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女童被性侵生下孩子当证据、海南校长带5名学生开房、15岁女生遭官员性侵身体多处被咬破……最近的热点新闻让许多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点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女童遭遇性侵,触目惊心、刺痛心灵,你会感慨性侵者的变态与暴力、父母的疏于监管和教育,以及处于弱势的女童不懂得保护自己……对为人父母者来说,比起女童的性安全,成绩和前途,已经没那么重要。
根据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起的调查显示,儿童遭受性骚扰的比例正在上升。本期,本刊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他们多年来一直深度关注女童性侵问题。让我们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揭开这个沉重又迫切的话题,一起去探究案件背后的原因。
两个女孩,两起轮奸案
对于北京房山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处处长张敏来说,这两年来,她们办理过多起女孩遭遇性侵案件,其中两起轮奸案让记者震惊不已,因为整个过程仿佛“李某某事件”的翻版。
“你也许很难相信,许多女孩是一念之差或懵懂之中就成了性侵对象。但这就是社会现实。”张敏说。
2012年11月21日,周三,未满14岁的夏鸥如往常一样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这时,有人在背后叫她的名字,她回过头,看到那人手里正拿着自己两天前被同学拿走的手机。
“把手机还给我。”夏鸥走了过去,苦苦哀求对方。
“你上车来,跟我去一个地方,我就还给你。”
说话的是夏鸥之前的同学沈强。想起母亲早上对自己放下的狠话“手机要不回来,你就别回家!”夏鸥顺从地坐进了车里。车里还有两个社会青年,大概十八九岁的样子。
夏鸥没有料到,平常的黄昏,转身的刹那,不幸就朝着她一步步走来。
两个男孩使了一下眼色,把夏鸥带到了其中一个男孩的家中。在二楼逼仄的卧室,3个青春期的男孩抵挡不住对性的渴望,将夏鸥轮奸了。事后,几个男孩没有离开,把夏鸥关在了这间卧室。
第二天,几个男孩仍旧不肯放夏鸥走。他们带着她去了网吧,又去了超市,夏鸥本有机会选择逃跑或者呼救,但一想到还未拿回的手机,她竟然放弃了这次机会。当天晚上,她再次被几个男孩轮奸。
直到第三天,夏鸥的妈妈寻找失踪的女儿未果后,选择了报警。夏鸥因此被解救。
轮奸,这个让人心颤又可怕的词语,同样发生在谭敏身上。
16岁的谭敏,是个早熟的少女。如花的年纪,她也会对爱情有憧憬。2009年9月的某个周六,她约好和刚恋爱不到一个月的男友见面。
男友肖强还带着4个男孩,几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晚上5点,他们一起走进饭店吃饭。在酒桌上,几个男孩轮流怂恿谭敏喝酒。谭敏喝了一瓶啤酒后,很快就有点晕了。这时,几个男孩交换了一下眼色,其中两个去街上的成人用品店买了催情粉(一种春药)。
这时候,喝得晕晕乎乎的谭敏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心爱的男友正和他的朋友们酝酿着一起足以改变她一生的阴谋。
之前逛街的时候,一个男孩偷偷对肖强说:“你女友看上去挺不错,好想上她。”
“我也很想,不过说好了,她是我女朋友,我得第一个来,之后你们爱怎样就怎样。”肖强竟然如此回应。
在肖强的默许下,几个男孩一起策划了一起强奸案。
他们把买来的催情粉灌进了矿泉水 瓶里,让酒醉的谭敏喝。喝下催情粉后,加上酒精的作用,谭敏很快失去了意识。
大约凌晨5点的时候,他们扶着已经彻底昏迷的谭敏来到了一家宾馆。
由肖强打头阵,几个男孩打算轮流强奸谭敏。不过到第三个男孩的时候,看着谭敏好像有点清醒了,他们有点害怕,一起溜走了。
过了一会儿,谭敏彻底酒醒了,发现自己赤身裸体地躺在宾馆里,又慢慢回忆起昏迷之前的细节,才发现自己被轮奸了,又羞又怕的她打了朋友的电话。在朋友的提议下,一起报了警。
夏鸥和谭敏,一个为了要回手机,另一个源于错爱,因此遭遇了相同的悲惨事件。
让记者无法理解的是两个少女的行为,如果夏鸥能把自身安全看得比拿回手机更重要;如果谭敏能谨慎交友……那么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
“这些少女,应该有能力分辨得清朋友的好坏,把自己的身体看得比什么都珍贵,懂得在危险面前保护自己……但是很可惜,这两位少女没有这样的意识。”张敏说。
频繁发生的性侵事件
这两起极端的个案,如果受害人有防范意识,是可以避免的。还有很多案例则让人感到无力。因为对于年幼的女孩来说,偶然发生的性侵事件让人防不胜防。
