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亲”这个字眼,车建新立马“脸红心跳”了起来。
2012年初开通了微博,继而又开通了微信,这位“沉闷、压抑”的60后企业家正努力跟上“新人类们”的网络流行语。
“现在,我至少有10个85后的朋友,10个90后的朋友。他们都不是一般水平的,都是在85后和90后中领先的。这样,他们就能教我很多新鲜的东西。”
在骄傲的“小朋友们”面前,车建新把姿态放得很低,“装笨一点,谦虚一点,时时刻刻把我的缺点和他们的优点相比。这样他们会有成就感,愿意教我新东西。”
“他们看《阿凡达》,《钢铁侠》,我也看,他们上网,我也上网……说实话,我觉得自己的进步很快,他们并没有太多东西比我们这一代领先。”
46岁的车建新斯文儒雅,和“中国家具连锁业龙头”——红星美凯龙董事长的头衔相比,他看上去更像一名好脾气的学者,言谈间,透着一股直率朴实的劲儿。
他的嗓音有点嘶哑,服务生端上了一盅冰糖炖雪梨。在反复确认里头放入了几钱冰糖、几钱川贝后,他和记者推销起他的“细胞养生”理念。
在这样一个温和低调、讲究生活品质的“笑咪咪先生”身上,你是嗅不到一丝“豪赌”气概的。
4月26日,车建新抛出一个爆炸性的言论——他愿意拿出两个亿,参与王健林、马云4个月前设下的赌局。
事情缘于2012年底央视的一个颁奖晚会。在晚会上,王健林和马云打了一个赌。马云预言:10年以后,电子商务会占到中国社会零售总额的50%,王健林则说:这样的事如果发生,他就输给马云一个亿。
听闻这条消息,车建新的第一感受是“很气愤”,觉得“他们的豪赌混淆了基本概念,没有区分中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
一肚子意见一直憋到了4月。在红星美凯龙于北京召开的“红星梦”新闻发布会上,他对媒体和社会宣称:10年后,如果单纯电商在中高档零售市场的份额超过15%,他自愿输给王健林和马云各一个亿。
在夺人眼球的赌局里,一方是电商的“通天教主”,一方是商业地产界的“头号大佬”,一方是家具连锁业的领军人物。
3位商界领袖对赌的,是他们对未来趋势的判断。车建新的底气基于自己近三十年在零售业摸爬滚打中对商业本质的理解,以及在紧跟时代学习中对新商业模式的认识。
人物周刊:你参与这场豪赌的理由是什么?
车建新:我觉得他们的豪赌混淆了概念,首先我不去谈是不是有50%。10年以后,电子商务在中高端和低端市场的发展会不一样,像红星美凯龙、大连万达这样的中高端商场,它所占的份额不会超过15%,就是这个意思。
传统的电子商务在低端消费领域当中会更有优势,中高端的是线下实体商场更有优势。
讲到消费心理就是四点:一是买到好的商品;二是要到有品牌、有信誉的地方去买;三是方便;四是价廉。
实体商场的优势,首先是情景式的营销,此外还有休闲体验的功能,以及天然的5公里半径客流,以及广告效应。电子商务也有它的优势,只要你能连上网络,在办公室、在家里都可以买到东西。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对于产品质量没有情景体验。
另外,电商并不便宜,表面上看节省了固定资产成本,但虚拟渠道获取流量的成本很高,包括流量成本、广告成本、打造品牌的成本以及平台成本。
人物周刊:你做过两者成本的研究么?
车建新:我做过专门研究。简单地说,京东商城的注册资本是23亿美元,我们不过30个亿,电商的成本其实是很高的,并不低。这样比较,电商获取网络流量的成本和实体商场的租金成本其实是差不多的。
人物周刊:对于电商的意义和在未来的地位,现在媒体和商界都有一种夸大的认识?
车建新:“电商”就是“电子商务”。“电子”本身是一种运算,一种信息流通的方式。“电子商务”只是一种对商务进行补充和完善的工具和手段。所以,它和实体商业是一种互补共荣的关系。
打个比方,现在有了网络后,大家还是看电视的;就像之前有了电视,大家也还是看电影的。现在,电影业每年依然增长得比较快。这是一个互为补充的关系:如果我们没空,就去看看电脑上的影片,今天很开心,大家就去电影院体验一下。
电子商务也不是传统电商的专利,我们现在也搞商务电子化。红星美凯龙的网上家居板块已经开通了,未来爱琴海购物中心也会做。未来会是这样一个购物时代:如果没有时间,消费者就在电脑上仓促地买一下,如果心情好,就到购物中心轻松地休闲体验一下。
我认为,线上线下一体化会是未来的方向。
人物周刊:如果传统的电商和实体零售商彼此互相渗透和扩张,那你们的优势何在?
