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综合开发为城步的脱贫致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城步县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坚持把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产业化及生态建设,作为项目区建设的重点。2006年以来,完成土地治理项目累计投资3760万元,先后完成了花桥、金紫、沙井、凤凰、水清、金沙等项目区工程建设任务,全县改造中低产田3066.67hm2,修建水库、山塘、水渠等水利设施456处。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区土壤得到了改良,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改善,小流域得到治理,保障了粮食安全和产业化发展,农民收入大大增加,脱贫步伐明显加快。真正做到农田建设标准化、农业种植规模化,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项目实施后不仅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发展农业优势项目,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城步县是老、少、边、穷地区,系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贫困程度较严重,但有良好的资源优势,针对这一发展形势,坚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时,城步县根据自己温差不大、资源丰富的特点,充分考虑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优势农产品的要求,对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农产品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切实做到五个结合。一是把中低产田改造与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结合起来;二是把机耕道整修与乡村道路的“通畅工程”结合起来;三是把水土保护林建设与绿化乡村结合起来;四是把农田灌溉项目与农村饮水工程结合起来;五是把优化环境与建沼气池、改房、改圈、改厕结合起来。并且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立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城步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既注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注重发挥区域优势,壮大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在项目上给予重点扶助,在技术上实施普及推广,同时巩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使农业项目区“筋强骨壮”,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多,农民收入增加的来源渠道不断扩大。
3.投资生态农业项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农业综合开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开发性的特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要通过统筹规划,实行山、水、田、林、路、村的综合治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支持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开展防洪治水、治理水土流失,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城步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城步苗族自治县农业综合开发,先后在西岩镇、儒林镇等10个乡镇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投入资金完成改造中低产田4853hm2,改善旱涝面积1107hm2,新增灌溉面积1280hm2,控制水土流失面积480hm2,年节约水量360m3,做到对开发投入,建设内容、管理措施、开发效益均达到综合开发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4.投资能源生态项目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优劣,对城步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遏制生态劣化趋势,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是目前摆在城步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近些年来,城步县农业综合开发创新机制,整合资源,通过土地治理项目、生态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项目、“长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进行综合治理,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城步农业综合开发注重农村能源生态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采取以奖代投方式,大力开发以“奶牛—沼气—蔬菜”,“奶牛—沼气—果园”,“家禽、家畜、人粪尿—沼气—稻田”为模式的项目建设,全县项目区建成沼气池1580口。仅此一项,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全县农村人均年受益160 元。能源生态项目的建设不仅净化了庭院,美化了村庄,实现了村容整洁,而且扩大了农民的生存发展空间和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已成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措施,城步县始终把此项工作融合到各个项目建设之中,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一方面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切实加强了节水灌溉、旱作农业、配方施肥、良种繁育、无公害种养、主导产业等项目的建设。以创新科技推广资源优势产业为突破口,为改造农业鼓励购置农业机械设备,在农民购置农机设备时予以适当补助,支持项目区农民购置农机设备110台(套)。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采取多种方式,包括请种植专家、养殖专家集中授课,电视播放技术专题讲座,发放相应的技术资料,组织部分农民代表实地参观学习、组织年轻农民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等,增加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由此切实提高了农民科学种植、养殖的技能。
二、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农业综合开发
1.拓展开发领域,充实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农业综合开发必须把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农业的综合开发仅限于此就远远不够了,要力争做到“三个有机结合”:一是把整个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农民生活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环境问题。二是把农村的土地整理项目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农业生产设施与农村生活设施的建设问题。三是把农业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文化、培育农民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问题。
2.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目前农业综合开发实行的是“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发展”的投入政策。但从实际情况看,各地自己的财政投入不多,靠的是上级财政的投入。城步县的农业综合开发是在“脱贫”过程中的农业综合开发,其本身的财政投入无疑就十分有限,仅靠国家的财政投入也就远远不够,必须调动地方、企业、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尤其是在进行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作用,形成高效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融资体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探索商业性开发、股份制合作开发等不同投资、融资方式,扩大草山、竹木、药材、旅游等优势产业,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构筑农村经济增长的基础平台,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保障农民生活宽裕不仅是农业综合开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又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城步县农业综合开发要以改善农业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抓住促进种粮农民增收的奶业、菜业、竹木业、药业等主导产业作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努力挖掘农民增收的潜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增值化加工,标识化销售,网络化流通,促进农业产业协调、持续发展,从而全方位增加农民收入。
4.发展农业新技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已经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农业生产、加工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要继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以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加大科技投入要围绕项目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进行,着重解决科技进步中的关键和薄弱环节,重点推广优良品种以及与优良品种相配套的种养技术等。在种植项目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大力推广:一是在海拔800m以上的高山区以推广种植优质西红柿为主;二是在海拔500~800m的山区以推广种植优质红茄为主;三是在海拔500m以下的低山区及开阔地带以推广种植优质杂交水稻为主。在养殖项目上,以推广奶牛养殖为主。在加工项目上,主要搞好奶制品加工和竹、木制品加工。在产业项目的建设上以推广适应城步县资源优势的项目为主。
5.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农民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的主人翁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尊重农民群众的权利,确保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害;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习性的要求,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为形成良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奠定基础。产业化项目必须是能带动农民增收的项目,做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农民利益统筹兼顾。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引导和发挥农民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效率,也将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的民主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单位:湖南省城步县扶贫办、县农业综合开发办)
责任编辑:袁中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