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敢抬头的孩子

2013-12-29 00:00:00李跃儿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3年10期

迎着阳光,站在我面前的四五岁的小女孩,身着白裙,扎着辫子,格外漂亮。但她却总是低着头,抬起头来眼神又总是闪躲,肩胛骨也总蜷缩着,一副做了错事的样子,让人心疼不已。

“上午好,欢迎你。”我主动打招呼,其他两位老师也向她挥手。

没想到小女孩尖叫一声,像火箭一样跑开了,离我们有一段的距离之后,她才停下来。一般情况下,胆小的孩子刚接触陌生人,会躲在妈妈身后,但这个小女孩却没有去寻找妈妈的“庇护”。

看着远处的女儿,她的妈妈蹲在地上,突然落下泪来。“怎么办啊?姗姗之前一直很开朗大方,最近却见到人就要躲远,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孩子性格大变呢?我们开始和妈妈一起探寻起来。

妈妈的“强势”攻略

其实,了解一个孩子很简单,孩子在游戏时展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就是我们需要捕捉的。

第二天,我们上户外课,孩子们需要和泥巴,用砖砌出他想要的东西。姗姗左看一眼,右看一眼,迟迟不肯做事。

在我的示意下,姗姗妈妈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我今天要搭一个非常酷的城堡。”

姗姗受到感染,整个人放松下来,她拿起一个小铲子,铲上泥,一层一层开始砌起来。当孩子进入到“工作”状态后,家长就不用再过多引领孩子,应该给孩子自己探索和感受的空间。

不料,姗姗的妈妈却不停干涉起来:“姗姗,抓紧加泥。”“怎么做事情这么慢,你看别人都弄完了,你怎么可以这个样子呢?”

这时,姗姗明显没有原来那么沉静,开始有一些游离了。

gl4JjCvbw547eQXIyWYG1A==姗姗妈妈,你需要休息一下吗?我们聊聊吧。”我试图让姗姗妈妈暂时离开。

“大李老师,你不知道,我的孩子非常不自信!”说这句话时,姗姗妈妈有一种恨恨的感觉。

原来,姗姗妈妈在家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无论她如何表现,光环都被姐姐和弟弟掩盖,她自幼就被父母忽视。上班后,为获得外界认可,她开始拼命工作。之前,她在国企上班,觉得不满意,终于通过努力,进入到一家世界五百强外企。但她对自己的不接纳却并没消失。高强度的工作也让她压力倍增,加班的时间越来越多。一回到家,看到孩子各种“扶不上墙”的表现,她就更缺乏耐心,总是忍不住数落姗姗。

“在这个世界上,让自己变得强一点是很重要的。我也想让姗姗变得强壮起来。”姗姗妈妈总结道。“您的心情我很理解,但孩子的内在力量无法单纯地通过严厉的要求来获得。”我解释道。

而此时,姗姗已经快对“工作”丧失兴致。我重新引领她进入到“工作”中,也希望我的示范过程能让姗姗妈妈有所触动。

“姗姗,我看到你在搭一个城堡,我也在旁边搭一个城堡。”跟孩子一起做事时,一定要有自我边界,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我现在要做的是一个地基,这边是厨房,这边是厕所。”姗姗已被吸引,她加进去了关于室内格局的一些设计。

但妈妈依然不满意:“姗姗,你要有你自己的想法。”当她说完这句话时,姗姗的工作再度停止。

“姗姗妈妈,孩子们对自己的认识,一部分来自‘工作’的深入程度,另一部分来源于外界对他们的评价。你一直通过批评和指责来和孩子沟通,她怎么可能会自信起来呢?你看我如何和孩子交流。”我小声对姗姗妈妈说。

“这是谁家的孩子呀,扎了两个可爱的小辫子。”孩子是个小精灵,鼓励和欣赏对于她的成长非常重要。“哇,我看到房上的泥巴越来越多了,谁这么有力气呀?”如果想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意图去做事,那我们需要把鼓励变得具体化。

“我!大李,这是我做的。”孩子说道。

“你可以把泥巴糊到墙上。”姗姗很快按照我的指令开始行动了。

“我觉得你拿砖的姿态很酷,眼神也酷极了。”我稍微拍了一下姗姗的肩膀。通过他人的这些言行,孩子能感受到自己是受欢迎的。这时,姗姗开始小跑着拿砖,主动提高了速度。

“大李,我发现欣赏孩子很重要,谢谢。”妈妈看到孩子的表现,有一些激动地说。“我原来认为高要求、严管理,孩子就能听我的。没想到,欣赏以及鼓励能够使孩子开心地做事,并且坚持做完。”

