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2013-12-29 00:00:00
南方人物周刊 2013年39期

纯粹还需要一点运气

每当封面人物是娱乐影视明星的时候,就会下意识觉得,秋叶枯黄,初冬近了。

我们那个时代被冠以纯粹的,无外乎是白求恩、张思德,但现在纯粹被使用的范围更广了,包括娱乐影视界的明星,比如吴彦祖。

我以为明星之所以能“永葆革命青春”,是需要付出常人所未曾想象到的牺牲和努力的,比如吴彦祖。

17年了,他还在努力和提升自己的过程中,说来他的运气不错。吴彦祖总是“活在大多数人希望他一直跑下去的期待里,却没有在专业领域受到过严厉的苛责”,即使至今他还在苦苦练习发音不准的国语。

娱乐圈是个大染缸,影视明星要做到一尘不染似乎很难,要做到纯粹的境界和水平,似乎更难,但吴彦祖似乎是个特例。

当一名纯粹的明星,只是长得帅是不够的。

——杨锦麟

(香港资深媒体人,锦绣麒麟传媒创办人)

《长沙杨飞 当众孤独》

大学评职称不是以教学质量来衡量,而是以发文章多少而定,发表文章不以质量为标准而要用权或钱买来就可评职称,这本身是个怪胎。

——达瑜Zhang(新浪网友)

唯“科研”是举,造成垃圾论文满天飞。毫不客气地说,这一体制下,很多“教授”腹中之物,唯脂肪和粪便而已!

——李论宣传(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有时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就像之前研究生取得学位证的前提是发至少两篇论文,但现在这个规定取消了。虽然我们的论文实用性很差,甚至很多都非常务虚,但毕竟在一定程度上敦促大家来研究,可以相对减少一些人的惰性……反正问题很多,但要清楚没有制度是完美的。

——借贷-必相等(新浪网友)

《加缪 在荒诞的世界孤独行动》

加缪是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里面最帅的男作家。虽然国内他的作品不断被重印,但是因为加缪的作品相对深奥,加上国内文学界对萨特的大力宣传,加缪在中国还是属于被忽视的作家,相信今后随着国内左派势力的减弱,加缪的价值会逐渐被重视。

——禾马老师(新浪网友)

《〈大明劫〉之劫》

当充斥着戏说和夸张的商业片从颇受争议到日渐被观众接受、成为主流表现形式,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就如同劣币驱逐良币一般在市场上举步维艰,最终避免不了被博物馆收藏,难逃“仅供瞻仰”的宿命。

——旺福是条gou(新浪网友)

《隈研吾 混凝土盒子让我浑身难受》

让雕塑家难受的其实不是混凝土本身,而是人在建筑里反映出来的与生命、生活的隔阂。隈研吾一句让死亡重归建筑,不能不说有着日本人面对天灾表现出来的宿命主义的因素,却也让建筑自证其活:它跟人一样有生老病死,是一个接地气的生命体。

——哈钦斯的大学(广东网友)

《螺蛳粉店枪击案》

这起警察酗酒枪击案不是简单地以罢免官员职务、一次性地赔偿受害家庭七十多万就可以处理解决的。刑警可以在平时不执行公务时也佩戴枪支吗?大鹏镇老板请派出所民警吃饭喝酒的背后又有什么始末?为什么当地政府不让被害者家属单独找律师?若不找到并解决这些问题背后的制度建设问题与制度执行问题,那么恐怕以后类似的悲剧还是会重演。

——腊月呓荆(新浪网友)

政府关门时的科学家

本刊记者 李珊珊

热闹的十一假期里,能跟中国旅游景点里的拥堵混乱相匹敌的,应该只能是美国政府“关门”了。

中国的网络上,网友推测:这难道是友邦在庆祝中国国庆的方式?我一直觉得这场热闹跟我无关。不过很快,我就开始意识到这事儿的严重性了。常用的生物论文数据库PubMed打出了一则安民告示,它说:“我们还开着,不过因为政府缺钱,我们只能维持最紧凑的人事编制……”

作为美国国家生物信息技术下属的全球最大的生物医学论文数据库,PubMed靠的是联邦经费,幸而,最紧凑编制的它并没有作为非“核心部门”而被完全停掉。微信上,我问几个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的研究机构工作的朋友,政府关门有影响吗?回答是:显然有。

作为“非核心部门”,大部分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支持的实验室进入了停工状态——根据媒体上的数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里大约73%的人被迫进入休假状态,只有维持构架的工作人员在继续工作,其他人“明天都不用上班了”。这句话详细的解释是:组会上,老板非正式地要求大家做好无薪休假准备,管理层确定了留守人员的名单。留守人员多属于负责实验室“财产维护”的人员,譬如那些养细胞的、养老鼠的,以及负责计算机机房的,其余人等被遣散回家待命……实验室一片寂寥,事实上,由于预计人流量有限,楼底下的咖啡厅也知趣地关门了。

在微信里,几个“有幸”陷入失业状态的留学生朋友在呼朋引伴地商量去哪儿玩——公车照样有,公车是地方政府的,跟联邦政府无关。警察军人都工作,他们是核心部门。而国家公园关了,自由女神关了,都不能去玩了。另一个麻烦是“不敢远游,玩到一半一旦开门就得马上回来”。

一个姑娘叹了口气,她正在家写论文,然而,“按理来说关门的时候我们写研究论文是犯法的,会被抓去坐牢了!”说完后,她嘘了一声。一位欧洲某国的留学生开始担心,如果PubMed被关了怎么办?找不到更好地学术搜索网站了。而一位中国学生则表示,短时关毫无压力,“我们有镜像。”

大家口口相传的更多消息显示,因为美国政府关门,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3个南极考察站即将关闭,而这次关门的美国CDC(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将被迫暂停他们在流感方面的研究,“也许等到流感季到来时会重启”……据说,在《自然》杂志上,美联邦实验生命科学学会的一位法律顾问对这件事评价道:“简直荒谬。”

十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尽管各种财经评论认为政府关门给这个国家造成的损失达数十亿,嗷嗷待哺的政府却尚没有资金到位、开始复工的迹象。据说奥巴马在那几天签署了紧急的军方支薪案,不过,根据科学界那帮小朋友的反映,国家实验室尚无重新开张的迹象。那天,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宣布,获奖的是3个美国人,这下,全世界人民都得庆幸,领奖科学家的路费不需要花美国的国家经费。

又是一个星期,抱怨声越来越大,开工的小道消息也时不时传来。到了16日晚些时候,在家偷偷干活的姑娘终于接到了通知,明天,她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去实验室正式上班了。停工期间的工资怎么办?答案是,尚在商议。不过,再过几天,几个朋友的回答却换成了一个感觉不错的笑容——“刚刚通过了一个法案,工资照发,相当于带薪休假”……会占用正常的休假吗?据说应该不太可能,不过,该完成的工作还是要做完的,接下去要忙了。几个朋友中,开始有人哀叹,没来得及去借机休假,也有人开始感叹关门耽误了自己的实验进程。好吧,我记得新闻上说:美国政府关门的16天,造成经济损失24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