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并未专门论述养生,但他的人生哲学和行为准则处处暗含了养生保健之道。因而清代学者李渔在《闲情偶寄》写道“从来善养生者,莫过于孔子。”
说到孔子,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出的一定是一位谆谆教诲的师长,或是文质彬彬的书生,这样的印象固然不错,但并不全面。其实,除了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孔子更拥有强健的体魄和乐观的心态。他兴趣广泛,品味颇高,称他为“生活艺术家”也不为过。
孔子对于衣、食、住、行都有一套准则,十分讲究,在这些准则背后,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孔子并未专门论述养生,但他的人生哲学和行为准则处处暗含了养生保健之道。因而清代学者李渔在《闲情偶寄》写道“从来善养生者,莫过于孔子。” 明代养生家万全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孔子养生之备,卫生之严,其饮食之节,万世之法程也,何必求之方外哉!”
饮食养生:“八不食”理论
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不言而喻,而孔子堪称中国古代的美食家,他对饮食的挑剔是出了名的,明末张岱《老饕集序》便有“中古之世,知味惟孔子”之语。这种挑剔不单是对色香味的追求,也是出于饮食卫生和身体健康的考虑。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句为人熟知的名言就出自《论语·乡党》,意为粮食加工得越精越好,肉食切得越细越好。饮食制作精细则利于消化吸收,反之则易伤脾胃,这在食物加工大多较为粗糙的上古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也体现了孔子对食物烹调的高要求。
孔子的“八不食”理论更为医家所推崇,具体是:“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孔子指出,腐烂变质的食物,颜色和气味不正的食物,烹调方法不当的食物,不合时令的食物(另有解释为不到该吃饭的时候不吃),切割不当的食物,没有适合的酱料搭配的食物,市场上买来的酒和熟肉,以及超过三天的祭祀用肉都不能食用。
这样的标准主要是从饮食卫生的角度出发,在此基础上,孔子在饮食的口味及对身体的影响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如不合时令的蔬菜瓜果,其味道和营养自然不及当季的食材,另一种解释强调吃饭要定时,不能或早或晚,毫无规律,无论哪一种解释,都体现了孔子对饮食的节制和自律,对现代人更有特别的意义。孔子提出的肉食和酒不可过量,姜对身体有益但也不可多吃的观点也颇有见地。肉食虽香,但饮食仍应以谷物为主。适当饮酒,但不可酒醉乱性。姜食佐餐,但切勿多吃。从中医的角度,酒可活血通络,姜可暖胃驱寒,但过量则会伤身。孔子的见解自然还有崇尚节俭、遵从礼节的考虑,但也恰与中医的观点不谋而合。
孔子关于饮食的论述可谓全面系统,其标准之高即便是在今天看来,未必能够完全达到。其实,在对饮食的高标准之下,更多的是对自身欲望和行为的节制。不放纵口腹之欲,有节制地享受美食,是孔子饮食养生的要旨。
起居养生:“食不言,寝不语”
在生活起居方面,孔子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其核心思想依然在于节制和规律。据《孔子家语·五仪》记载,鲁哀公曾向孔子请教长寿之事,孔子答曰:“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人自取之。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在鬼神信仰盛行的上古时代,孔子并没有将人的寿考单独维系于天命,而是指出有三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会使人罹患疾病,自取灭亡,这种概括可谓简明扼要,一语中的。
关于睡眠养生,我们耳熟能详的养生俗语,“食不言,寝不语”就是出自孔子之口。除了睡觉时不宜说话,使精神兴奋,影响入睡以外,孔子还特别提到睡眠时的姿势,反对仰卧而睡,即“寝不尸”,不可像死人一样仰面朝天,而应侧卧。这一观点也得到众多医家和养生家的赞同。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指出:“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现代医学也证明,侧卧可以减少对心脏的压力,有益健康。
孔子对衣着也颇为讲究,不同场合,不同季节要穿不同的衣服,这一方面是出于社会等级礼制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重实用和保健。《论语·乡党》云:“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袗意为单衣,絺绤为葛布,与麻布类似,在夏季穿着凉爽透气,但要出门则须在外面加件衣服防止受风着凉。睡觉时一定要穿着睡衣,天气寒冷时则要穿着狐貉皮毛制成的衣服,以防寒保暖。
从以上的种种准则看来,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十分严肃教条,其实不然。孔子还特别提出“居不客”,意为在家闲居时不必像做客般拘谨,大可轻裘缓带,放松身心,一个亲切自然的孔子形象由此跃然纸上。
运动养生:“过大川必观”
健康的体魄离不开体育运动,孔子并非像人们想象的一样,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相反,他是位高大威猛、孔武有力的运功健将。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身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换算下来,孔子身高1.9米,在今天也算是身材高大,异于常人了。《吕氏春秋》还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孔子力大无穷,能徒手举起城门的门闩,只不过他不愿以此出名而已。纵使史籍为了突出孔子的伟岸形象而有所夸张,但孔子喜好并擅长体育运动的确是有记载的。
