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大跃进

2013-12-29 00:00:00唐子湉
南方人物周刊 2013年34期

年轻人来到重庆市郊的富士康工厂,他们多数是农民的子女,即将参观苹果公司的加工厂,谋求一份工作
山东聊城,50岁的陈华(音)离开农村的住宅,搬往城里的新家。为了建设高楼,她在村里的房屋在3年前被政府拆除。在老房子被拆与新家建成的四年间,她与家人蜗居在临时住所里
山东聊城,60岁的李睿(音)在昔日村庄的废墟上捡拾建筑材料,每天数小时的捡拾工作可以为他带来少许收入。3年前,他是一个农民,后来政府宣布要将他的村庄夷为平地,将农田改造成城市发展中心。他说,他和其他村民都是不情愿地搬往别的村庄。今年,李睿希望可以搬进新建的安置房屋(图中后方)。他说,征地给予了一定的补偿,但并不足够,因为没有收入、土地、工作技能。但尽管如此,他仍然为离开农村、搬进城里感到高兴
四川成都,曾经的农民在建于农田之上的公园里种树,播撒草种。当地政府拆除了市郊村庄,推平农田,为城市发展提供空间。这些女人来自遥远的小镇广安,他们工作在废墟中,睡在集体宿舍,平均月收入1000元左右。远处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建筑——成都环球中心,占地面积约1300亩,总建筑面积约176万平方米,是由中央游艺区和四周酒店、商业、办公等部分组成的一个集游艺、展览、商务、传媒、购物、酒店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年代久远的村庄被推土机夷为平地,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农村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被改造的除了土地之外,还有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的命运。

未来的十余年内,预计将有超过两亿中国农民移居到新建的城镇中。政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耕地建设,高楼大厦取代了小户农家,快速城镇化的过程可能会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但也可能引起漫长的后遗症。

如今,建筑狂潮席卷了诸如重庆、山东聊城等城市。雨后春笋般的高层建筑包围了聊城,这座文化古都逐渐变成华北平原小麦种植户的聚集地。在那些超过二十层的楼宇里,居住着失去了土地的农民。

重庆,一名来自农村的女子在她工作的餐厅睡着了。她和她的同事都是因政府征地,从周边的村庄搬到这里的

新的生活令人眩目——他们获得了免费的住房、高额的征地补偿金,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笔钱用完后他们将何去何从。那些进城工作的年轻人,每个月能拿到约1200元的最低保障工资,得以维持生计;但还有很多人,终日在桌球吧和电子游戏厅消磨青春。

在这场自上而下的大规模迁徙运动中,政府大举投资,兴修道路、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教育、医疗和新市民的退休金。诚然,许多人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失业等社会问题依然严峻。

河北省43岁的田伟(音)原来是小麦种植户,他如今在一间工厂担任夜间保管员。他坦言,城市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世界”,“我这辈子都在地里干活,教育水平哪里赶得上城里人?”

新城镇无法为昔日的农民提供充足的工作机会,工厂的雇主们想要的是年轻的员工,让不少45-50岁的新城镇居民难以适从。

“对于我们这样的老年人,没有能做的事情了,”陕西安康市45岁农民何世芳(音)说。“在山里,我们一直在劳动,养猪养鸡。而在这里,我们无所事事,人们只能打麻将。”

那些放弃了土地的农民,再回到家乡已然没有了可耕种的田地,也意味着失去了收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在国家养老金计划内,这无疑加重了亲人的赡养负担。

为了解决城镇化中的诸多问题,政府的方案是固定地向农民提供收入,结果有好有坏。在成都南部的双流县,农民将土地出让给国企用来建草莓实验园,不仅能获得分红,还可能得到工作机会。但在成都市郊,农民土地被征用于修建道路,没有合理的回报。

绝大多数农民尚未并不能体会政府加速推动城镇化的深意——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原始动机是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从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以内需为基础的增长模式。

他们所能感知的,是从村庄搬进了高楼,告别了赖以生存的田地和劳动方式。他们开始购买食物,在城市工作和消费。农民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的破裂,被寄予刺激中国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的厚望。

当农村城镇化不可逆转地到来,有的人对新的生活感到惶恐,因为征地补偿金不足以维持长久的生计,而自己本身并无一技之长,难以在城市中谋得生路。另一些人却开始享受离开农田之后的新生活——城市里有新的社交环境和新的工作,可能意味着更艰辛的劳动,以及更体面的收入。

中国社科院的2013年《投资蓝皮书》指出,未来20年是中国城乡变动最剧烈的时期。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居住在城市和城镇的人口将超过10亿。

7月30日发布的《城市蓝皮书》指出,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仅为42.2%。到2030年,全国大约有3.9亿农村转移人口需要实现市民化,其中存量约1.9亿,增量达两亿多。据测算,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达到13.1万元,要解决3.9亿人的市民化问题,政府公共成本需要支出约51万亿元。

在山东临沂的劳动市场,农民工争夺建筑工地的工作
四川成都,87岁的农民王梅(音)在搬迁工程的安置房屋前种菜。由于属于偏远地区移民,没有合法的居留权,她至今仍没有得到安置住房。她为此哀叹不已,称希望政府征走她的土地,并换给她一间房子
重庆,85岁的张天元在安置房屋附近理发。她和同村村民几年前从他们的土地上搬走,移居到附近的的拆迁安置房中。她每月领取1000元的抚恤金。一次理发通常花费20元,但是理发师李欢只收她10元。24岁的李欢也是同样的新城镇居民,4个月前开了这家理发店
傍晚的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