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活动单设计 提高学生学习力

2013-12-29 00:00:00邹亚军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3年1期

[摘  要]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区域教育改革的知名品牌,旨在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拥有学习力. 本文通过目标学习、合作交流、评价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

[关键词]  “活动单导学”;学习力;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阿尔温·托夫勒)可见,学会学习对人的一生有多么重要.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课堂就旨在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拥有学习力. 所谓学习力,并不单单指学习的能力,它还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 “活动单导学”模式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学习力一直都是大家所探讨的课题.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活动单的设计、使用等环节入手,创设让学生乐意学、主动学的课堂.

■ 目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目标学习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所倡导的. 布卢姆认为只要有最佳的教学,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多数学习者都能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 学习目标是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节课教学价值的体现. 学习目标不止体现在活动单的“活动目标”中,活动过程中也应有小的目标,小的目标容易实现,让学生有小小的成功,从而有小小的自信,成功和自信可成为良性循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 例如《圆的认识》活动单:

■ 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得到两种思想. 小组合作学习是“活动单导学”模式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学习方法,它能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自主性、独立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人行,必有我师. 小组合作中,自己不会的,要主动请求同学帮助,自己会的,也要主动帮助别人. 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不同的方法,进行学法交流,学会取长补短,让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所收获. 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还体现在每位学生都获得了平等参与课堂的机会,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得多. 总之,小组间合作,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 下表是一活动单.

小组交流情况如下.

生1:我们小组用列表假设法. 假设鸡、兔各有4只,兔4只,腿16只;鸡4只,腿8只,共有24只腿,多2只腿,减少一只兔,兔3只,腿12只,鸡5只,腿10只,共有22只腿.

生2:如果用这种列表假设,一般从什么数字开始假设呢?

生1:我一开始也思考了这个问题,发现从1开始假设,过程太多、太繁杂,所以我从平均数4开始假设的.

生2:我用画图假设法,假设8只都是鸡,一共有(16)条腿,比22条少(6)条. 每只鸡再增加两条腿变成兔子,共可以增加3只,所以兔子有3只.

■  ■  ■  ■  ■  ■  ■  ■

鸡 (?摇5?摇)只,兔(?摇3?摇)只.

生3:少了6条腿之后,怎么处理的?没听懂.

生2:(边画图边说)为什么会少6条腿呢?因为有兔子被我假设成了鸡,一只鸡与一只兔相差两条腿,鸡加两条腿就变成了兔子.

生3:恍然大悟.

生4:我用的算式. 8×4=32(只),32-22=10(只),10÷(4-2)=5(只)……鸡,8-5=3(只)……兔. 假设全部都是兔子,8只兔子32条腿,32条腿和22条腿相差10条腿,这个10条腿就是鸡相差的腿数,用10÷相差数先算出鸡的只数,再算兔子的只数.

生5:我是用方程解的. 设兔有x只,则鸡有(8-x)只. 4x+2(8-x)=22.

生6:我是这样想的,22÷2=11(只)?摇兔有11-8=3(只), 鸡有8-3=5(只).?摇

生4:这个列式是什么意思啊?

生6:鸡和兔都先去掉一半的脚,剩下11条腿,再各去掉一条腿,鸡的腿都被去掉了,剩下的一条腿是兔子的,所以兔子有3只.

生4:这个方法太好了.

生3:这个方法给了我启示,还可以这么想,假设鸡和兔都训练有素,吹一声哨,抬起一条腿,22-8=14. 再吹哨,又抬起一条腿,14-8=6,这时鸡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还有两条腿立着,所以兔子有6÷2=3只,鸡有8-3=5只.

生1、生2、生4、生5、生6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生6:生动有趣,比我的方法容易理解,真佩服你!

……

每天在我们的课堂上都上演着这样的片段,是思维火花的撞击,是智慧的呈现. 同学们都时刻保持谦虚、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自己的所学还要善于与别人共同分享,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共同学习.

■ 评价激励,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学习毅力的培养,对一个学生来说终生受益,“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课堂在评价机制上,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毅力. 我们的课堂,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每个成员都要为集体增光添彩,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有效地增强了学习的毅力. 我们每个小组都制定了“小组公约”,这是小组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具有集体约束力. 规矩一旦形成,就具备长久效力,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学习毅力的形成.

激励的对象是小组而不是单个学生 ,以课堂发言表现为例,小组有1人发言精彩加1分,小组2人发言精彩加3分,小组3人以上发言加5~10分;遵守纪律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都奖励小组而不重点奖励个人. 小组积分达到一定的数量,可以评为优秀小组,给予一定奖励,可以把小组长的照片在班级、在学校张挂,有形的奖励让学生成功感更强,更有利于“集体”的形成、毅力的形成.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教育也一样. 孩子本来是一张白纸,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教育的问题. 学习的土壤或学习的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千差万别的,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要用心研究,认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教师的劳动价值也才能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