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韵新颜

2013-12-29 00:00:00黄武范绍峰
党建 2013年11期

安徽省黄山市旧称徽州,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以徽州版画、徽雕、徽派建筑等为代表的徽州文化。2013年9月27日,《党建》杂志记者深入乡村,采访调研,感受农村的发展,见证文化的力量。

坤沙村:产业强村 打好“徽匠牌”走进徽州区潜口镇坤沙村,这里绿树环绕的村头、标志性的徽派牌坊、飞檐斗拱的古戏台、一排排徽派别墅次第映入眼帘,远处青翠欲滴的群山交相辉映,好一派山水相映、生态宜居、徽韵浓郁而让人艳羡不已的靓丽画卷!

坤沙村有着从事徽派建筑业的传统,砖、木、漆、雕等手艺绝活代代相传。近几年,坤沙村组建成立了徽匠协会,吸收能工巧匠328人,承建了昆明世博园徽园、黄山园等徽派建筑,成为远近闻名的“徽匠特色村”。这些建筑在提高徽匠村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村民从事建筑行业,推动村民致富增收。

除做亮徽匠品牌外,坤沙村还积极发展“徽州农舍”乡村旅游和生态产业,形成“在外搞建筑、在家办旅游”的发展格局。在农民新村旁,一处名为“坤湖山庄”的精致徽派园林建筑格外抢眼。这是村民刘立红夫妇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的旅游综合接待设施。刘立红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农家乐都与旅行社对接,打造集住宿餐饮、文化生态、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徽州农舍”,像他家这样的“农舍”在村里还有好几处。

随着建筑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坤沙村“徽匠牌”越打越好,村民收入也实现了“步步高”、“连连增”。如今,村中平均每户至少一人从事建筑业,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即将突破1.5万元。

雉山村:文化兴村 下好旅游棋雉山村(又名卢村)位于黟县宏村镇北部,这里山川景色秀丽,风光旑旎,是一座典型的皖南古村。村里最具典型、最有特色的就是木雕楼,其中代表性的是200多年前修建的由志诚堂、思济堂、思成堂等七座古民居组成的木雕楼群,雕刻技艺精湛,图案栩栩如生,是徽派文化和徽派建筑的精华所在,也是卢村特有的旅游文化资源。

村两委充分挖掘村庄古文化优势,展示民俗旅游这张名片,一方面对木雕楼这样的古民居进行编号挂牌保护,加强古建筑保护修葺工作;另一方面在全村宣传古建筑文化和环境保护知识,提高村民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意识。

如今,不少村民对曾经的“破房子”主动进行维修,一些村民利用自家民居开设农家乐,出售当地特色产品。记者在走访中看到,不少农家乐依溪而建,外有敞廊,一级级青石台阶,一座座小木桥,使人感觉身处山村,却又似在水乡,别有一番意境。

谈起农家乐旅游,木雕楼饭庄主人卢堂荪显得很有信心:“我这饭店每年都会接待全国各地的游客,今年中秋前后的收入就上万。环境好了,景色美了,游客愿意留下来,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

为进一步增强卢村景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当地政府充分挖掘民俗文化,打造了具有民俗特色的文化表演。今年中秋节,“雉山凤舞”正式亮相卢村,游客能够现场体会古老徽州民俗技艺的独特魅力,也让民俗文化表演成为卢村古建筑群外另一大旅游亮点。

在采访调研中,农村的发展让我们欣喜,未来的变化更令人期待。两个村都有一个好的班子,带领村民走富民兴村路;党组织都有清晰的发展思路,能够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古文化保护与现代旅游结合得都很好,对传承当地民俗文化,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找准定位,围绕中心,才能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更好地带领广大群众建设美好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