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此后,雷锋的名字传遍全国,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也在中国大地上蔚然成风。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雷锋班”的战士们更是用自己杰出的表现为这一活动增光添彩。今年是毛泽东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本刊特发此文,以资纪念。
编制8人,实际在岗7人。在每晚熄灯号前的例行点名中,第一个被点到的名字总是那个不在岗者,由全员答“到”。
他早已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生前所在班却一直保留着他的床铺,每个战士都把为他整理内务当作一种荣耀;他生前用过的节约箱、理发推子、修鞋工具等都被视为珍宝,擦得锃亮;每天晚上,班里的战士都会把他的被褥铺好,清晨再叠好,就像他从未离开过他们一样。他就是大家共同的“兄弟”——雷锋。到今天,这些“雷锋班”的传统,已经延续了半个世纪。
作为传统的一部分,“雷锋铺”不仅是一种传承,而且会被作为奖励,只有日常表现突出的战士才能得到睡在“雷锋铺”上的荣耀。
自从“雷锋班”被国防部命名以来,一茬茬“雷锋班”的战士始终牢记各级领导的期望和嘱托,踏着老班长雷锋的足迹,矢志不渝,接力前行,以不同的方式不断践行和弘扬着雷锋精神。
传奇与期望
1947年9月1日,活动在晋南的地方武装襄陵县保安大队、武装民兵及翻身农民在中共襄陵县委书记姚登山的主持下,组建了襄陵独立团,被编为太岳军区十九分区四十五团,这就是雷锋生前所在团的前身。部队组建后,先后参加了太原战役、扶眉战役和入川剿匪战斗,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1952年,这支部队由步兵改编为工程兵,并一直延续至今。1954年,该团开赴辽东半岛一带执行国防施工任务,1958年11月团队移防营口市,归沈阳军区领导。
为了支援社会主义建设,1960年2月,经中央军委工程兵司令部批准,该团参加了抚顺钢铁厂扩建工程(即抚顺751工程)建设。正是在抚顺施工期间,从湖南被选调到辽宁支援鞍钢建设的雷锋,在党的召唤下,参军入伍,来到这支英雄的部队。
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说:“雷锋是那么好的人,他那么年轻,在旧社会失去了亲人,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遭受了那么多的苦,好不容易来到新社会,有了家,有了亲人,眼看就要过上幸福生活了,却因为我而牺牲了。当时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雷锋,了解雷锋,学习雷锋。班里的每一个战士都在想通过一种方式把雷锋这个名字记载下来,后来,经过韩政委的提醒,我们决定集体签名向连队党支部和上级申请用雷锋的名字给四班命名。”
申请书内容如下:“党支部:雷锋生前是我们的亲密战友。他虽然牺牲了,但是他那种先进的思想和光荣的事迹,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决心以雷锋烈士为榜样,学习他对阶级敌人的刻骨仇恨,对党和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学习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学习他艰苦朴素,不乱花一分钱,处处注意节约,热情支持人民公社和灾区人民生活的高尚品德;学习他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苦钻精神;学习他对工作积极负责,坚决完成任务的模范行为。他的许多优秀品德和高尚风格都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我们四班为纪念和发扬雷锋烈士的光荣事迹,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表示,决心继承雷锋烈士的革命精神,把雷锋烈士的革命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为此,全班同志特请求上级党委和首长批准我们班为‘雷锋班’的光荣称号。我们全班都有决心,一定要练好过硬本领,发扬硬骨头作风,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拉得出去完成一切任务,处处给全连树立榜样,保持光荣称号,珍惜雷锋班的荣誉,决心做毛主席的好战士。”落款是四班全体战士:张兴吉、王继学、陈庆林、田生绵、韩玉臣、乔安山、庞春学、蔡永海、于泉洋,时间是1962年10月12日。
