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10月31日
“垃圾峰日”(Peak waste)指的是全球固体垃圾生产量达到最大时的那个日期,它可以很好地反映人类对全球环境影响达到最大的时间。这一时刻到来的具体时间目前尚难预测,但在本期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的封面故事中,三位科学家丹尼尔·豪恩怀格(Daniel Hoornweg)、普瑞纳兹·布哈达-塔塔(PerinazBhada-Tata)和克里斯·肯尼迪(Chris Kennedy)按照当前的社会经济趋势,预计指出“垃圾峰日”将不会在本世纪内出现。这意味着,除非我们减缓人口增长以及物质消耗的速度,否则地球将不得不承受与日俱增的垃圾负担。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化所带来的更多生活垃圾也增加了近10倍。这一数字到2025年将再翻番,达到每天600万吨生活垃圾。垃圾产生的速度比其他环境污染物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的速度都要快。无法降解的塑料垃圾正在漂向世界的海洋和河流。固体废物的排放和处理已经成为城市市政预算中最大的支出之一。
“垃圾峰日”其实是越早到达越好,一日尚未达到峰值就表示人类所生产的垃圾还会越来越多,让整个地球难以承受垃圾之重。豪恩怀格等人指出通过稳定人口数量、对城市进行更好的管理以消耗更少的资源、使社会生活遵循更加公平的原则,以及使用各种有效的回收再利用技术等是促使“垃圾峰日”尽快到来的有效手段。
《时代周刊》
11月11日
这篇文章关注了美国政府十年前建设的完全私人化的“暗网”。由于这个匿名网络隐秘的特性,让其成为情报特工、执法人员、不同意见人士、私下交易买卖的重要工具。但也有政府官员认为,“暗网”可能是一个噩梦,它其实是培养毒贩、小偷、谋杀者、人贩子、色情从业人员、造假者以及兜售国家机密者的温床。
《大西洋月刊》
11月刊
封面文章刊登了由12位科学家、历史学家和技术专家评出的自6,000年前发明轮子以来人类的50项重大创新发明。排名前十的发明分别是:印刷术、电、青霉素、半导体电子、光学透镜、造纸术、内燃机、接种疫苗、互联网和蒸汽机。专家们评选的主要依据是这些发明创造对人类现代生活影响多寡的评估。
《纽约时报杂志》
11月3号
Victors & Spoils受雇于美国的西蓝花种植者联盟,为了提高这种蔬菜在美国的消费量而出尽百宝。这个任务极其困难,因为美国人普遍不喜欢吃蔬菜(无论大人还是小孩),而食品广告大多数都是高糖高脂肪高利润的快餐或者零食。最后,他们决定发起一次虚拟的“攻坚战”。他们将美国烹饪书上唯一的蔬菜类宠儿甘蓝设定为假想敌,打出诸如“西蓝花比甘蓝谦虚47%”之类的广告,做出了一次绝妙的大型宣传。
《外交事务》
11月/12月刊
在合成生物学这条道路上,科学家们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迈过了所有关卡,能够从最基本的要素开始一步步建立零部件,最终创造全新的生物。这将生物学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世界之中,有可能将成为人类消灭癌症等致命疾病的关键。但同时,这种科学武器也可能落入恐怖分子手中,成为制造致命病毒的帮凶。各国政府打算制定关于这门新技术的全球政策战略,既要预防潜在的危险,但又不能妨碍科学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