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作战力量现代化进程

2013-12-29 00:00:00张新征
轻兵器 2013年16期

根据未来战争需求,基本完成陆军整体转型

进入21世纪,美国致力于调整军事战略,重视保持绝对技术优势,发展面向未来战争的信息化装备,10余年来,基本完成了陆军的整体转型。主要表现在——

适应信息技术主导下的新军事变革,推进陆军装备技术发展

刚刚步入新世纪,美陆军以建设未来战斗系统(FCS)和出台《陆军转型路线图2003~2007》为标志,加快了陆军转型步伐,全面推动由机械化时代的基于平台作战,向信息化时代以网络为中心作战转变。美陆军以发展未来战斗系统为牵引,重点发展电热化学炮、制导与控制系统微型化、无人平台、混合电传动、主动防护、机载通信中继、传感器组网等技术,推动陆军装备由平台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转变,全面提高陆军部队的快速反应、战略部署、杀伤、生存、持久作战能力和灵活性与多能性。

而“9.11”事件以来,反恐战争的实际需要迫使美国不断调整装备发展路线,转向均衡、务实、渐进的发展思想,更加重视当前部队与未来部队装备发展的螺旋式推进,发展威胁探测、车辆防护和低附带毁伤技术,应急采办了防地雷反伏击车等装备,以满足打赢当前战争的需要。虽然未来战斗系统的多个平台项目被削减下马,但其主要关键技术仍在持续发展,如指挥控制通信技术领域发展的未来指挥所软件和作战人员战术信息网(WIN-T)已相继列装。

基本完成作战力量结构向模块化的转型

美陆军于2004年启动了模块化编制改革,原计划在2013财年结束前完成对整个陆军,包括现役和预备役的司令部、作战部队以及支援部队的改编。根据2007财年美陆军公布的模块化部队调整计划,其模块化部队共由五部分构成:一是指挥控制司令部30个,占部队总数的8%;二是战区下属司令部24个,占总数的7%;三是特种功能旅130个,占总数的37%;四是多功能支援旅97个,占总数的24%;五是旅战斗队,又分重型旅、斯特赖克旅和步兵旅战斗队3种,共76个,占总数的21%。其中,改编后的模块化旅战斗队是陆军最大的固定机动编制和更大模块化构成的“建设中的部件”。模块化旅战斗队在战场上以诸兵种合成部队实施全频谱作战。模块化旅战斗队拥有必需的建制内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部队,能够在缺少大量增援和特混编组的情况下隶属于任何师、军或部队司令部。

2010年2月,在驻伊美军不断撤离和安全事务逐渐移交给阿富汗政权的背景下,美国防部发布了最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在评估当前及未来部队能力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2011~2015财年美国武装部队规模建设的方案,将陆军模块化旅战斗队的数量从76个减为73个。调整后,美陆军模块化旅战斗队的现有数量具体为:现役陆军45个旅战斗队,国民警卫队28个。

应对持久性冲突的现实需求,修正装备体系建设模式

随着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的久拖不决,美陆军基于未来作战样式和作战对手的装备发展战略,已无法适应反恐作战和灵活应对的现实要求,加之受研制经费、技术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FCS项目最终被整体取消。作为承前启后的纲领性文件,美国《陆军现代化战略20109修正了10年来以一个大型项目带动整个陆军装备发展的思路,更加重视当前部队完成全谱行动需求与保持未来绝对优势之间的平衡,突出构成装备体系的要素建设,即综合防护、任务指挥、地面突击、战术车辆、单兵系统、火力打击、防空反导、情报侦察、陆军航空、勤务保障等十大要素。与之配套,美陆军出台了《20lO年陆军科技主计划》,开始彻底改造陆军科技领域,从实现先进技术目标(ATO)为主,向满足现实能力需求为主转变。

重新规划“联合地面作战”理论体系

2001~2011年美陆军提出并不断完善了“全谱作战”概念,在突出稳定行动重要性的同时,强调作为联合部队的一部分,夺取主动权对陆军行动胜利的重要性。2011年初,美陆军制定了“2015年条令战略”,计划在2015年底前,把现行野战条令(FM)分成五类,即美陆军理论出版物(ADP)、美陆军理论参考出版物(ADRP)、野战条令(FM),美陆军技术出版物(ATP)、应用软件(APP)等,以形成全新的条令体系;减少条令篇幅与数量,发挥新兴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的影响作用,使条令更具协作性和可用性。

2011年10月,美陆军理论出版物《联合地面作战纲要》正式颁发,标志着美陆军新的条令体系工程成功开始,这无疑是美陆军条令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联合地面作战”(UnifiedLand Operations)理论是“空地一体战”和“全谱作战”理论水到渠成的“智慧结晶”,概念名称本身就表明,陆军行动是联合行动或多国联盟行动的一部分,必须将陆军行动和美国的军事行动、盟军部队行动融为一体,陆军才能充分发挥对联合行动的贡献。

“联合地面作战”理论强调主动权的作用、全谱作战和任务指挥,提出了以“一个基础、两个核心”为主体的新思想。“一个基础”突出了“杀伤力”在所有陆军作战能力中的重要性,认为“杀伤力”是军事行动最基础的部分,是有效实施进攻、防御及稳定行动的基础,无论战斗与非战斗任务中,“杀伤力”都应是陆军部队的一项永久性需求。

“两个核心”是认为“诸兵种合成机动作战”

