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已知恐龙

2013-12-29 00:00:00胡德良
飞碟探索 2013年3期

一个古生物学研究小组认为,他们发现了最早的已知恐龙——一种生活在2.43亿年前的动物,体型比拉布拉多猎狗还要小。这比之前已知的最古老恐龙要早至少1000万年,可能会改变研究人员对恐龙进化方式的看法。但是,一些科学家(包括研究论文的作者)警告说:那些化石也可能代表着恐龙的近亲。

跟踪研究最早的恐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古老的化石通常是支离破碎的,而且研究人员通常对它们的进化谱系持有不同的观点。此前古生物学家一致认为:在阿根廷发现的小型标本可以追溯到2.3亿年前,名为始盗龙和始驰龙等,它们是已知最早的真正恐龙。2010年,华盛顿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斯特林·内斯比特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坦桑尼亚的曼达地层中发现了恐龙近亲。曼达地层是大约2.45亿年前形成的地质构造。那种标本叫做阿希利龙,属于恐龙的“姊妹群”,也就是说,它跟恐龙最接近,但实际上并不是恐龙。

早在20世纪30年代,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著名古生物学家阿伦·查理格发现了一套化石,他将这种标本命名为尼亚萨龙。但是,有关该标本是不是恐龙,他从未发表过结论。

在这项新研究中,也涉及尼亚萨龙化石。内斯比特的研究小组将这些化石骨骼跟其他恐龙及恐龙近亲的化石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发现了一些真正恐龙的典型特征。例如:尼亚萨龙的上臂边缘处长着宽阔的骨嵴,其胸部肌肉可以附在上面;骨嵴好像将这块骨头延长了30%,这是恐龙的明显特征。研究小组成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莎拉·沃宁对其臂骨进行了显微观测研究,证明在发育过程中尼亚萨龙的臂骨发育很快,这也是恐龙的特点,而且后来的哺乳动物和鸟类也有这种特点。

内斯比特说,如果将这些特点结合起来看,那么就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尼亚萨龙要么是恐龙,要么是恐龙最亲近的亲属,这比在阿根廷发现的早期恐龙至少早1000万年。而在此之前,尼亚萨龙作为一个不同种类的代表肯定已经进化了数百万年。内斯比特说:“这意味着,恐龙的进化肯定在那之前很久就已经开始了。特别是阿希利龙作为恐龙的近亲也于大约2.43亿年前生活在曼达的土地上,这使尼亚萨龙成为早期恐龙理想的候选物种。”

研究小组强调:尽管在坦桑尼亚发现了这些化石,但是他们的发现不能说明最早的恐龙就是在非洲演化开来的。当时,非洲是一块超级大陆的一部分,那块超级大陆被称为“泛大陆”。但是,该研究成果可能跟一些研究人员的观点相抵触,他们认为:在恐龙出现之后不久,首批恐龙在“早期爆发”的快速进化过程中开始分化的。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古生物学家迈克尔·本顿说,论文作者称尼亚萨龙很可能是恐龙,但还不确定;这样的说法小心谨慎,恰到好处,因为尼亚萨龙的臂骨并不完整。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古生物学家马科斯·兰格赞同上述观点,并且认为,臂骨残缺的事实使研究人员对骨嵴长度的估测“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疑问”,不利于做出“大胆的断言”——发现了最早恐龙。

至于该发现对于恐龙进化的“早期爆发”假说意味着什么,纽约市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史蒂芬·布鲁萨特坚持认为:该发现与“早期爆发”的观点根本不矛盾。布鲁萨特称,如果尼亚萨龙属于恐龙的姊妹群,那么只有当真正的恐龙生活于尼亚萨龙时代和在阿根廷发现的早期恐龙时代之间时,早期爆发的假说才会遭到歪曲。

然而,内斯比特说:“对于这种神气活现的恐龙是如何兴起的,在接下来的10年中,曼达的发现有望在很大程度上增进我们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