1963年1月7日,国防部正式批复沈阳军区:“你们请示授予3317部队运输连四班以‘雷锋班’称号的报告收悉,同意你们的意见,批准授予3317部队运输连四班以‘雷锋班’称号。望鼓励四班的同志,保持和发扬这一荣誉,并教育部队,学习雷锋同志的优秀品质。”
国防部授予雷锋生前担任班长的四班“雷锋班”称号后,沈阳军区又授予该运输连“雷锋连”称号,最后整个团都被习惯性称作“雷锋团”。
为使雷锋精神深入人心,在“雷锋团”,从团长、政委到普通一兵,都要上好“三门课”:迈进营门,先上雷锋精神“洗礼课”;服役期内,上好雷锋精神“升华课”;告别军旅,再上雷锋精神“驻魂课”,续写学雷锋故事,延伸学雷锋道路,壮大学雷锋队伍。
学雷锋、当传人,是修养和积累的过程,也是“精神唤起与张扬”的过程。在“雷锋团”,新主官到任要首先瞻仰团史馆,学习前人学雷锋的好经验,然后在雷锋塑像前宣誓;新兵入伍、新学员报到,领到的第一本书是《雷锋的故事》,学习的第一首歌是《学习雷锋好榜样》,搞的第一个集体活动是学雷锋做好事,上的第一堂课是听学雷锋标兵事迹报告会,做的第一个承诺是“当雷锋式的好战士”。
见证与坚守
对于别人来说,雷锋可能是一张照片、一本书,或者一个好人。但对张兴吉来说,雷锋是一个聪明的战士、一个热心的战友、一个曾经让自己最得意的兵。
“我第一次见到雷锋是在他入伍的第一天,他代表新兵发言。”“雷锋班”第一任班长张兴吉虽然与雷锋同龄,但是比雷锋早一年入伍,“雷锋发言的第一句话是:亲爱的首长、战友们!声音很大,下面大家赶紧鼓掌。可没等雷锋开始念稿子,东北风大,把稿子吹跑了。后来雷锋脱稿完成了演讲,他发出保证:当个像样的兵,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雷锋参军是被破格录取的。”张兴吉回忆道,雷锋身高只有154厘米、体重不足50公斤。因为他参军前表现非常好,还曾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部队破格录取了雷锋。
“雷锋和我共同工作生活了两年多时间,他嘴勤、手勤,爱干活,每时每刻都不闲着,他每天都比其他同志起得早,忙着打扫公共卫生,帮战友洗衣服,补袜子。”几十年过去了,雷锋“勤快、爱学习”的特点仍深深刻在张兴吉的脑海里。
张兴吉说,“我们的脏衣服从来不敢丢在床上,否则,转眼就不见了,一准是雷锋拿去洗了。”
有一次,战士韩玉臣的棉裤破了,他把破棉裤往床上一扔,说了声“大不了不穿了”,就去睡觉了。可到第二天,他醒来时发现棉裤上的破洞已经补好了。
“棉裤是雷锋补的。”张兴吉说,“他从自己的棉帽里拆了一块布料下来,给韩玉臣的棉裤补了上去。”
让张兴吉更加难忘的是雷锋的“钉子精神”。由于当时大多数战士的文化程度都不高,部队号召开展文化学习。1960年下半年的一天晚上,张兴吉召集四班全体战士在宿舍里开班会,讨论怎样搞好文化学习。有的战士说:“平时除了军事训练,还要为连队运粮运菜,没多少时间学习。”雷锋则说:“我认为问题不在于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因此,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钉子精神。”
雷锋的学习时间很多都是挤出来的。作为汽车兵,在紧张的训练和运输中,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学习,他就把书和笔记本放在背包里,随车带在身边,走到哪里,就学到哪里。只要车子一停,没有什么要紧的事,他就在驾驶室里学习。宿舍熄灯后,他也常常到有灯的地方学到深夜。只要晚上查岗的时候在床位上找不到雷锋,就一定能在电工房等处看到雷锋刻苦学习的身影。有时,他干脆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张兴吉说,在雷锋“钉子精神”的启发和激励下,他们所在的部队掀起了刻苦学习文化的热潮,战士们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还涌现出了许多学习标兵。