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上,一位老者正慈祥地望着我,只见他穿着考究,一对浓眉,一双睿智而深邃的眼睛让人感觉到一种力量,一缕灰白的长须下,双手肃穆地垂于胸前,这便是孔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故事》介绍了孔子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
他自幼家境贫寒,15岁立志发奋学习,30多岁开始招收学生,进行教学。晚年时,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讲学上,培养出了如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才华出众的弟子。
他创办了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他编订《诗》 《书》 《春秋》等书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在教学中,孔子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用不同方法教育学生。有一次,子路请教孔子如果听到好的主张是否会去做时,孔子说:“应和别人商量,不能自作主张。”可冉求再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让冉求去做。原来,冉求办事谨慎,应鼓励他;而子路鲁莽,要抑制他,让他审慎一点,弟子们连连点头称是。
一个当惯了老师的人,往往容易摆出一副无所不知的架子,有时甚至于到了不知道也冒充知道的地步。但作为一名老师的孔子却一贯虚心,对于求知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正如他对弟子所说的那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懂的问题,他也时常请教身边的弟子,直到弄懂为止。正是孔子的言传身教给了弟子极大的影响。
书在我眼前一页页翻过,我的心里就像暴风雨的海面波涛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孔子去世后2000多年的今天,作为学生的我们,是异常幸福的。我们可以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聆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老师如同辛勤的园丁,浇灌着我们这些稚嫩的花朵。他们毫无保留地传道、授业、解惑,为我们开启智慧的门窗。我们的点滴进步,无不浸透着老师辛勤的汗水,我们在老师的呵护下正茁壮成长。如果孔子目睹了这一幕,也该会倍感欣慰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正是孔子以及全天下老师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