(Combined Arms Maneuver)与“广域安全”(Wide Area Security)是适用于陆军各层级所有行动的两种核心能力,“诸兵种合成机动作战”的含义是“在联合行动中运用作战力量要素,击败敌方的地面部队,夺取、占领并防守陆上区域,在物理、时间和心理上建立相对于敌方的优势,以夺取并利用主动权”。

“广域安全”的含义是“在联合行动中运用作战力量要素,保护民众、部队、基础设施和行动的安全,消除敌方优势,巩固既得成果,以保持主动权”。“两个核心”分别代表了达成战场主动权的两个方面,即获得并保持主动权和阻止敌方获得主动权,有助于指挥官描述如何安排作战力量要素,统一筹划进攻、防御和稳定行动,以取得优势。适应防务战略新调整,提出2020

年陆军作战能力建设目标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美陆军基本完成整体转型,而面向第二个十年,美陆军又提出新的发展设想。

美国新“防务战略指南”划定了2020年前防务资源分配的基础框架,将对美军作战力量现代化进程产生持续性影响。2012年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国防部长帕内塔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在五角大楼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高调公布了题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优先任务》的“防务战略指南”,要求美军利用技术、联合和网络方面的优势,建设规模更小、适应性更强、技术先进、反应敏捷、战备程度高的未来联合部队。

收缩战线。缩减作战力量规模,提高现代化水平

新“防务战略指南”表明,美国行政当局面临综合国力下降、全面干预国际事务力不从心的实际情况,决心调整10年“反恐战争”造成的防务失衡状态,力图以亚太地区为重心,在收缩中谋求发展,通过大规模开展军事系统内部变革和军事布局的外部调整,实现“减国防预算不减作战能力”的目标,努力确保其全球“军事超强”地位。为此,美陆军计划在2017年前较大幅度地缩减部队规模,现役部队将从目前的56.2万人减少到49万人。在缩减兵力规模的同时,美军认为“现代化将是确保美陆军继续保持优势的关键所在”,必须在陆军的3个支柱,即兵力/部队结构、战备和现代化之间维持平衡。美军将通过改变其现代化和装备采购战略,确保在继续满足近期作战需求的同时,预先考虑建设2020年陆军的可能需求,并恢复发展长期优势装备的投资。

提出建设“防止、塑造与赢得战争的决定性力量”的目标

作为对新“防务战略指南”的贯彻,2012年4月美陆军部出台了《2012年美陆军战略规划指南》,明确指出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以及在阿富汗作战模式的改变,陆军必须实现从专注于平叛作战的力量到具备作战适应性陆军的自我转型,把陆军建设成为“防止、塑造与赢得战争的决定性力量”。“陆军战略规划指南”提出了8项2020年前陆军作战力量现代化的中期目标:一是提高陆军部队,特别是从班组到旅战斗队的作战能力优势;二是在缩小规模的同时,促进现役和预备役部队的密切协同;三是强化任务指挥能力,为以陆地为核心的联合战役而建设强大的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四是利用联合网络,提高联合战略机动性,确保地面部队实施“联合突入行动”(Joint EntryOperations);五是提高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探测、识别和销毁能力;六是针对非正规战任务和持续作战的不同需要,提供可灵活转换的作战力量结构;七是增强网电空间领域作战能力,保护己方任务指挥系统,阻碍敌方获得战术与战役层次的信息;八是对装备与网络实施现代化改造,以可持续性的方式,渐进实施现代化建设,为应对未来挑战做好准备。

明确2020年前陆军装备现代化的十大高优先级项目

美陆军协会2012年6月发布《新装备战略:2020年美陆军现代化》报告,以“战略规划指南”为依据,明确2020年前绝对必须完成的十大高优先级项目:一是作战人员战术信息网(WIN-T),被列为美陆军最优先考虑的现代化项目,它是士兵的互联网和通信中枢,所有其他网络化系统都必须与它相连接。二是地面战斗车辆(GCV),其将列为美陆军最优先考虑的战斗用车辆,拟取代重型旅战斗队的“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三是联合轻型战术车(JLTV),美陆军战术轮式车现代化战略的核心部分,将取代“悍马”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四是多用途装甲车(AMPV),将满足多种用途需求,拟取代仍在服役中的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五是“帕拉丁”综合管理项目(PIM),旨在对现役“帕拉丁”自行155mm榴弹炮和现役弹药补给车进行必要的更新。六是“基俄瓦勇士”直升机的改进,该直升机自1960年代以来始终在使用之中,美陆军正在对其进行持续改进,以确保可用性,并不断满足更高的要求。七是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美陆军未来可部署的移动通信无线电系统家族,能够进行多信道的数字化语音、数据和视频通信。八是“奈特勇士”(Nett Warrior)系统,包括一个类似智能手机的电子显示设备,能够在一张数字化地图上直观地显示士兵的位置。该电子地图能够在陆军网络上共享。九是陆军分布式通用地面站系统(DCGS-A),陆军最重要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设备,能够提供情报融合分析能力。十是联合战斗指挥平台(JBC-P),以提高联合互操作性,减少误伤的可能性。

此外,美陆军航空兵提出了三个主要的现代化目标:一是替换和更新现有的人员控制平台,主要包括采购BlockIII型AH-64D“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和新生产的CH-47F“支奴干”运输直升机,以确保这类装备能继续维持下去并发挥重要作用;二是通过升级空中管制设施与地面支援装备工具组件、改进飞机安全设备和采购数字化航空电子设备,以维持其航空支援系统;三是增加“大乌鸦”、“灰鹰”和“影子”等无人机的数量,以便满足对无人化作战能力日益增加的需求,同时持续开发和充分利用创新性技术。

编辑/刘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