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意见》,要求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
“十八大”后,许多事件处理“提速”,及时公开,但仍有部分事件成了“烂尾新闻”,官方多以“某某停职”、“正在调查”为万能说辞,却没有详细的处理结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王晖分析,如果公众对于问题的久拖不决得不到满意回答,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定会下降,久而久之,加大官民冲突,本来可以理性、务实解决的问题,演变成尖锐的矛盾冲突,甚至可能引发公共信任危机。“等到公众对有关部门丧失最起码的信任之时,即便结果如实公布,也同样会被质疑。”
疑
“正在调查”或致矛盾尖锐化
澳门终审法院日前公布《财产及利益申报法律制度》,包括行政长官、主要官员、行政会成员、立法会议员、司法官及各局级官员等400人申报财产。
长期以来,澳门公务员担任公职,都要向相应的单位申报个人财产。但依据过去法律,官员的申报资料并不公开。崔世安就任特首之后,提出阳光政府理念,财产申报制度开始透明化进程。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澳门模式”对内地的启示在于,财产公示关键对象是高层,“高层官员带头这个政策就能搞好,高层公开对基础公务员来说既是教育也是规范”。
鉴
澳门首次公布官员财产
崔世安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
陈丽敏
行政法务司司长
房产3套
地产0块
车位3个
房产4套
地产1块
车位1个
谭伯源
经济财政司司长
张国华
保安司司长
张裕
社会文化司司长
刘仕尧
运输工务司司长
冯文庄
廉政专员
何永安
审计长
白英伟
警察总局局长
房产2套
地产0块
车位0个
房产3套
地产0块
车位4个
房产5套
地产0块
车位0个
房产4套
地产0块
车位0个
房产4套
地产0块
车位3个
车位4个
房产7套
地产0块
地产0块
房产1套
车位0个
省部级腐败官员的量刑和服刑
量刑
部分地市领导年职务消费过100万
“职务消费是个筐,样样都敢往里装。”日前,有调查显示,某些地市级领导干部每年职务消费在40万元以上,经济发达的地市则要100万元以上。更有甚者,把职务消费作为“自留地”,把公款当作自己的“零花钱”,将一些与公务活动完全无关的花销“打包”进职务消费的“筐”里,堂而皇之地冠以办公之名。
5年214名反贪干警被查
时隔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反贪污贿赂工作。曹建明在报告中介绍,2008年1月至今年8月,共查处214名违纪违法的反贪干警,其中追究刑事责任22人。曹建明称,将推进反贪队伍全员业务培训,提升破案能力,建立廉洁机制,加强对反贪干警履职情况的明察暗访。
广州公务员收入:高的20万
《南方日报》对广州市除公安局外的40个行局财报进行分析,发现在编员工“人头财政支出”人均年收入约为17.51万元,是普通市民平均收入的2.79倍;离退休员工“人头财政支出”人均年收入约4.77万元,是企业离退休人员的1.4倍。其中,“人头财政支出”前三甲为外事办、旅游局和国资委,均超过20万元/年。
去年广州32部门曾公布薪酬,6万公职人员平均年薪12万元。短短一年,何以增长这么多?官方和媒体,又该相信谁?是计算方法有异,还是其中藏有猫腻?公布收入是好事,但切莫成为糊涂账。
1979年以来,省部级落马106人。其中,1990、1994、2002三个年份为零,2004年11人(最多)。判无期、死缓、死刑分别有17人、27人、6人。
17例
无期徒刑
死缓
死刑
44例
27例
6例
仅有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
改革开放前期
现在
据有关研究对94位省部级腐败官员量刑统计
服刑
多集中在
秦城监狱
无统一囚服;牢房面积较大,配有写字台、卫生间、坐式马桶和洗衣机;可看书读报,可看电视(19:00-21:00)
除个别判处死刑者外,服刑者大多数都获得了减刑、假释和保外就医。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田国良《省部级干部腐败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