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质疑: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却把他做的好事全部写在日记上,是不是作秀?也有人说,雷锋事迹被人为拔高,不真实。对此,张兴吉给予反驳:“和雷锋相处的两年8个月里,我与他一个锅里吃饭,一铺炕上睡觉,一同参加军事训练和国防施工,一同驾车南来北往。作为雷锋的战友、雷锋精神的见证人之一,我可以负责地说,雷锋的事迹千真万确,没有任何虚构和夸张。”他说,出生在湖南望城县的雷锋,参军前做过乡通讯员、公务员,后到鞍钢开拖拉机,年年被评为先进、模范。“雷锋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把自己的成长经历、所见所闻所做所感,都写在日记上。日记成为雷锋的个人工作总结、学习总结、人生记录。”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18日,部队举行了公祭雷锋大会。这场葬礼让张兴吉感到十分震惊。由于雷锋生前常常照顾老人,帮老百姓清理粪坑、干农活,给公社捐过款,而且担任了抚顺市望花区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很多百姓得知消息后都赶过来了,“来了数万人,他们都自动带着白花为雷锋送行”。
这让张兴吉如此直观而深刻地感受到雷锋的感召力。
经上级安排,张兴吉重新回到四班当班长。当时,整个班都笼罩在悲伤的气氛里。最后,大家决定为雷锋留一张床铺。每天晚上把被子铺开,第二天早晨再叠起来。
1963年1月21日,“雷锋班”命名大会在沈阳军区八一剧场举行,班长张兴吉、副班长周述明从军区司令员陈锡联手中接过写着“雷锋班”三个金光闪闪大字的锦旗。
这一年,张兴吉还作为全班的代表,在北京接受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这曾经是雷锋最向往事情。
所有的人都希望“雷锋班”能够继承和发扬雷锋的优良传统,完成雷锋“没有完成的事业”。从北京回来之后,张兴吉的压力很大。他反复思索着:怎样才能做到像雷锋那样?
连里、团里乃至整个军区对“雷锋班”的一举一动也非常重视。军区首长调研时经常在“雷锋班”蹲点,考察他们的工作情况。从此,给老百姓挑水、清理粪坑、弄垄沟,给驻地学校当课外辅导员,这些都成为“雷锋班”的固定工作。
张兴吉后来提干,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长。他担任连长期间,建议“雷锋班”在每天例行点名时先点“雷锋”,然后全体答“到”,这个传统后来一直延续下来。
“雷锋做的事都是平凡的小事,而这些小事往往是其他人司空见惯却没有认真去做的事。”张兴吉说,雷锋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把温暖送到哪里,人们怀念这位年轻的战士,在他的身上,感悟到一种美好的存在,体会到一种可以被普通人汲取的精神力量和人生启迪,这就是雷锋精神的独特魅力……
“雷锋班”第二任班长庞春学对雷锋的印象是:“他是充满了微笑、坚忍、自信,充满青春活力的一个年轻战士。雷锋也是挺爱漂亮的,他生前喜欢摄影,还买了照相机。他虽然个不高,长一张娃娃脸,但是穿着军装非常精干、非常威武。另外,他非常自信,性格坚毅,办什么事就完全彻底,很自信,一定要把这个事办好不可,他有这种精神。”
第三任班长于泉洋在1960年与雷锋同期入伍,后任副连长、副营长、副团长等职,荣立过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1965年,他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席和周恩来的亲切接见。1960年,中央军委号召全军学习毛主席著作,雷锋给于泉洋最大的印象就是没有闲着的时候,他书不离手,手不离书,读书的毅力特别大,特别惊人。
从第四任班长曲建文开始,“雷锋传人”就都没有见过雷锋本人了。但他们都真诚而执著,怀着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力争在自己这段赛程内跑出最佳成绩。即使离开了这个光荣的集体,脱下了军装,他们仍然保持着最初的那份激情,以“我曾是‘雷锋班’的一员”自勉,尽其所能,播撒着学雷锋的火种。
