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和浩特市2013年经济运行基本特征及全年预测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征及存在问题
2013年1-9月,呼和浩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平稳增长,GDP增速为9.8%,较上半年略有回调,但稳速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
1.产业发展后劲增强。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前三季度,呼和浩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1%,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区12个盟市中排名首位。这主要得益于中石油带动增长,中石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2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同时,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工原料和化学制品业等行业拉动作用也十分明显。这表明工业重大项目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在不断增强。服务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金融、物流、旅游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云计算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电信一期工程已建成运营,联通一期工程年底建成,移动一期工程已全面开工,百度、腾讯等知名运营商相继进驻,服务业继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目前已开工建设蔬菜大棚5万亩、规模化养殖牧场11个,购进优质奶牛6万多头,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2.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投资方面,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8%,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0%,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8%,与上半年基本持平,表现总体稳定。消费方面,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3%,其中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同比分别增长11.6%和9.4%,消费需求呈现缓中趋稳。
图1 2013年1-9月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3.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地方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8.7%,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4.3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8%。财政总收入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3.4个百分点,而一般财政预算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税收结构有待优化。
图2 2013年1-9月地方财政收入情况
现阶段呼和浩特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但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必须给予重视。
一是工业企业产值下降和亏损面较大。1-9月,实现增长的工业行业有12个,仅占全市30个工业行业的40%,276户规模以上企业有137户产值下降,下降面达49.6%;有 121户亏损,亏损面达43.8%。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均衡。1-9月,呼和浩特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占比小,工业完成投资仅占全部投资的17.6%,而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40.1%,房地产投资占比高达40.1%,对全市投资的贡献率达71.3%,拉动投资增长14.1个百分点。当前房地产市场走势不明,会为今后的投资带来不确定的影响。
三是居民消费价格持续走高。1-9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3.8%,较自治区和全国平均水平高0.6和1.3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快速上涨成为价格走高的主要因素。冬季蔬菜、水果价格将会进一步走高,物价形势比较严峻。
图3 2012—2013年1-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情况
(二)2013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目前,世界发达经济体呈现弱复苏态势,新兴经济体增长减速,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换中,平衡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任务艰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新一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有效引导市场预期,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处在预期合理区间。但受需求回升不稳固和结构性矛盾制约,经济运行中风险因素较多,可持续性仍面临挑战。自治区在落实“8337”发展思路和工作部署中,出台了一批促进产业优化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对自治区和呼和浩特经济发展起到有力促进作用。
综合判断,呼和浩特经济在第四季度仍会延续前三季度发展态势,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主要指cWzqgsy0Pfh6va2spRkYZsd3WvAm2957A3hErKuVQp0=标:一是产业发展保持向好的态势。截至9月底工业用电量为88.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3%,中石油500万吨炼油稳定生产,中环光伏、神州硅业生产销售好转,一批限产停产企业恢复生产,四季度工业增长将延续前三个季度态势。1-9月公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预计四季度服务业将维持较快增长。二是需求继续保持稳定。下半年城市建设和基础投资处于冲刺阶段,房地产投资仍然会保持较高增速,四季度的投资增速将维持前期的增长水平。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2012年同期回落了2.7个百分点,特别是占限额以上比重较大的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9%,住宿餐饮营业额下降17.74%,但随着四季度传统的消费旺季的到来,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中趋稳。三是财政收入将保持较快增长。税收贡献大的重大项目运行稳定,以及汽车和房地产销售回暖等有利因素,保证税收稳定增长。
表1 2013年和浩特经济主要指标增速预测
二、呼和浩特市2014年经济运行环境及因素分析
(一)世界经济将继续温和复苏,总体态势趋于稳定