通过我与孩子互动的演示后,妈妈对待孩子的态度和眼光已经有所改变,一向强势的妈妈开始了自我反思。

爸爸的“军事化”管理

第三天,姗姗的爸爸也赶到了基地。

上午,孩子们纷纷进入儿童工作室,开始一天的自选工作。姗姗选择了一些木头谨慎地在一个小角落玩。

孩子玩垒高的游戏,将积木一层一层垒起来,但因为积木块大小不一,所以,一旦失衡,积木就会轰然倒塌。这时,姗姗的身体会有点抽动,手会发抖,并且会无意识地去抠墙上的泥巴。一般积木倒时很多孩子会哈哈大笑,最多被吓一跳。但如果出现抽动,有可能她受过比较严厉的管制。爸爸丝毫没有发觉孩子的异常,反而用比赛的方法想改变姗姗的“积木倒”情况。

“姗姗,爸爸跟你比赛,我们看谁能够垒得稳、垒得高。”爸爸边说边垒起来,孩子也很快干起来。但她的经验不足,大小概念掌握不好,所以再一次倒下来,有一部分积木砸向爸爸的手。

“你怎么搞的?”爸爸边说边挥手朝姗姗的小手上打去,“我让你再倒,我让你再倒。”孩子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站在角落的我立即冲过去,将爸爸拉到一边制止道:“姗姗爸爸,请不要这个样子。”

“小孩子犯错了,不这样她没法长记性啊!”爸爸向我抱怨道。

“可孩子不是不认真,只是经验不足。我们要对她更包容一点。”我也严厉起来。

“我小时候我爸也是这样对待我的呀,我现在长得也挺好的,所以我认为严一点是没有问题的。您说,我工作上拼死拼活不都是为了她吗?她怎么能连个积木都垒不好呢?”爸爸解释道。

我询问下才知道,姗姗爸爸提倡对孩子“军事化”管理。与妈妈的情绪暴力是相对的,他采用的是肢体暴力。比如,姗姗不爱吃青菜,在劝说一次无效后,为改掉孩子的毛病,爸爸就会打她手心。

但在“棍棒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人,或多或少是有心理问题的。而且,如今的大环境更复杂,孩子们也变得更敏感。这时,姗姗像一只过街的老鼠一样,蜷缩在一个小的拐角里面,手又开始发抖,并且无意当中又开始抠身边的墙。

我让爸爸先放下自己的“气愤”,将目光放到姗姗身上。父女俩的眼神在空中对接,姗姗的眼睛里面全是惶恐。

爸爸突然静了下来。当他准备伸手拉孩子的手时,姗姗大叫着跑开,躲到草丛里。

给孩子更好的家庭环境

为弥补“打”的后果,姗姗爸爸拿出一些好吃的来,邀请姗姗吃。

“不,我不!爸爸不是一个好爸爸。”姗姗的声音回荡在空中。6岁之前,孩子的状态更接近动物,是用情感来思考问题,而不是通过理性。

“姗姗爸爸,你跟姗姗说—爸爸会一直在这个地方等着你、爸爸爱你。”为了给孩子一个修复期,我让姗姗爸爸坐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静静等着。

“姗姗,爸爸爱你,爸爸知道错了,爸爸不该打你。”爸爸忏悔地说道。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了,大约过了10分钟,姗姗跑向爸爸,用力抱住了爸爸的肩膀,大声哭起来。姗姗爸爸也哭了起来。

之后的几天,我私下和姗姗的爸爸妈妈沟通,如何平静地对待孩子?我教他们的策略是—如果感觉到自己情绪上来,眼看要“踩地雷”,可以暂时离开,倒杯水、上个厕所之类的,给情绪一点缓冲期。

因为姗姗爸爸妈妈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方式不对,所以他们很愿意改变。同时,他们也聊到工作压力大对家庭的影响。比如,两人经常忙到很晚才归家。在忙碌工作一天之后,如果孩子稍微一哭闹,为让孩子尽快安静下来,也会不自觉地用强制的方式打压她。为改善这种情况,他们讨论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妈妈辞去外企工作,先专心回家带孩子。在保证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同时,孩子的成长环境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