射箭是古代士人必须掌握的本领,《礼记·射义》中说:“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可见射术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技能。据《礼记·射义》记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孔子在射箭时,围观的人众多,像一堵墙,可见其射术之精湛。孔子还喜爱钓鱼,但他“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不用渔网捕鱼,不射栖息在巢中的鸟,有人从中分析孔子的仁爱精神,有人从中看出孔子的环保意识,而我们于此可以看出,孔子在从事这些运动时,注重享受过程,而不片面追求结果。这样的态度使他在体育运动中不仅增强了体质,还愉悦了精神,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奔波流离,屡有困顿之时,但他却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与众弟子游于山水之间,尽享郊游之乐。《孟子》记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关于东山,有人认为是山东平邑的蒙山,有人认为是邹城的峄山,在泰山、蒙山和峄山上至今还都保存有孔子登临处的遗迹。孔子在讲学的途中游历甚广,登过的山恐怕远不止这几座。
《大戴礼记》记载孔子“过大川必观”,并有君子比德于水的感慨,可见登山、观水是孔子的爱好。《论语·侍坐》篇记载孔子让弟子们谈各自的志向,其他人都有治国統兵之大志,唯独曾点说他的志向是“暮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即在春末时节,身着春天的衣服,与朋友和少年一起在沂水中沐浴,在舞雩台上乘凉,咏诗唱歌,好不潇洒惬意!孔子听后都深表赞同。这其中固然有对世道衰落,壮志难酬的感慨,但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孔子对郊游的由衷喜爱。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秀丽的景色,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使心情得到彻底的放松,不失为有益身心的乐事。
情志养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孔子身处春秋末年的乱世,四处宣道讲学,却屡屡受挫,怀才不遇,但他拥有豁达乐观的心态,这也是孔子长寿的重要原因。综观《论语》一书,表示愉悦的“乐”字出现频率极高,其中不少都是广为传颂的名言,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等,孔子于日常生活的平凡琐事中,于清贫简朴的困顿境遇之中,依然自得其乐,其乐观精神可见一斑。
对于生死,孔子的态度是珍视生命,却也不畏惧死亡。孔子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表明他对于死亡抱有豁达的心境,对财富名利从不刻意追求。孔子仕途不顺,有时甚至不得不踏上流亡之路,陷入绝粮的困境,但孔子都能以坦荡的胸怀泰然处之,所以得享高寿,正如《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养生思想:仁、中庸、三戒
孔子并未深入系统论述过其养生思想,但他对于养生保健有独到的见解,他的养生思想与儒家思想一脉相通。
“仁”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孔子提倡的君子的理想人格。“仁”字从人从二,有“仁者爱人”之意,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近年来出土的战国楚简中将“仁”字写作上身下心,可见仁字也强调一个人自身的身心合一,即身体与精神的和谐。这是孔子养生观中最独特的部分,即“仁者寿”的思想。据《论语·雍也》记载,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几句话看似将知者和仁者分别开来,实则为互文,意思是智慧而仁爱之人热爱山水,动静相宜,精神愉悦而长寿。孔子将修身养性作为长寿的必要条件之一,《礼记·中庸》更明确地指出“大德必得其寿。”这种将德与寿联系起来的观点也为后世医家所赞同,《黄帝内经太素》云“修身为德,则阴阳气和。”孙思邈也有“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的说法。
中庸是孔子哲学思想和养生思想中的要旨。朱熹将中庸解释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养生中的中庸思想则可以解释为,在饮食、起居、工作、运动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遵循适度的原则。《孔子家语·五仪解》中,孔子指出:“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通宜),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和情志都遵循中庸的原则,有度、有节、有时,一张一弛,劳逸结合,动静相宜,那么长寿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这种动静结合的中庸养生观与道家强调虚无清静的养生观不同,是儒家养生思想的特色。
孔子对人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的体质特点和养生要点也有深刻认识,提出了著名的“君子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大意为,少年时,血气未发育完全,不可沉湎情色;壮年时,血气刚刚发育完全,不可与人争斗;老年时,血气已经衰弱,不可过多贪欲。后世有不少医家在孔子的“阶段养生”思想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发挥,“三戒”思想对今天人们的养生保健和情志调节仍有很高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