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复苏态势好于预期,亚洲等新兴经济体增速下滑。2014年美国经济有望继续稳步复苏,国内外权威机构预测,经济增长仍有望达到2%左右。欧元区第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3%,结束了此前连续六个季度衰退的局面,明年将延续这一态势,能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亚洲等新兴经济体受美国QE退出的影响,面临经济增速下滑、资本外流、股市动荡等多重风险,新兴经济体相对减速格局仍将维持。
(二)国内经济保持中速稳定增长,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从国家公布的前三季度情况来看,经济运行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 9 月PMI 为51.1%,创17个月以来新高;投资、消费、外贸出口数据均有所改善;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增速持续上升,银行贷款发放量保持稳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认为201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在7.6%左右。展望2014年,由于欧美经济的复苏,中国出口增长将会改善。在居民消费升级、政府增加民生支出等带动下,消费增长保持基本稳定。基础设施、房地产和传统制造业投资带动力减弱,投资增长将会放缓。IMF、高盛等国外机构预测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大约在7.3%—7.7%之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略高于7%。随着三中全会以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注入新的动力。
2014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较2013年乐观,但依然复杂多变,风险因素较多。我们应结合呼和浩特实际,立足优势,抓住机遇,积极应对风险,确保2014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第一,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优势。在近期国家出台的《全国物流园区规划》中,呼和浩特是29个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城市之一,这对我市优化物流空间布局、建设重大物流园区从而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首府资源集聚能力和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会显著提升。我市发展光伏产业比较优势明显,随着晟纳吉3GW光伏材料产业园、中环三期、蓝宝石晶棒、华夏聚光GW制造中心和光伏电站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我市光伏产业的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会进一步增强,在国内光伏产业回暖的背景下,我市光伏产业发展的步伐将会加快。云计算基地通过几年的建设,数据中心规模上国内领先,为今后吸引云计算服务企业打好了基础,云计算发展空间巨大。目前我市正在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电子商务需求旺盛,随着电子商务环境和条件的改善,我市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将会迅速扩大,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
第二,国家刺激服务消费的机遇。2013年国家相继出台促进信息消费、养老服务等服务业发展改革政策,2014年将继续加快医疗、电信等服务业的改革步伐,进一步刺激服务消费。呼和浩特作为区域服务业中心城市,基础条件较好,人口规模大,消费升级快,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外部有利的政策条件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信息消费、养老、健康、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释放内部消费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就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平稳发展。
第三,国家化解过剩产能带来的影响。国家正在下大力气化解产能过剩严重的问题。这一轮产能过剩与以往相比,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等特点,化解进程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在此背景下,我市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支柱产业的增长将会明显受到影响。同时,由于2013年区外煤炭需求的下降,途经呼和浩特运煤车辆减少,直接导致呼和浩特成品油销售额的下降。随着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深化,对我市相关行业的影响也会逐步加深,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四,房地产发展存在的风险。从全国看,房地产区域格局日益分化。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热度不减,房价持续上涨,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风险在不断上升。呼和浩特作为自治区首府,在区域内吸纳人口能力较高和公共服务较为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刚性需求相对稳定,但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未见放松,呼和浩特房地产刚性需求经过近两年的持续释放,需求增长动力减弱,预计房价不会出现大幅上涨,下滑风险却在增大。要对房地产发展保持清醒认识和科学研判,保持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平稳健康发展,防止较大起伏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冲击。
三、2014年趋势展望和主要指标预测
目前,呼和浩特经济正处在经济增长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换的前半期。近两年,经济增速与2010年前相比开始放缓,平均增速保持在11%左右,在消费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原有主要依靠大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作用正在减弱。作为西部后发地区,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内部发展空间较大,增长动力较强,通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改革创新来释放增长潜能,在较长时期仍能保持稳定的中速经济增长。
综合考虑,2014年呼和浩特市全年GDP增速预计在9%左右。其中,由于2013年中石油500万吨项目的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基数较高,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10%左右;房地产投资将会温和回落,工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难度加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15%左右;传统消费缓中趋稳,在信息、健康、教育、旅游等消费热点带动下,消费增长保持基本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在11%左右。
(执笔:王杰、 李斌)
责任编辑:杨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