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朵云。一朵用白陶烧制的云,一朵回应你触碰的云。它的表面涂有感温变色颜料,把手放上去,它接受了你的体温,接触的部分开始变色。它像是个生物体,能够对所处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它内部的加热装置会控制云的温度,而颜色也不停地变化。
小时候我们似乎把一切默认成是有生命的,比如“我走月亮也走”,但从什么时候开始,环境污染、消费主义横行,对自然的这份感情变得冷漠残忍。这个作品叫Sky,艺术家王令杰和郝经芳希望通过它,“回到‘认知的起始’的方式,唤起对司空见惯的环境的新认知,或许至少可以对环境更友好一些。”
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展出的“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像个游戏室,有许多像sky这样的交互设计作品,可以和观众互动,从而提供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来自芬兰阿尔托大学的三个作品Tension、AHNE、RAJA的设计概念是用动作产生声音。作品RAJA扭转了“随着音乐起舞”的思维,它们根据观众的动作而产生不同声音、音乐;一个叫“萤火虫”(Fireflies)的作品利用3D投影制作出空气中飞舞的柳絮。当参观者走过,投影的飞絮会像现实中一样,随着周围空气的变化而飞舞,也让人怀念自然的美好;Makeblock则实现了用乐高玩具做机器人的梦想,它是金属版乐高,用户可以用简单易用的模块快速地搭建出的机器人斟酒,或者只是做做装置艺术、产品原型也可以,作品可以与各种智能终端和网络终端实现交互。
策展人要文瑾说,这些交互设计作品都让人对设计产生新认识—设计师并不仅仅设计外观、表达自己,而是建立交流互动的平台。这里的交互设计也不仅局限于传统概念中的网络服务设计和平面设计,而更是用实验创新的理念,探讨更多的可能性,展品们都调皮地挑战惯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它们在问:为什么不呢?
在一个叫Polymetros 的作品前,有人问来自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Queen Mary , University of London)的设计师Ben Bengler, 现在手机应用也可以做到让无音乐知识的人谱曲、做和弦,为什么还要做这个东西—眼前的这个作品有三个键盘,可以让三名参观者参与音乐创造,通过按压改变键盘上的两点,合成不同节奏和音效的音乐—Ben说,他想让人从屏幕后面走出来,实实在在地看到摸到一种乐器,为什么不呢?
同样来自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新媒体实验室的作品MoosikMasheens则有一种各退一步的意思:设计师Dave Meckin在吉他、敲琴、鼓上装了特殊的机械装置,把平板电脑接在机械装置上,观众点击平板电脑屏幕就能控制机械装置实现吉他弹奏、敲打敲琴、鼓面,把数码和实际的机械结合,原来屏幕和实实在在的乐器是可以“讲和”的。
设计师郭城的作品“嘴巴工厂”(Mouth Factory)用交互设计的想法做了一系列机械工具,和其他作品相比虽然没有什么高新科技,却发出了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却从来没想过的问题:嘴巴用来吃饭、说话,但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可能性?他收集了各方面的资料比如嘴在不同文化背景中被修饰改造的方式、电影中的特殊场景、生理学构造和奇闻轶事等等,挖掘咀嚼、吹气、吸气等嘴巴的天赋,设计出了“咀嚼打洞机”、“吹气滚塑机”、“吸塑机”等。
郭城还拍了一些使用这些机械的视频,比如,一个早晨,男子把一块塑料板放到微波炉加热弄软,然后放在“吸塑机”的模具下,他对着“吸塑机”深吸一口气,塑料板就被吸附于模具内腔重新塑形,成为了一个小容器—他淡定地拿它去装麦片了。实际上这些机械更多是一种发问,探讨人体功能性的延伸,并没有做真正实用性的打算,影片是在表现不同场景和背景中的可能性,同样也是在说,这么做、这么想,为什么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