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文化育人

2013-12-29 00:00:00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1期

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真正优秀的学生,不仅拥有良好的成绩,更要拥有美好的品德和修养。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绝不是简单的“说教”,它应当是润物无声的滋养,是一种灵动的形态,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贴近生活的实践体验来“立德”。

活动润染,内化心灵

“我们共同成长”、“民族团结教育月”、“爱国主义教育月”、“青年志愿者”“模拟联合国大会”等,已成为东城教育的品牌活动。在这些结合区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特点的主题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动情效应,净化学生心灵,内化行为准则。

东城还牵手故宫、北大红楼、人民艺术剧院等聚集在东城的历史古迹、革命圣地与艺术殿堂,为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社会搭建了平台,创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课程引领,教化人生

除了上好德育类国家课程,东城区积极编写德育类地方教材,研发地方课程。“蓝天工程”是东城区原创性教育经验,切实为德育的有效性探索及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尝试了一条新路。在此基础上,东城区研发了《“蓝天工程”博览课》,课程体系从德育、教学两方面做了融通与衔接,突破了活动是活动、课程是课程的单一思维模式,坚持“活动即课程,课程即活动”的教育理念,把课程、校园外延定义在广阔的社会大课堂,鼓励学生在社会的大校园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在此基础上,“蓝天工程”向纵深发展,启动教师“蓝天工程”和资源单位《学生教育计划书》课程体系延伸工作,走教育国际化之路,努力实现大教育观下与世界教育接轨。

特色创新,文化涵养

美育应当成为附着在生命底色的教育。东城区积极筹备成立“东城区美育研究会”,探究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将青少年的自觉精神追求与健康、积极、向上的导向统一起来,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陶冶情操,养育心灵,开启心智,塑造健全人格,努力实现“让德育无痕渗透、让德育触动心灵、让德育美起来”的教育理想。

网络创新,“e”化知识

东城区利用网络将学校、家庭、社会与学生们紧密连接在一起,全区所有学生都拥有实名制的个人网络空间,在“优质课程资源”上分享精品常态同步课堂实录课程;在“学生课外活动场所”上,分享560余家课外活动资源,百余家课程资源基地,74个校外网上学习共同体,400余万人次学生在这些活动场所留下足迹。

同时,依托“东城区数字德育网”,开展数字冬令营、专题活动、网络班会,全区中小学参与率达100%,参与人数30余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