1996年11月27日下午,时任“雷锋班”第十九任班长李有宝到沈阳办事,在沈阳南站售票大厅里,他看到一个年轻妇女哭得很伤心,还有不少人围观。李有宝便走到前面询问她有什么困难。那妇女见他是位军人,就拉着他的手说:“大兄弟,我的钱包被人偷了,回不去家了。”这时,围观的旅客中有一位碰了碰李有宝,提醒他不要受骗。李有宝想了想,还是拿出100块钱给了这位妇女,并说:“大嫂,天不早了,快去买票吧!”那妇女接过钱,收住眼泪,说:“大兄弟,太谢谢你了。你叫什么名字,在哪个部队当兵?”李有宝说:“我是‘雷锋班’战士,记住我是解放军就行了。”那妇女走了,一步三回头,几次打量李有宝。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李有宝却说:“如果她是真有困难,我就帮了她;如果她是骗子,我希望我的举动能感化她,让她重新审视人生。”
后来,那名妇女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雷锋班”的采访报道,认出了那个曾帮助过她的小伙子,良心备受谴责。两个月后,一封挂号信被送到了“雷锋班”,里面还夹着100元钱。“当我骗了你的钱后,心里先是很高兴,可后来越想越不自在,心里难受极了。你们是天底下最可爱的人,骗你们的钱真是丧良心……”她寄回了骗到的钱和一颗忏悔的心。信的落款是“谢雷”——就是“谢谢雷锋”的意思。李有宝读完这封信,心潮起伏、很不平静。他深深感到,雷锋精神具有改造思想、净化灵魂的巨大力量,他当雷锋传人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属于“80后”的第二十二任班长吴锡有是“雷锋迷”。他从2003年开始收藏与雷锋相关的物品。
一天,吴锡有得知辽宁省建昌县有13名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便以“快乐兵”的名义,资助他们重返校园。为了当面感谢这个解放军叔叔,这些学生在校长王桂芝带领下,打着“快乐兵,千万里我们追寻着你”的条幅,步行8天来到“雷锋团”。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位恩人竟然只是一名普通战士,还穿着打了补丁的胶鞋和袜子。现在,已当上连队指导员的吴锡有,仍然保持着“快乐兵”的本色,他用自己的工资和在业余时间捡废品卖的钱,先后资助失学儿童、孤寡老人280多名,累计捐款8万余元,为一个个困难家庭带去了希望,在群众中赢得了“爱心使者”的美名……
对于“雷锋班”更多的后来者来说,他们虽没有见过雷锋,但是雷锋的精神却深深地感染着他们。
责任与自豪
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当阳王店农家的黄帮维是“雷锋班”第二十四任班长。他坦言,自己是经过激烈竞争才当上班长的。“必须是党员,必须是红旗车驾驶员,必须被评上过安全技术标兵、先进个人,必须是‘雷锋通’。符合这些条件之后,还要过理论关、知识关、体能关等五关”。
据悉,“雷锋班”班长候选人需要在全团内进行海选,从政治素质、文化程度、军事技术一直考察到相貌和性格。
2009年9月,黄帮维担任“雷锋班”班长的第一天,团党委常委集体找他谈话,叮嘱他:“‘雷锋班’是学雷锋的标杆,上下都很关注,你要多向老班长学习,当好传承雷锋精神的排头兵!”那一刻,黄帮维清楚认识到,当上“雷锋班”班长,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黄帮维刚当班长不久,就和班里的一名战友代表团里去参加集团军汽车驾驶比武,“仅取得了第三名,我感到无颜面对老班长。回到班里,我站在老班长的床铺前,叩问自己:如果是老班长,他会怎么样?我想起老班长说过的话‘革命战士之所以伟大,就是他们透过失败看到胜利,透过失败看到成功。因此他们遇到天大的困难,也不会畏怯逃避’,浑身顿时充满了力量。于是,我和班里战士从基础理论学起,从基础科目练起,从难从严抓好训练。短短半年时间,全班战士都能熟练驾驶6种装备车辆,都能掌握通过高空轨道桥、夜间闭灯驾驶等14种高难技术”。第二年,黄帮维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一等功。
作为雷锋的战友和接班人,黄帮维一直坚定地以老班长为榜样,多做好人好事,努力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但是,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却让他一度感到很委屈:学雷锋竟招致误解,甚至还吃了亏!
