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拿到《三毛不在撒哈拉》的样书时,时而颠来倒去地翻看,时而捧在手心久久凝视,心中更是百种滋味。既为这个叫嘉倩的女孩实现自己的愿望而感到开心,又为自己在这其中付出的辛苦而感慨。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这个初出茅庐的编辑做得最耗心力的一本书,因为我把自己的一腔热情也带到了其中。
打开电脑,看着办公桌上的《三毛不在撒哈拉》,开始回忆我的这段拾光之旅。
其实当我接到《三毛不在撒哈拉》这本书的初稿时,也开启了我自己的一段拾光之旅。在这段旅程中有不快、有感动、有欢笑,但更多的是幸福。这段旅程使我看到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旅行、热爱三毛的女孩的坚韧;使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三毛,看到了那颗不曾为外人所看透的心;更使我看到了那个包括我在内很多人满怀憧憬的撒哈拉……三毛不在撒哈拉,嘉倩也不在撒哈拉,三毛一直在我们心里,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让嘉倩和她的文字也驻进我们心里。
嘉倩交来的初稿可以用“七零八落”来形容,当时看着一个个文件夹确实头疼了一下,当然这也怪自己让嘉倩放开了去写,其他一概都不要想。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如果给了作者种种限制,那种自由洒脱的三毛精神就不能得到很好地宣扬,所以利远远大于弊。
用一条线索把这些短文串联起来,就成了收稿后迫在眉睫的一件事。于是我开始仔细阅读《三毛不在撒哈拉》的初稿,我记得第一篇读到的文章是现在最后一章的一节《意大利,乱走是我旅行的方式》,仅仅通过几件小事的描写,当时就觉得那个典型的德国男人的角色瞬间跃然纸上。除了佩服嘉倩的细心观察与了解入微之外,更是羡慕她自由随性地走在异国他乡的小路上。就这样反反复复阅读了五遍,但我觉得了解这些还远远不够,于是我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的关于嘉倩的事情,因为单从文字上能感悟出来的东西太少,如果想要做出更深层次的好书,必须要深挖。没有比语言沟通更为直接了,于是,每每到了晚上,我和嘉倩忙完白天的工作后,就会开始我们的“侃大山”时光。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得知嘉倩是因为她父亲的一个故事,产生了“我要成为那个最勇敢的人”的念头。她喜欢随性自由的旅行方式,走过爱尔兰、意大利、瑞士、法国、加纳利群岛、巴塞罗那、荷西的家乡安达卢西亚、德国、叙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她的叙述和文字中,我看到了这个步履不停的女孩慢慢接受了那个曾和同龄人格格不入的自己,喜欢上那个并不完美却坚持自我的自己,而这一切和三毛是多么的相似。
嘉倩开始了解三毛是在巴塞罗那的时候,嘉倩偶然发现自己的经历和三毛惊人的相似,并邂逅自己命中注定的“荷西”——巴塞罗那男孩树。她与三毛未曾谋面,却从她的文字里找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并从心底爱上了三毛。她从没有刻意模仿过三毛,因为她和我说过只想要成为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嘉倩,她仅仅是想坚持要像三毛一样做一个善良而勇敢的人。我想读过这本书的朋友会体会到这些的。回望自己走过三毛走过的路、看三毛看过的风景,感悟自己和三毛的人生和爱情,于是嘉倩成就了这本书。最终确定这本书由加纳利的旅行作为开始,那也是三毛和荷西生活过的地方,编校到嘉倩去三毛家的那段,我终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流下了眼泪,我想起了那个热爱生活的三毛,看到了嘉倩对三毛的爱和敬仰之情。做《三毛不在撒哈拉》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甚至觉得已经被带进了三毛和嘉倩的世界,跟随她们的脚步,解开了那些久久困住我的心结。
感动之余还有甜蜜,这就是我看到嘉倩和巴塞罗那男孩树的故事时候的心情。让我难以忘怀的不仅仅是那一张意外拍摄的极其相似的照片(那张照片是嘉倩和树一起去马黛拉小岛旅行时无意间拍摄的,发现相似也是在后来翻看三毛的照片时发现的),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让我感动不已,嘉倩为树去“抢”偶像喝过水的瓶子,树用所有的积蓄为丢失相机的嘉倩买来新的相机……从嘉倩的文字中,我想到了三毛,想到了那本《撒哈拉的故事》。三毛不仅仅是嘉倩一个人的光,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束光,像三毛一样写出温暖的文字,像三毛一样成为别人的光,我相信嘉倩以后会做到的。
在这过程中我始终觉得我要完成的不只是一本书,还是一个女孩的梦想,同时还怀着我们对三毛女士的敬仰之情,所以当时肩上的担子很重,只想赶快卸下来。而当这本书真正完成时,我又有一丝不舍,不舍那些在那么多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带给我温暖的文字。
《三毛不在撒哈拉》这本书的诞生,还有一位很重要的人要感谢,就是三毛女士生前挚友,著名学者、旅行家、电视主播、文学音乐人眭澔平先生,感谢眭老师的动情推荐,感谢眭老师那句“我们要有一个自由的心灵,去勇敢地做自己”,这是写给我们每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