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冰人奥茨的现世后代
在奥地利西部的蒂罗尔,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法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提取3700名献血者的DNA样本并进行检测,其中有19人的DNA与冰人“奥茨”相匹配。也就是说,他们是“奥茨”的后代。大名鼎鼎的冰川干尸“奥茨”是1991年9月在阿尔卑斯山发现的,距今5300年。
武装机器人进入战场演习
机器人战士在乔治亚州本宁堡军事基地上的一场技术展示中向人们展示了它们最先进的战斗实力。脚下装有履带的机器人能够在90米外,使用M20机枪向目标开火。这种机器人使用热成像技术来识别藏匿的敌人,保护士兵远离潜在的危险袭击。
“人造太阳”输出能量创纪录
一公斤的核聚变燃料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000万公斤化石燃料,但对核聚变反应进行控制输出,一直是科学的难题。目前,利弗莫尔国家点火装置终于实现了可控核聚变的能量正输出。该项目隶属于美国国家能源部,靶室重达130吨,通过192束激光“轰击”球形聚变燃料靶件,整套装置极为复杂,是一座超级激光核聚变点火装置,轰击开始后的核心温度达到数亿度数量级,压力超过1000亿倍的地球大气压,被誉为“人造太阳”。
助人为乐源自基因遗传
《社会神经科学》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基因型的一种变化似乎影响着人们是否参与助人行为。这种基因型的一种变化使得个体倾向于产生社会性焦虑,也就是说会因周围的人产生不安,而且几乎不想帮助其他人。与之相反的是,拥有另外一种变化的人们不仅不焦虑,而且更倾向于乐于助人。
科学家发现一年仅四个小时的短周期行星
卡内基研究所科学家布赖恩·杰克逊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颗轨道周期仅为4个小时的系外行星候选者。显然它“转”得太快了。系外行星通常距离恒星非常近,因此,母星巨大的引力在开普勒定律的作用下,提升了行星的转速。但转速如此之快的行星还是科学家第一次遇到。据悉,这颗行星是由开普勒探测器返回的数据库中发现的。
搭载“金箔斗篷”的欧洲10亿像素望远镜
在太空飘荡了10余年之久的哈勃望远镜如今有伴儿了。欧洲空间局的“盖尔”探测器将在2013年11月中下旬发射,它将以前所未有的观测精度对宇宙中大约10亿个天体进行观测,并绘制出3D时空图像。探测器上搭载了10亿像素的超级相机,科学家可以通过该设备测定恒星光度从而确定距离,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宇宙三维地图。“盖尔”日前穿上了一件金箔外套,能够保护探测器内极为敏感的传感器。
史上最似人类的仿生机器人
影子机器人公司日前制造一款仿生机器人,具有人类60%-70%的特征,它的身高为1.98米,能够行走、坐下,在雷克斯步行机的帮助下保持站立。同时,它也具有一个功能性心脏器官,使用电子泵使人造心脏跳动,循环人造血液,像人类血液一样携带氧气,人造可植入肾脏具备现代透析设备的功能。该公司总经理理查德·沃尔克称,这个仿生机器人的组件来自于全球17个制造商,体现现代医学科学的先进程度。
上帝粒子背后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科学家发现希格斯粒子在标准模型中存在得很不自然,这种不自然的程度就像“地球上的人用一杆枪去瞄准月球上的一只兔子,或者在光滑的镜面上竖起一根很尖的针”。但更新的物理理论能够化解这种不自然,希格斯粒子只有在新物理(特别是超对称理论)的框架中才能存在得浑然和谐,但这种框架需要发现更多的粒子才能补充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