那是在2011年4月,黄帮维驾驶车辆外出执行任务。行驶途中,看到一位老太太倒在路边,过往行人却没有一个上去帮忙。见此情形,他立即把车停到路边,下车搀扶老太太。没想到,这位老太太却坐地不起,还大喊起来:“我就是让你们开车的给吓倒的!”黄帮维一下子蒙了。
“当兵的开车把人撞倒了!”这时,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指指点点,而一些明了真相的人则悄悄拉过他:“这是碰瓷的,摊上这事,给点钱算了!”七嘴八舌之下,黄帮维有口难辩,只好掏出身上全部的380元钱塞给老太太,劝老太太去医院看看。见老太太不再声张,黄帮维才驱车离去。
回到部队,黄帮维把此事向团里作了汇报,官兵们得知后,立即一片哗然。“见义勇为却遭遇碰瓷,伤了我们‘雷锋’的心!”“我们是雷锋传人,我们该怎么办?”一场内部讨论就此展开。
“这是个别现象,并不是全部!”“不能因为一次碰瓷就当作冷漠的理由!”“雷锋的字典里没有冷漠,关键时刻我们要站出来!”在讨论中,官兵们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观点。“受委屈”的黄帮维心里也豁亮了:“我们是‘雷锋班’的人,雷锋是我们老班长,遇到这种事情我们不能无动于衷!”
这件事使黄帮维成长了不少,坚持学雷锋的信念也更加坚定。“这样的人是少的,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其实身边有不少活雷锋。指导员说,我们的行动,是要把学雷锋的人汇集到雷锋精神大旗下,感动社会,感动中国。”
作为一名“85后”,黄帮维擅长利用新技术宣传雷锋。他把雷锋日记和他作报告的视频制成光盘,赠送给学校;他在网上发电子邮件,给关心“雷锋班”的网友回信。2011年12月,“雷锋班”又开通了微博,战士们利用这一新平台传播“雷锋精神”。然而这一次,“雷锋班”的开博之路并不顺利,一上来就遭遇了激烈的口水战。这其中,有怀疑和恶搞的,有人身攻击的,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就连战士们每天为老班长整理内务的这一传统也遭到了冷嘲热讽。对于这些不理解,战士们进行了非常耐心的解释。黄帮维说,他和战友们经常关注微博,也就“郭美美”、“小悦悦”等事件进行过深入讨论。但是,每次讨论之后,他们不但没有迷茫,反而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为什么战士们几十年来每天坚持为雷锋整理内务?答案并不难。因为雷锋没有离开他们,因为雷锋精神非常珍贵,需要守护。
一任任“雷锋班”班长的故事,就像一面面镜子、一盏盏明灯,成为立身做人、履职尽责的鲜活教材。50多年来,“雷锋班”战士应邀到全国各地作学雷锋报告近4000场,听众达300多万人次;还先后与全国近500家大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联系,并担任了140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
有一年,“雷锋团”上街以传统方式学雷锋,一天之内免费帮抚顺市民修鞋29双、理发17人,修自行车和电视机若干台。结果,第二天就收到了来自下岗工人的告状信:“你们一来,我一分钱没挣着,还要交50多元的房租和管理费……”为此,“雷锋班”改变了学雷锋的方式,在班里添置几台电脑,与一家信息传媒公司联合开展“雷锋在线”等服务项目,每年为市民提供致富信息3000多条。
“雷锋班”班长的命运深受雷锋影响。人大代表、选拔提干、天安门国庆观礼、领导接见自不必说,连恋爱的机会都可能超出常人。抚顺市百货大楼原售货员关雅文回忆:“早些年,姑娘们一听这是‘雷锋班’的班长,都老敬仰了。感觉跟他们握手就像跟雷锋握手似的。”她曾成功地给“雷锋班”的一位班长做了媒;一位市级领导干部的女儿也,几次表示要“和‘雷锋班’班长交个朋友”,被婉言拒绝;甚至还有求爱信夹着照片邮到“雷锋班”,指名要“做‘雷锋班’班长的妻子”。
