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的缺陷

2013-12-29 00:00:00韩松落
南方人物周刊 2013年39期

罗美薇和张学友

芭芭拉·史翠珊的传记里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她曾和一位女歌手合唱,那位歌手唱功了得,但始终没红,芭芭拉总结原因:“因为她不懂得展示自己的缺陷。”聚光灯下的人,都得适度展示缺陷,为人们留下气口,如果自己不肯展示,人们就会自发寻找缺陷,甚至让完美变成一种最大的缺陷。

张学友婚变传闻,就是一例。

起初的消息是,“德艺双馨”的张学友结婚17年后出轨,对象是他的女助理Julia。Julia曾是他的歌迷,加入歌迷会后,因为工作得力,成为歌迷会干部。3年前,进一步成为张学友助理,从此进入他的生活,住进张妈妈的豪宅,把罗美薇的司机赶走,对他身边人进行大换血,一步步掌控了他的生活,地位不保的罗美薇,出走英国散心。

旧闻马上被翻出来:罗美薇有洁癖。她不用公共场所的物品,随身携带消毒药水,去餐馆必然自备餐具,住酒店必然用消毒药水擦洗马桶。他们频繁更换菲佣,夫妻间的小矛盾都与此有关。张学友喜欢狗而不能养狗,也是因为罗美薇——她怀孕时觉得养狗不好,孩子生下来又说孩子年纪小,养狗不方便,孩子到了七八岁,还是不让养狗,“总之总有个理由不想养狗!”还有,罗美薇为了给孩子创造语言环境,禁止家中说粤语。

如果继续翻下去,就几乎是《简·爱》的叙事节奏了,外来女子攻城略地,阁楼上的女人精神紧张。张学友迅速作出回应,在马来西亚召开记者会,称Julia与他合作已有十几二十年,纯粹是工作情谊,最后用调侃和警示来化解绯闻:“都一把年纪了,现在才传我有新欢?认识我的人都很清楚我的为人,现在曝出这样的新闻,真的很好笑。一般涉及家事的新闻,我都会交给律师处理,这次也不例外。”

应对及时,警示得当,干脆利落地保护了自己的生活。但这种绯闻的出现,或许正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保护得太好了。1986年,张学友和罗美薇因为拍摄电影《痴心的我》相识,一年后公开恋情,也有过分分合合,但1996年2月15日他们在伦敦结婚,在明星热衷于隐婚的当时,他们随即公开婚讯。此后多年,夫妻俩一直避免将自己的生活置于公众面前,作为曾经“最有前途的女演员”,罗美薇选择退隐,从此退出公众视野,不再充当新闻焦点。留给公众的,是一个缺少细节的模范夫妻、模范家庭形象。

正是这种保护激发了人们更强烈的窥视欲,绯闻随之出现,生活里轻度的不和谐也被当作绯闻和婚姻破裂的佐证,及时地添加进来。

同样的事还发生在陈慧琳身上。她极少表露感情,以“零绯闻、零走光、零是非、零结党”为荣,以杰出青年的形象行走娱乐圈,附会在她身上的传闻,因此反而格外离奇。专栏作家狠狠红调侃式地建议她,要“从她的蜡像馆里走出来”,“走到人民中间来”。要七情上面,要在微博上插科打诨,要给出一些破绽,总之,不能过度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生活,让完美无缺吸引火力。

坏未必让人不满,好未必让人满足。所以,徐濠萦的购物狂形象对陈奕迅来说,到底是损耗还是成全,其实很难说。客观来讲,她的确创造了话题,吸引了注意力,还让陈奕迅成为一个被同情的对象。

这正是这样一个时代,艺术家在琢磨自己技艺的同时还要琢磨传播的技艺,给出一个世俗的、热辣的、乐于互动的形象来帮助自己传递艺术,一旦只琢磨其中之一,就会激怒人们,买一不肯送一,是最大的罪责和缺陷。

以杰出青年形象行走娱乐圈的陈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