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性格是不够的

2013-12-29 00:00:00木木
南方人物周刊 2013年23期

有位有性格的妈妈,她的孩子不上幼儿园,甚至小学低年级也不上,由孩子在图书馆自学成才。有爱心的群众看不下去,谆谆教诲这位妈:幼儿园是一定要上的啊,在幼儿园她能学会尊重、纪律、合作、争吵。

我心情复杂。一宝不到上幼儿园的年纪,但感谢网站社会新闻感谢各地网友见闻,我感觉我对祖国的幼儿园和小学已经了如指掌。在那里一宝们学会的第一课可能是纪律与合作,但更大可能是学到妥协、分辨老师喜好,或许还有给老师送礼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什么的。

美国有一位教育学家,他的儿子在学校里失败了,由入学前活蹦乱跳的健康儿童变成一个孤僻懦弱自卑的少年,他悲愤交加地写道: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样的体制造成这样的悲剧?经过若干年研究,他得出结论:当今教育方式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前孩子们的教育来自家族、家庭的悉心传授。工业化解放了生产力,但大家更忙了,不得不把儿童送到学校,坐在那里学习刻板知识。这种教育方式会摧残部分孩子的身心。他建议家长们为防悲剧发生,不要将教育希望全盘寄托在学校,还应自己组成家庭小组,小组成员可以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可以是几个家庭的家长组合在一起,在学校难以做到的时候,给孩子们提供知识帮助,以及精神支持。

我琢磨教育学家的意思是学还是不得不上的,但要怀着批判的精神揣着怀疑的心去上。学校没有网友见闻中那么糟,也不是《新闻联播》告诉我们的那么圣洁,孩子们在那里学到知识,还有和知识一样多的谬误,他们在那里感受到的尊重,也许和羞辱一样多。

有个朋友的孩子最近去小学面试,她很惊讶地告诉我学校要看家长的学历证书,将把家长学历相当的孩子分到一个班。我安慰她说,这样也不错啊,孩子们可以从小学开始学习我国重点大学排名什么的。其实我想对那位妈妈说,亲,让孩子上学去吧,学校跑偏了的时候家长可以再尽最大努力拉回来。当然,如果她告诉我整个时代就已经跑偏了,我也只能含泪祝福她不让孩子随波逐流的勇气。

我也祝福一宝。祝福他在幼儿园像超人一样,打败万恶的体制和时代强加于他的偏见、不公和腐朽,拯救自己。超人从小就懂得,世界充满黑暗需要他去拯救。在将一宝交给黑暗世界之前,也许我要教给他的最重要价值观是:没有人会一直伟大光荣正确,无论是老师、妈妈还是加菲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