4岁的小女孩豆豆在家看动画片,男邻居前来家中做客,奶奶临时出去买菜,留下豆豆和邻居两人。男邻居想起曾看过的黄色光盘,动了邪念,竟然不顾豆豆疼痛哭喊,对她进行猥亵。直到豆豆的妈妈闻讯赶来,才阻止了这一行为。
在一个夏令营中,为了便于管理,学校要求学生晚上睡觉时不要锁门。这天晚上,一个外校老师(也带队参加夏令营)竟然摸黑溜进了女生房间,对两名9岁的女童分别进行了猥亵。
14岁的小芳放学后,被妈妈接到了工厂宿舍。小芳一边等妈妈下班,一边做作业。这时,妈妈的男同事前来敲门,见小芳穿着裙子独自在宿舍,不禁起了歹念,强行把小芳拉到厕所,对她进行了强奸。
……
学校、家中、社会……女孩们生活的环境,处处充满着危险。让人惶恐不安、防不胜防。
从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共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25件,涉及犯罪嫌疑人31人,未成年被害人30人。其中强奸罪未成年被害人15人,强制猥亵妇女罪和猥亵儿童罪被害人15人。30人中幼女被害人17人,年纪最小的仅4岁。据统计,女童被性侵事件多集中在7〜9月份,超9成为熟人犯罪,案发时有65%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由于被害人年幼胆小,害怕告诉父母,二次伤害存在一定比例。
对此,张敏感到既痛心又无奈。痛心的是,悲剧近在身边、一再发生,让人躲闪不及;无奈的是,脱下检察官衣服的自己也是一个母亲,如天底下所有母亲一样,也会对自己的女儿充满着担心、焦虑、警惕……
“小卖部就在我家楼下,但就是这100米不到的距离,也让我感觉不安全;女儿早晚有一天会独自上学放学,路上会不会遇到坏人?我总觉得,她必须得在我的眼皮底下,才够放心。”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女儿,她又时常告诉自己要放松、要放手。只是,一想到那些残酷的真实案例,那根弦又不由自主地绷紧了。
因此,张敏强调要常常对孩子进行性安全教育,比如告诉孩子自己的身体哪些部位是别人不能碰的,一旦碰了,就要大声呼救或及时告诉妈妈;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随便搭乘便车……
房山区人民检察院未检处的检察官们总结出一些女孩预防性侵的方法,让父母知道、让孩子了解。
“我不知道孩子能否接受这么大的信息量,只能尽我所能多给些建议。因为作为一个母亲,保护孩子不受侵犯,从小让孩子有防范意识,是必须要上的一堂课。”张敏说。
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不满14岁的为儿童”,猥亵儿童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15年;不管是否自愿,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都构成强奸罪。犯该罪者,最高可判处死刑。
看不见的心灵伤痛,如影随形
法律给了性侵者以最严厉的惩罚,但对于这些女孩来说,性侵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痛,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心灵伤痛。对张佳薇来说,性侵的阴影伴随了她近30年。
这么多年来,张佳薇的生活几乎被工作填满,做老师、做推销员、还兼职写稿……她给人的感觉始终是坚强独立,但她其实是在用忙碌来掩盖自己的伤痛,用赚钱来获取安全感。
谁也不知道,已过不惑之年的张佳薇,用将近30年的时间,背负了一个沉重的秘密—读初中的时候,她曾被亲生父亲强奸。
事后,父亲警告她不许告诉任何人,胆小怕事的她只能在角落哭泣。之后,父亲又侵犯了她两次。第三次过后,她终于忍不住把事实告诉了妈妈。
妈妈气愤不已,但拿丈夫束手无策。母女俩商定以后形成安全联盟—不给父亲单独与她相处的机会。
那几年,张佳薇宁愿放学后在外面游荡,也等到妈妈下班了再一起回家。就这样,父亲再没能找到机会。
但伤害已经形成。张佳薇眼里的父亲一直是冷酷、可怕的,她不敢抬眼与他对视。甚至,与其他男人的相处,也成了她人生中的一道难题。
读大学的时候,她终于有机会离开家。与所有懵懂的女孩一样,她不由自主地喜欢上班里的一个男孩,但一想到自己被父亲强奸的过往,她就觉得自己配不上他,所以从未表白。直到大学毕业若干年后,有一个男人对她很好,在猛烈的追求下,她才和他结了婚。
结婚最初,她害怕丈夫知道自己的秘密,每次性生活都过得小心翼翼。与此同时,生活中的她一直都怀着负罪感,害怕停下来、害怕安静、害怕回家,甚至害怕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她总觉得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提醒着她噩梦般的过去。
