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名杀死同伴的女子当然在杀人案件中有责任,但问题在于:如果她们不杀死别人,死的就是她们
最近,由好莱坞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正在院线上映,引发观众热评。但身为法律人,我在观影之余想到的是:人类在特殊情况下有权杀死同类么?
影片根据风靡全球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派的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这样特殊的生活环境,使派对信仰与人的本性有独特的看法。在派17岁那一年,父母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以追求更好的生活。不意轮船中途沉没,派的家人全部遇难。幸运的是,派和救生艇被船上掉落的斑马砸进海里,他由于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
在海上漂泊的227天中,与他同时处在救生艇中的,除了那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外,还有一只鬣狗、一只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由于海关官员的失误,这只孟加拉虎注册了一个正儿八经的绅士名字:理查德·帕克)。在救生艇上的最初三天,鬣狗活吃了斑马,咬死了猩猩,理查德·帕克又杀死了鬣狗。影片围绕17岁的少年派海上生存的故事展开,他由最初的与理查德·帕克相互提防,想要杀死对方的心理逐渐变为相互依赖,也变成了派生存下去的一种动力。
人与虎227天的“同舟共济”竟然产生了依赖的情感,而且最终成了拯救人生命的维系,让人不由感慨万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引申的法律命题,人类在特殊情况下有权杀死同类么?这应该不是我的凭空臆造,现实发生了,而且就在我们中国。
洛阳性奴案
洛阳性奴案就是这样一起案件。
2009年8月,曾为消防兵退伍后被安置到河南省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从事内勤工作的李浩在其购买的地下室挖掘地洞,先后将6名妇女从KTV、按摩店、美容院等场所骗来囚禁于地洞内。其间,李浩多次强行与6人发生性关系。
沦为性奴已经够悲惨的了,不想丧尽天良的李浩竟然强迫这些女性之间互相屠戮。
2010年下半年的一天,李浩指使、胁迫段某某并直接参与杀害一名被囚禁妇女。
2011年6、7月份,李浩又指使段某某、姜某某、张某某杀害另一名被囚禁妇女。
2012年11月30日,河南省洛阳市中级法院对李浩一审以故意杀人、强奸、组织卖淫、非法拘禁,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判处死刑。
法院同时认定在李浩的胁迫、指使下,被告人段某某参与杀害两名被害人,被告人姜某某、张某某参与杀害一名被害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因这三名被告人在受到李浩囚禁、威胁的情况下被胁迫参加犯罪,依法应当减轻处罚,遂判决被告人段某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被告人姜某某、张某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缓刑。
这起案件被许多媒体作为新闻予以刊登,民众对无辜被害的失足妇女表示同情,对“性奴”这一丑恶现象竟然在大陆出现感到无比愤慨。
但身为法律人,我却更关注的是这三名被迫杀害自己姐妹的女子命运表示同情,我们不能因为她们本身从事为人不齿的职业而忽视她们的权利,一如我们不能因为她们杀害的是同样是KTV、按摩店、美容院等场所的灰色职业者而对被害人权益不予以保护一样。
我们看到,法院确实已经考虑到胁迫情节存在,对杀死2人的段某某处有期徒刑三年,对杀死一人的另2名女子适用了缓刑,似乎比较宽大了。
但个人认为这样的处理仍然有失失宽大,因为这样的事件在司法理论上争论不休。
想象的洞穴奇案
海难中在救生艇上曾经发生过杀死同伴,以同伴的身体为食物的惨剧发生,法律如何面对如此情况呢?
在最为著名的洞穴奇案中,通过一个洞穴探险队的历险模拟了这一场景。公元4300年,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水尽粮绝;为了生存,大家约定抽签吃掉一人,牺牲一个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提议人,不过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却执意坚持,结果恰好是威特摩尔被抽中。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
这是美国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提出的假想公案,富勒还进一步虚构了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这一公案后来成了西方法学院学生的必读文本。
1998年,美国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设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针对这个案子各自写出了的判决意见……
后来萨伯写就《洞穴奇案》一书,兼收了富勒和萨伯两人共十四个观点,借以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
其实如果详细分析起来,每个法官其实都不止一种观点,所以案件变得异常复杂,就我们普通读者而言,感觉每个法官的宣判都非常有道理,很合乎法律,可是这十四种观点,就让你感觉到了法律的茫然无助和无所适从,法律的权威开始动摇了起来。
道德、经济、社会、契约、人道、规则……都加入其中,让我们看到了原来法律并不是简单的,而是建立在这么多这么复杂的东西之上的,而这个案件动摇的正是法律的基础,因此让你感觉到法律的无能为力。
这就让每个人去思考,法律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法律到底能够做什么?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何为公正?这是一个法律学者皓首穷经而终生不得其解的难题,因为公正标准太难衡定了。
哈佛大学开设了一门最受新生喜爱的公共课,是关于道德与政治哲学的入门系列课程,主要是围绕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教授法学系列课程《公正:该如何做是好?》(别名:《哈佛伦理学课程:抉择》)展开评议。桑德尔在教学中通过一些假设或真实案例的描述,置学生于伦理两难困境中,然后要他们作出决定:“该如何做是好?”他鼓励学生站出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这通常激发生动而幽默的课堂辩论。桑德尔然后围绕伦理问题展开,更深层次地触及不同道德选择背后的假设。
第二讲《同类自残案》中的问题是:教授介绍了19世纪的一个著名案例,此案涉及的人是4个失事轮船的船员。他们在海上迷失了19天之后,船长决定杀死机舱男孩,他是4个人中最弱小的,这样他们就可以靠他的血液和躯体维持生命。案件引发了学生们对提倡幸福最大化的功利论的辩论,因为功利论的口号是“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让我们吃惊的是,上述案例与我们现实中的洛阳性奴案竟然高度吻合。
为什么要宽恕被迫杀人者?既然外国的理论对这种基于道德和本能的犯罪都有关于罪与非罪的不同认识,我们该怎样看待我国的这起判决?我们承认,这3名杀死同伴的女子当然在杀人案件中有责任,但问题在于:如果她们不杀死别人,死的就是她们。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求她们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全别人?毕竟每个人的生命是宝贵的。
从刑法的谦抑性以及利益归属于被告人观点出发,个人之见,即便是判她们无罪,似乎也有一定道理,因为我们的法律虽然讲求惩罚功能,但更强调矫治和养成功能(亦称教育功能)。刑罚不仅是对犯罪人的一定权利和利益的剥夺,而且还表明国家对犯罪分子及其行为的否定的评价,道义上谴责犯罪分子,这对于犯罪人以及其他人都寓有教育的意蕴,如果没有教育这一因素,刑罚同样不成其为刑罚。在这个意义上,对这种被迫杀人案从轻处罚甚至于不处罚是有法理依据和群众基础的,因为这种紧急状态一定程度上等于民法上的“不可抗力”(于当事人预见之外,不可避免不可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