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棋手,谁是棋子(点评)

2013-12-29 00:00:00白连春
北京文学 2013年12期

江苏省某人民检察院的作者蒋大重,笔名大虫,这一期我们将向你推荐他的短篇小说《棋子》。小说的背景设置在市信访局,袁处长升了副局长,处长位置空了下来,加上另外两个处室的主要负责人一直由其他部门的处长兼任,局党组研究决定搞中层干部缺额竞争上岗,共有六个职位,三正三副,正职在现任的副职中产生,副职在科级办事员中产生。全局符合竞争条件的工作满五年以上的有11人,其中明确正副科级的有7人,个个势均力敌。民主测评结果,毛新军差一票落选。后来,无意中毛新军撞见袁局长搞小姐,毛新军竟然当上了副处长。

作者笔名大虫,又给创作的第一篇小说命名《棋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身上的诗人气质。一个有诗人气质的作家在人民检察院工作,我相信是一件无比的幸事,对人民对国家,还是对这个作家自己,都是。

说到棋,说到棋手,还说到棋子,究竟谁是什么,这是一个永远也纠缠不清的问题。就像说到狩猎,说到猎手,还说到猎物,究竟谁能保证自己永远是猎手不是猎物呢?生活是万花筒,现实教会了我们祈祷。会祈祷的好处之一,就是无论什么无论多么重大的事件发生了,我们都可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推到神的身上。菩萨保佑和上帝保佑成了我们的口头禅。如果问题来了,灾难发生了,则是菩萨和上帝都没有保佑,不关我们的事,我们是没有责任的。进一步说,我们是清白的。

俗话说死而后生,俗话还说物极必反,这些俗话说,把事情和事态搞得更加复杂了。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比如,在大虫的小说《棋子》里,毛新军无意中撞见袁局长搞小姐,结果,本来落选的他当了副处长。看起来,这个因不会结出这个果,然而,结了。这就是种瓜得豆。原来,只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在,不知为什么种瓜竟然得豆了。

假如生活是一盘棋,我们都既是棋手又是棋子。

假如生活是一场狩猎,我们都既是猎手又是猎物。

假如在一个人的身上,既有人,又有神,还有鬼,究竟什么时候我们才是人,才是神,才是鬼?是不是人神鬼也像棋手棋子猎手猎物一样,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

谁能掌控自己身上的这种转换?

谁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都只是人,从未是神和鬼?谁的一生一忽儿是人一忽儿是神一忽儿是鬼?还有,我以为更有意思的问题是:当人是人的时候,他是棋手还是棋子?他是猎手还是猎物?当人是神的时候,他是棋手还是棋子,他是猎手还是猎物?当人是鬼的时候呢,他是什么?

一篇小说不能向我们说明什么,一篇关于这篇小说的点评更是什么也不能说明。你以为呢?你是否一直将人进行到底?人是什么,棋手还是棋子?猎手还是猎物?当你是棋子,你是否想做棋手?当你是猎物,你是否想做猎手?反过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