但不管如何躲避,她似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女儿一岁多的时候,丈夫不幸得了重病,身为老师的自己又因为工作失误被学校辞退。于是,她一方面要养孩子,另一方面还要给丈夫治病,生活的重担和内心的痛苦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不管她如何躲闪,那个秘密像一个魔咒,牢牢套住她悲惨的生活。
张佳薇把所有的恶性循环归结于年幼的性侵事件,事情已经过去将近30年,她非但没有扔下这个包袱,反而越背越重。从一开始,她就把自己放置于弱者地位,不敢呼救、不敢抗争、任人摆布。
她需要倾吐和释放。
快40岁的时候,她选择跟朋友倾诉。当往事从她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她感到了释然。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又把这段尘封的往事告诉了丈夫。
听完妻子的故事,丈夫选择了原谅,“这么多年,你一直背负着这个沉重的包袱,太累了,是时候放下来了。以后我陪你一起回家。”
在丈夫的帮助下,张佳薇终于在30多年后摆脱了曾被父亲性侵的阴影。然而,30多年来的心灵之痛,让她的人生是那样步履艰难。
张佳薇正渐渐从噩梦中走出来,尽管一切来得有点迟。
创伤,身体之痛、心灵之痛
办理了那么多起性侵案件,张敏总结了被性侵女童存在的共性。
“首先,在被性侵女孩的家里,性是一个禁忌话题。所以,在遭遇性侵事件后,女孩根本不敢跟家人说,觉得自己做了一件特别大的丑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夏鸥在被轮奸后的第二天,本来有机会求救,但她放弃了;其次,熟人作案,一般不会选择那些有主见的孩子,因为一旦她们遭人侵犯,就会立刻说‘我回去告诉我妈妈’。只有那些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女孩才会被人盯上,也让性侵者有了二次犯罪的可能。”
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们只有了解危险,能与父母在这些问题上沟通,才能防范。
说到这里,张敏深有感触地说:“孩子从小开始就应该接受性教育。每个孩子从小都应该被父母告知,自己的身体是最宝贵的,泳衣遮盖的地方,不许别人随便触摸;心里有不好的感受,要及时告诉家长;遇到坏人要斗智斗勇,想办法逃生;被坏人欺负以后,要保存证据坚决报案。女孩能够牢记这几条,就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
“而作为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心情和学习之外,更应当提高警惕,不让女童处于‘脱管状态’。女童外出玩耍时,应尽量陪同或让女童处于视线范围之内。对于花季少女,家长要培养少女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其交往的朋友进行过滤,防止交友不慎。”
很多女孩遭遇性侵之后,会有巨大的心理创伤,这是很多父母要面对的又一问题。
“不同父母的做法,也许会让女童过上完全不同的人生。”张敏说。
“有一个女孩遭遇性侵被曝光后,邻居开始对她指指点点,这让全家人都接受不了。母亲整天唉声叹气,坐在窗边哭泣,还对女孩说:‘你这辈子算是毁了,以后可怎么办!’女孩再也忍受不住,哭着对母亲说:‘那我是不是当时死掉比较好?’”
“很多女孩遭遇性侵后并未觉得这是件多么大的事情,反而是父母将之放大,还给女儿贴上了标签—你曾被侮辱过,人生是有缺陷的。这让女孩一辈子都背负着沉重的阴影,把性侵事件当成是难以洗去的污点,从此再也无法走出创伤。”
“而另一位母亲,在得知女儿被性侵之后,只是对女儿说:‘侵犯你的人做了很坏的事情,现在已经受到了惩罚。错不在你,你只是受害者。’之后,她替女儿转了学、搬了家,重新开始生活。长大后的女儿很快忘记了这段不愉快的经历。”
随着女童被性侵事件的频繁发生,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关注这类事件。张敏和她的同事们在进行法律帮助的同时,还尝试为受害女童进行心理救助。
在网上,一群女记者联合发起女童保护计划,准备去各大中小学宣讲性教育,致力帮助女童预防性侵。
最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了《“守护童年”大型公益行动研讨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立法、宣讲、帮扶等方面提出建议。
女孩如梦般的童年和少女时代,过得是否顺畅、幸福,直接关系到一个女人的人生幸福和家庭幸福。让我们做有智慧的父母,守护女童,让她们远离性侵,拥有幸福的人生。(为保护未成年人,本文除张敏外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