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着一种“过午不食,饿治百病”的说法,为了养生,不少人硬是忍着饥饿不吃晚饭。不过,不吃晚饭真能养生治百病吗?
说法一:晚饭吃太多会堆积脂肪
【专家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营养学教授周俭表示,若能做到恰当的饮食,合理的运动,即使吃晚饭,也不会堆积脂肪。因此,大家没必要太走极端。
说法二:古人提倡“过午不食”
【专家分析】“过午不食”更多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作为养生方式应该因人而异,不可盲目照搬。广西中医学院教授、广西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力平说:“一日三餐久经考验,符合人体规律,不可随意打乱。”
编者注:近来年,“过午不食”这个概念流行了起来,很多人以为“过午不食”是中国古人的生活习俗,其实并非如此。
关于中国古代饮食的记载,最常见的是两正餐,即朝食和晡食。每天的第一顿正餐叫朝食,时间大约在辰时(上午7~9点),因此古人把辰时称为“食时”,就是人们用早饭的时候。第二顿饭叫晡食,时间大约在申时(15~17点),因此古人又称申时为“晡时”。可见,古时候人们吃第二顿正餐,一般也要到下午15点才开始,怎么可能“过午不食”?而且,根据东汉班固编撰的《白虎通》中的记载,古代天子还可能保持着每天“四饭”的习惯,即根据作息的实际情况,每天吃四餐。
所谓的“过午不食”,有据可循的是译自国外的佛经,是佛陀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其实,在律部中的说法叫“不非时食”。佛在《舍利弗问经》中说:“诸婆罗门,不非时食,外道梵志,亦不邪食。”不能在规定许可以外的时间吃东西,在太阳到正中午后,一直到次日黎明,这段时间是不允许吃东西的。
古时候的平常百姓家,大多数人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吃两顿正餐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生活规律。如今,每天吃三顿正餐也是在生产力发展与生活节奏加快的情况下,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被认可的生活习俗。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生活习俗差异巨大,在生活早已延向夜晚的今天,把不符合时代生活规律的东西奉为养生的“金科玉律”,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说法三:饥饿时细胞会清理体内垃圾
【专家分析】“这个说法不太科学。”马力平指出,人体饥饿时,细胞也处于一种“萎缩”状态,没有能力去吞噬有害细胞,反而会受到损害。此外,不吃晚饭容易诱发低血糖,导致器官营养供给不够,人体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相比不吃晚饭来说,吃晚饭更有助于健康。因此,最好在午后5~7点间吃晚餐,并尽量保持规律;晚饭要吃得清淡些,可以适当吃些肌纤维短、好消化的瘦肉或蛋类;多吃些蔬菜和粗粮。
(摘自《快乐老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