场的管理,使其处在一个比较健康、安全的印刷环境中。
2. 与期刊版权相关的保护法律
版权也就是一部作品的著作权,由其对应的英文词语Copyright可以看出,版权具有拷贝的权利。在我国的期刊管理中,版权与著作权其实是一个意思,它是所有期刊都具备的一项专有权利。此项权利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具有一定法律效应,并且能够对权利人所具备的所有合法权益进行保障,相关期刊权利人可通过法律规定对自身的权利进行维护。
我国许多法律法规中都有与期刊版权相关的规定。比如《著作权法》中就对作者的版权问题有一个明确的归属,其中期刊作者具备出租权、发表权、表演权、修改权、改编权、展览权等。《著作权法》对作品的转让权也有一系列规定,如果想要使用作者的产品就必须与其签订一定的转让合约,在合约中对作品的名字、转让范围、转让价额、租让日期以及违约所需负的责任等要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有一部分期刊作者并没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对自己的作品维护不到位,而且在作品传输过程中没有对责任人进行明确规定,最终导致作品遭到侵权,而作者在维护其权利的时候会发现它已经成了一笔很大的糊涂账。
3. 纯网络期刊的发展
我国网络期刊始于1995年。1995年1月,《神州学人》这家读者群集中在海外学子中的杂志每周开始在网络上发布相关刊物信息,这是我国第一本网络期刊。我国的纯网络期刊则由激光杂志社开始运行,我国第一本完全由网络完成的刊物,并将其进行数字化的刊物是《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随着网络的发展,读者获取信息越来越依赖数字网络出版(如表1所示)。然而网络期刊的增多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方便,网络媒体的出现使我们在管理纯网络期刊时增添了许多困难。
表1 期刊在1995年、2000年、2005年、2011年的平均引文率
年份期刊平均引文率
1995年43.1%
2000年62.7%
2005年84.9%
2011年91.5%
二、纯网络期刊版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1. 纯网络期刊版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纯网络期刊的存在形式与纸质期刊大不相同,我们对它的边界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定位。目前,网络上的期刊侵权形式有以下几种:(1)利用非法手段从网络上下载相关期刊,同时将下载期刊复制后刻成光盘进行贩卖,从中赚取利益;(2)没有经过期刊作者的允许就在网上传播、复制未经过授权的作品;(3)对作者的人身权利进行侵害,比如侵害作者的署名权以及发表权,阻碍作者保护自身权利。
2. 纯网络期刊版权保护中存在的难点
信息化时代最伟大的一种技术就是信息数字化技术。所谓信息数字化技术,就是将网络中存在的一切形式,如图片、文字、数值、声音、活动或静止的图像等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转换,使其最终形成编码,然后对其进行加工之后再运输。如果运输过程中需要非编码形式,我们需要将其转化成所需的形式。纯网络期刊的出现使人们获取信息有了更大的便利,但其中存在的难题也不少。
不论是传统期刊还是纯网络期刊,我们都是就版权的使用以及转让问题进行保护。不同的是,对于纯网络期刊来说,对版权的使用以及转让所获取的报酬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网络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法律在网络中存在的力度非常薄弱,这无形中妨碍我们对纯网络期刊版权的保护。
三、保护纯网络期刊版权的有效措施
1. 制定与纯网络期刊版权相关的法律
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对网络期刊进行侵权,我国开始着手一些与纯网络期刊版权相关的法规制定,其中最有力的举措就是重新修改并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部法规规定,受法律保护的版权包括纯网络期刊的版权,确保作者的权利,保护所有纯网络期刊作品免受侵权的迫害。
2. 完善我国对纯网络期刊的保障体系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期刊作品的侵权方式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保护期刊版权,法律界要加强法规建设,及时制定相关政策。为了使网络侵权保护更加标准,我们可以成立侵权认定小组,小组成员可由行业代表、政府的主管部门以及法律界的相关人士组成。相关的立法机构可以到基层去了解问题,由基层出版者提出建议,并与国际上网络期刊版权保护体系有效地结合,制定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保障期刊作者的权益。
在著作权纠纷中,人们往往将重点集中于网络著作权纠纷。纯网络期刊版权保护所涉及的范围较传统期刊复杂,它不仅涉及出版作者,还涉及网络中存在的提供商和用户,这无形中使得版权纠纷更加复杂。如何处理好纯网络期刊中的版权问题是我国版权保护中的一个难题。为了使纯网络期刊的版权得到有效保护,我们应加快建立合法使用网络期刊的保障体系,使网络期刊处于一个健康的环境中。
[1]张旻浩,吴永庆,周军等. 试论我国纯网络期刊版权的法律保护[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 (1).
[2]丁玉薇,钱俊龙. 纯网络科技期刊构建中多种模式的探索[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5).
[3]刘瑾,王利鹏,任延刚等. 从期刊网络出版数据统计分析报告谈现代办刊[J]. 中国科技信息,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