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6年提出了元认知概念。元认知是学习者有效管理学习过程、保证学习活动取得成功的执行技能。元认知策略,也称调控策略,指的是学习者用来监控、调节或自我指导学习行为的策略。能制订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以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是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核心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而“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元认知策略是学生通向自主学习的一个桥梁,将策略训练融入到英语教学中的元认知训练,有助于学生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主动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养成积极思考、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研读和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际,笔者认为普通中学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能够主动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能根据教学要求与自身需求确立学习目标与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使用恰当学习策略和评估学习效果,即具有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
多种途径促进元认知策略的形成
元认知策略,是我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确立的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语语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显著作用。因此,笔者提出研究如何将元认知策略训练融入到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研究主要是对当前我校高三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后,以此为依据,通过多种方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为期5个月的元认知策略的培训。本课题的研究以访谈、自我提问单、课堂观察、考试、学习总结及考试小结为工具,监控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养过程。具体措施为:
1.通过多种方式,协助学生自主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通过教师讲解与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阶段教学的要求。开学之初,我抽出专门时间讲解分析学期教学总要求及阶段要求,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材料、时间计划、预期成果(词汇、听力、阅读具体数量)。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和需求。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困难以及学习需求等,思考自己的过去与未来。然后,让学生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要求制定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通过教师与学生面谈的方式,协助学生制定富有个性的学习计划。通过教师科学、客观地分析与评价,学生客观地了解自己的语言需求、学习风格,以及英语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学生把阶段学习目标和计划形成文字,具体分解到词汇、听力、阅读的数量。
下面,是一名学生的学习计划——
结合本人词汇量比较少的实际情况,我本月份的学习计划如下:
(1)借助单词表和课文,挑出不会的单词,整理在自己的词汇本上。
(2)通过多种方式、分批强化巩固记忆整理出的单词。如借助课文语境,大声朗读课文;借助课本中有关词汇练习;借助听力和阅读等练习形式。
(3)时间安排:每天保证至少30分钟记忆单词。
外语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教师对学生个人基本情况以及外语学习情况和需求的了解程度。在实验过程中,我多次对学生的需求进行了解并分析,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
2.加强学习策略培训,培养学生自我监控的意识
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习策略培训结合起来。课堂教学过程中及结束前给学生留出自己反思的时间。教师听写完单词后,让学生自己批改,并及时把自己写错的内容整理下来。做完习题后,让学生对照正确答案自己分析,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和他们解决问题时的策略,并记下关键问题,然后集中讲解,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做题时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监控能力。
定期写学习总结和考试小结。这种做法不仅是训练学生元认知策略中监控学习过程的策略,而且也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自我评价的方法。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按时完成计划?计划是否适合自己的实际?在哪方面还要多下功夫?反思考试成败的原因,有何进步?下一步该怎么学?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让学生提出需要教师帮助解决的困难,以及对教师的教学建议。
为学生提供进行学习策略与方法交流的机会。虽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学习策略不尽相同,但有些方法和策略是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因为学习毕竟有其客观性,特别是在文化背景、心理因素、教育环境等因素较为相近的情况下,学习策略具有很大的可转移性。因此,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关于错题积累,有的学生认为效果好,有的学生则认为既耽误时间又没有效果。于是,从如何选择要积累的错题,积累之后如何复习巩固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如A同学把自己的错题积累本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并告诉同伴就是这个小本里的内容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帮助他大幅度提高了英语成绩,更重要的是让他找到了自信。这里不但有知识的积累,也包括解题思路、如何寻找突破口等。事实证明,身边成功学习者的经验,真实具体,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提问单的方式让学生反思学习经历。新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总结”及练习册中各单元的“自我评价”,既从内容和语言形式上对学生的单元学习进行检测,也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是很好的素材,可以充分利用。另外,教师也可以偶尔增加一些问题让学生反思。比如:
(1)你完成本周的学习任务了吗?
(2)你有问题吗?如果有,什么问题?
(3)你和同学或老师讨论过你的问题吗?
(4)你这周额外增加听或读的内容了吗?
(5)你课上、课下充分利用时间了吗?
(6)你下周有什么计划?
自我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负责的态度,并能促使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学习效率。每周开始,我根据上一周学生学习反馈情况,微调教学进度与要求,让学生明确本周知识、技能、策略等目标,然后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情况的周学习计划。
学生自主检测阶段学习情况。在一个单元结束后或月考之前,教师提供练习材料及答案,学生在既定时间内完成题目,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检测,有助于了解自己取得的进步,更主要的是发现问题。
定期与教师面谈。自我评价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外信息的整合和内化,影响到自我概念的完善和发展。有的学生低估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把学习的失败归为自己的无能,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丧失;也有的学生高估自己,不考虑方法、策略,认为计划没有用,结果成绩不理想,又很苦恼。教师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考虑到学生时间紧,为了保证面谈的效率,我采取“提前预约”的方式,学生主动与我约时间,或者我约学生,无论哪种方式,我都会事先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月考成绩、学习总结和考试小结等素材,整理好与学生交流的相关信息。我在评价学生时始终坚持:坚持正面评价为主,把学生自身作为一个参照系,经常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实验证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访谈中,有的学生说:“我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自己的学习计划。”80%的学生说,现在有主动监控英语学习过程的意识。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考试后不是只关心分数,而是自己深入分析试卷,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主动与教师交流,根据教师的建议,制定具体的、有效的改进措施。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邓晓芳,陈静:把握中学生元认知策略发展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5):32-36
高吉利,李秀萍: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调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2):24-27
纪康丽:外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培训[J].外语界,2002.(3):20-26
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