车建新:我们的第一个优势是品牌效应;第二个,我们在家具行业的专业性。
现在的电商基本上就是做小商品市场,而且是低端的小商品市场,要想再走高档,就很困难,消费者很难认同。你不可能开了小商品市场,又要开高档的百货公司,这在世界上都是没有解决的难题。
红星美凯龙的家居也好、爱琴海购物中心也好,都是进入了中高端市场,我们今后的电子商务也定位于中高端。我们不想混合来做,一个品牌总有一个品牌的定位,不可能违背这个规律。
人物周刊:红星美凯龙从去年底投资两千万涉足电子商务,进展如何?实体零售商试水虚拟的电子商务,有没有碰到难题或者困境?
车建新:我们在稳步、稳健地走。先把团队锻炼起来,然后再加快发展。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能够采购到消费者喜爱的商品,并且是质量过关、有环保保障的商品。采购和仓储本来就是我们的强项;至于网络的图片展示,相信拍照是我们的强项,就是拍拍照而已,我们还要情景展示呢。
电子商务唯一不同的就是:第一就是网络语言;第二就是电子入口。这并不难,最主要的是,我们原来做实体商场,比较懂消费者的心理。
20年前我就深深地懂得三句话:第一,人无我有,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第二,人有我优,就是别人有的我比他好;第三,人优我廉,就是我的价格比你低。我相信,现在所有的实体商场、电子商务也还逃不掉这三句话。
每次坐电梯,车建新都会望着电梯的镜子,审视着镜子里的那个自己:我是谁?是车建新么?我还是过去的车建新么?……
时光如河水一般流淌过来,过去、当下、未来交织在一起。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夏日,14岁的车建新帮母亲去挑秧。田埂上,迎面走来一个颤巍巍挑着秧苗担子的老农。那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60年后的自己。
那个黄昏里,农家少年决心为自己争取命运的另一种可能性。
现在,这个故事已经成为商界的传奇——做了4年木匠的车建新用借来的600块钱,创办了手工作坊,制作新式家具。两年后,他拥有了自己第一家家具门市部。此后8年里,他一共创建了二十多家红星家具城。
今年4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车建新宣布,“预计到2020年将建成300家家居卖场和100家商业购物中心。”
可以说,从手艺人到生意人,从生意人到一个追求事业的人,车建新的人生传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30年奋斗史里的杰出浪花。
但站在中国主流社会的精英舞台上,车建新依然认为自己是属于“压抑和沉闷”的一代。“我们一下遇到了两个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又面对着40后和50后们的传统时代。既要对前面的人表示尊重,又要对后面的人谦虚,永远拿着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
他还记得16岁时从乡下到城里打工的一幕。走在街上的时候,兄长就告诉他:城市里是靠右行走的,不能像乡下田埂那样随意而走。
从那一天,他明白一个道路:“原来走路也要学习的,不学习是没法在在这个新世界里生存立足的。”
所以,无论工作有多忙碌,他都会见缝插针地在各个间隙里抓起书来。只要一天不读书,就觉得不踏实。如今,他已经整整读完一千多本书,领域涉及心理学、哲学、管理……事实上,至今,还没人能从任何一本商学院教科书里找到符合红星美凯龙的商业模式。车建新自己将其归结为结合了“商业地产、中国百货商场、欧美连锁及ShoppingMall模式”。
他把自己的预期寿命定在了86岁。在余下的岁月里,他还有3个梦想想去实现:第一个梦想是要把企业做到全球知名,成为世界五百强;第二个梦想,是要成为一名学者,首先是做一名学者型的企业家;第三个梦想是做一名绅士。
年初,他的新书《体验的智慧》上下两卷本出版,上卷是和年轻人分享自己成功的成长哲学,下卷则是和更广年龄层的读者们讲述自己的生活哲学。
对着镜子,车建新描述了一个未来的理想自我:“一个既有企业家风范和气度、又有高尚品格的学者,一个立功、立德、立言的绅士。”
对着镜子,他有时也会想起站在起始点的那一个年轻小木匠。
仿佛被记忆触动了神经,他的嘴角忽然露出一丝笑意:“等年纪大了,我还想把这门手艺作为自己的一个爱好。有时间的话,我会做一点板凳、小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