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地方

2013-12-29 00:00:00杨玉荣
飞碟探索 2013年10期

在那遥远的地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阿勒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的北缘,有一片美丽富饶的地方———富蕴县。她东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总面积达3.32万平方千米。

乌伦古河和额尔齐斯河两条河流悠闲地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由东向西潺潺流过。乌伦古河是一条内陆河,最后流入福海。而额尔齐斯河则是中国唯一的一条由东向西流经的国际河流,穿过俄罗斯,汇入北冰洋。在这两条河流流经的两岸,播撒了多少文明史话,演绎了多少神奇故事。

随四季变化的桦木林,曾纵横一世的恐龙,壮观惊人的地震断裂带,片片浮岛和鸟的极乐世界———可可西里,富饶秀美的可可托海,层层异彩的五彩山,古老的唐不拉岩画,神秘的草原石人,一一嵌落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交织成一幅古老而神奇的历史画卷。

在那遥远的年代,在4亿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茫茫大海。就在今天的这片戈壁上,成片的、圆溜溜的鹅卵石到处可见,那是水流冲刷所致。侧凹螺的化石告诉人们,在2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这里还是深海。随着地壳的运动,6500万年前这里已成为草木茂盛的湿地,恐龙等大型动物在此繁衍生息。就在富蕴县城东北方向,距县城70千米的高原上,经过亿万年的水流冲刷,不仅有光怪陆离、错落有致、百孔千疮的礁山、栩栩如生的骆驼峰拔地而起、遍地的鹅卵石,还有恐龙蛋化石!到了2500万年~1000万年前,这里又成为铲齿象和大唇犀牛生活的乐园。在乌伦古河畔的温都哈拉、霍拉克力希等地还发现了它们的头盖骨化石。曾与人类共生过300万年之久的大唇犀牛到1.5万年前由于生活链的短缺、食物的缺少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在这里也曾多次发现同时代的板齿象、乳齿象的头骨和骨骼化石,它们生活在这里的时间是800万年~500万年前。更有外星球送来的礼物———表面亮晶晶的陨石———点缀着这一望无边的大漠。

还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唐不拉洞窟,它也在富蕴县城东北方向,距县城70千米处,地处东经99°01'29″,北纬49°23'20″,海拔1020米。这是一个高原奇葩,洞窟位于光秃秃的半山腰,洞口离地面约24米,洞内宽19.5米,深11.6米,是高纬度地区少见的岩洞。洞内开阔,坐北朝南,饱受着阳光的沐浴。在那遥远的年代,也许先民们曾一次次地聚集在这里进行祭祀、娱乐等活动,寄托着人们的精神向往。

尤其是神奇的一号洞,洞内正壁上绘着四幅非常巨大的女性生殖器,它是这个洞内岩画的主题。其他还有一些游牧生活、宗教信仰、图腾崇拜、部落印记等等的岩绘。岩画虽然年代久远,但仍依稀可见。这些早期的部落印记,反映了先民们对女性的崇拜,渴望整个部落人口兴旺、繁荣强盛。 从二号洞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母系氏族社会简单的生活框架,如猎狩、娱乐等。从其结构形式上看,此岩画可能创作于距今10 000年~5000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7#@

近来,在富蕴县喀拉通克乡,又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其历史价值还在进一步的探索和开发中。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那遥远的年代,曾先后有独目人、秃头人、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生活、繁衍、角逐、演绎过。他们的葬俗也各不相同,比如突厥人,往往在死者的陵墓前竖一块人面形的石碑,以表纪念。可是在这广漠的草原上,有的石人周围往往没有陵墓,而库尔特乡苏普特草原上的石人更加神秘,据说还“一日三变”。每天清晨,头像非常清楚,慈祥的女性面孔带着微笑,喜迎新的一天。到了中午时分,眉毛和鼻子格外清楚,冷静严肃的面孔注视着来往过客。而到了傍晚黄昏时,一切那么平淡,近似一块普通的石板。这种“一日三变”是打造者的构思,还是后来经过若干年的风吹雨打,其石质随着入射角、水汽、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多少年来,她还是孤零零地、静悄悄地守望着,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这真是:岩画高绘礁洞、花形蝶影、历经秦汉唐宋、俯视人间变幻,石人屹立莽原、虎背熊腰、冷眼水旱沧桑、等闲世上风雷。(裘枫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