班长们很清楚:作为雷锋的传人,他们是被按照“雷锋模式”来培养和塑造的。于是,他们也刻意地在行动上和思维方式上要求自己,向心目中的“雷锋”靠拢。
“全国人民都在看着咱们。你干不好,对得起‘雷锋班’这块牌子吗?”“雷锋班”原班长李仕库说,“雷锋班”有众多不成文的规定,其中两个是:班长必须每天最早爬起来,打扫卫生;周末连队包包子,其他班出一个人去帮忙,“雷锋班”的班长则要领着全班放弃休息集体上阵。
能成为“雷锋班”的战士也是一件非常光荣和值得骄傲的事情,全团1000多名战士都非常渴望进入“雷锋班”,成为其中的一员。要想进“雷锋班”,首先要求驾车技术过硬,“雷锋班”的战士们每个人都要会雷锋发明的6根木棍倒车技术。此外,文化知识、政治素养、身体素质等都要过硬,还要求口才好,因为他们要接待全国各地的来客,为大家讲解雷锋事迹。进入“雷锋班”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必须是部队里表现优秀的士兵才能有资格报名,然后部队要进行严格的笔试、测试、面试等层层考试——竞争非常激烈,往往经过筛选后参加面试的就剩下五六十个战士,而最后有幸留在“雷锋班”的只有几人。
近年来,“雷锋班”多次参加驻地抗洪抢险、全军军事演习等急难险重任务,都出色地完成了运输保障等工作。在远赴非洲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时,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处理了有毒气体泄漏事故,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广泛赞誉。
感动与精神
截止到2012年初,“雷锋班”陆续收到了47万余封来信。其中,内容最长的信是用16开纸写满了128页、分装在6个信封里,写的是对弘扬雷锋精神的建议和希望;内容最短的是北京一位8岁小朋友寄来的:“听了解放军叔叔的报告,我决心做雷锋叔叔那样的人。”最多时,“雷锋班”一天曾收到全国各地的来信576封。每一封信件,都凝聚着一个美丽的故事、一份心灵的认同。
对于每一封来信,官兵们都会认真回复,尤其是对请求帮助的来信一定在第一时间、竭尽所能予以回复,对一些拿不准和无法解决的问题,就请专家、政府帮助解决。
1990年秋的一天,“雷锋班”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省上蔡县党店村的信件,上面没有写收信人的地址,没有邮政编码,只有一行稚嫩的字迹:“解放军雷锋班收”。
收到这封信实属不易,它在邮递员手中辗转传递了5个多月,邮戳盖满了信封的两面,回执条贴了十几张。打开信件时,简短的内容震动了全班战士的心。一名叫贺雨红的女孩在信中述说了她遭遇的不幸和悲哀。一年前,她的父亲去世了,母亲由于悲伤过度患上了精神疾病,沉重的家庭负担落在了年仅10岁的小雨红肩上。她不仅要抚养弟弟和妹妹,还要照顾妈妈。巨大的压力甚至使她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一天,小雨红在广播里听到了雷锋和“雷锋班”的故事。一整晚,她都在反反复复地写信,把心中的委屈和渴望全部装进了信封。
战士们读完信,立刻以“雷锋班”名义发出3封信:一封写给贺雨红,信里夹有当时全班战士身上的全部“家当”——80元钱以及3份文具,还有3本《雷锋的故事》;一封寄给上蔡县教育局,请求他们能减免贺雨红三姐弟的学费;一封邮到上蔡县民政局,希望地方政府能给予一定的扶贫照顾。
不久,“雷锋班”又收到了贺雨红的来信:“‘雷锋叔叔’们救了我一家,这恩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我只有好好学习,成为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人才,才是对叔叔们最好的报答。”
此后,“雷锋班”的战士坚持每个月给小雨红寄去一封信,在学习上、精神上、生活上、经济上关心她们一家……
