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选择题的解题步骤
(1)认真审题,特别要看清题目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答错的关键字眼,如“东”、“西”、“南”、“北”、“大”、“小”、“高”、“低”、“上”、“下”等。
(2)先易后难,先把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题目选出来。地理选择题虽属不定选项,但只一个正确答案的占多数。
(3)注意选项中出现的绝对性字眼,如“都”、“一定”、“全部”、“只有”、“完全”等,多数情况下,这些选项是错误的。此外,若题干中出现“最”、“首”、“第一”等绝对性字眼,则往往只有1个正确答案。
(4)对难度较大的选择题,要使选择正确无误,可采用“排除法”(筛选法)。即不要急于先找出正确答案,应将选择题当作改错题来做,把错误答案一一排除,筛选下来即是正确答案。
(5)留意选项文字叙述较多面分为两层意思时,往往(并非绝对)前段文字叙述正确而后段文字叙述错误。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6)一些内容复杂而空间概念较强的选择题,只从字面上冥思苦想往往容易弄错,如能画简图帮助判断,则易选出正确答案。
2.不同类型选择题(见表1)
二、高考综合题的解题技巧
1.综合题的解题步骤
(1)准确审题、充分获取有用信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即准确审题,包括给出的文字材料、各种类型的地理图表等,要尽可能挖掘一切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创设解题情境。对于文字材料要留意每一句话、每个数字和符号,因为这些都会是解答问题所必备的条件,忽略某点就可能答非所问或答不全,尤其要注意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对于各种地理数据统计图表,首先应熟悉图表的结构特征,了解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研究该地理要素变化的趋势,如地理坐标图,弄清楚横坐标表示的是什么;到底有一个或几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有时还必须注意坐标的刻度是否一致。在地图上,给出的经度、纬度、山脉走向、山脉高度、河流、行政区界线、铁路线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能够建立起相应的空间概念,进而与区域地理知识联系,也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将地理知识与试题要求“对接”。准确审题后,解题的关键是应有正确的答题思路,灵活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解答试题。在掌握有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地理思维,综合分析解答问题。运用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完整地理知识结构,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资源、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知识。有时由于题目条件隐蔽、层层设障,并且没有明显的正误倾向,只能依据条件去判断、推理。在此基础上理清头绪,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并找出优势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3)注重答案文字的锤炼、组织。考试时做到了以上两点,并不代表该题的考分就十拿九稳。有很多考生既充分获取了解题的有用信息,也成功使自己拥有的地理知识、地理能力与试题进行了“对接”,但得分情况仍不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缺少科学、逻辑、全面的答案表述,表述时颠三倒四、词不达意,乃至丢分。
2.综合题类型(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