一年后的春天,小雨红又给“雷锋班”写信,还寄来了30元钱和一张全家4口人的照片。她在信中说:“这一年来,我们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住上了新房,我姐弟三个又上学了,母亲的病也有了好转,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叔叔们的关心和爱护。我从报纸上看到部队要为雷锋叔叔建一座纪念馆,就卖了一只小山羊,照了一张全家福。剩下的30元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叔叔们一定替我们买些砖……”
“雷锋班”曾经收到天津一位母亲的来信。她在信中讲述了14岁的女儿宋霞赌气离家出走,家人寻找几个月都毫无音讯的事。这位母亲恳求“雷锋班”帮她寻找女儿。时任班长赵宏光与班里的战友立即行动起来,用津贴费印制了500份寻人启事,邮寄给全国各地共建单位,请求他们帮助找人,还写了一篇《雷锋班的呼唤——宋霞回家吧》的稿件投给各地媒体,全国几十家媒体都在显著位置予以刊登。当时,在武汉一家饭店打工的宋霞看到报纸后,感动得泪如雨下,第二天就坐火车赶回了家。几天后,她给“雷锋班”写来了感谢信:“我知道你们付出的爱比大山大海都沉重博大,我也许这一辈子也还不完。我只有刻苦学习,早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对得起你们,对得起全国那么多的好心人。”
在“雷锋班”的展室里,陈列着西藏的白哈达、蒙古族的手编小羊毯、青海土族小朋友的红领巾,还有江苏无锡的泥人和南京的雨花石……每一件纪念品,都包含着人们对雷锋精神的敬仰和向往。
1973年的一个春天,“雷锋班”收到了从韶山学校寄来的用红绸包着的44粒肥大的葵花籽。信上说:“这是代表44名同学,向‘雷锋班’致敬”,并表示“要像雷锋叔叔那样,葵花向阳,红心永向党”。随后,“雷锋班”把这些有着特殊意义的葵花籽,分别转寄给由他们担任辅导员的吉林省集安县朝鲜族中学等44所学校。
雷锋是英雄,是模范。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习什么?
通过几十年的学习和思考,“雷锋班”首任班长张兴吉总结出雷锋的六种精神——对党和人民无比热爱的感恩精神;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报国精神;视人民为父母,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利益的为民精神;刻苦学习、勤于钻研的钉子精神;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吃大苦、耐大劳,勇于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
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上出现了诋毁雷锋精神的思潮,有人攻击雷锋精神过时了,散布“雷锋低能论”。面对社会上吹来的冷风,“雷锋班”战士李峰威创作了歌曲《雷锋的传人是我们》:“历经风雨我们志不移,把雷锋火炬来传递。你吹冷风我们学雷锋,不怕别人叫我们傻大兵。我自豪,我自豪,我是雷锋班的一个兵;我骄傲,我骄傲,雷锋的传人是我们。”在1990年全连的一次晚会上,“雷锋班”全体战士在台上演唱了这支歌曲,这首歌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成为“雷锋班”班歌。
雷锋,那个微笑着的小伙子虽已远去,但他的精神仍被传承。雷锋没有远去,也不会远去。正如“雷锋班”第十三任班长王显荣所说,时代在改变,但是道德的内核没有变,雷锋的精神在这个时代依然是道德建设的养分。
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共同的名字。他们尽管有着各自的姓氏符号,但是格外珍惜、小心呵护一个共同的名字——“雷锋班”!(题图为“雷锋班”战士在雷锋像前忆雷锋)
(责任编辑: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