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腐败有多严重?

2013-12-29 00:00:00
南都周刊 2013年47期

高校招生存在腐败,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但比起官员腐败、司法腐败等,教育领域的腐败受到关注的程度相对不够,人们对此多有感性认识,但高校招生腐败程度究竟有多严重,现象有多普遍,迄今并没有非常权威的说法。高考的严厉,象牙塔的崇高,还使不少人留下大学校园是“净土”的印象。

2011年,人大前校长纪宝成曾为大学的形象做出了担保。在反驳“自主招生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质疑声时,纪宝成称:“如果对一个学校完全不信任,那就一切都无从谈起,要建立对学校的基本的信任,也要明白任何学校都爱惜自己的荣誉。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也就像政府官员发生腐败一样,无法保证完全杜绝此类现象,但几率一定是很小的。”

然而,有关部门曾不断警示高校招生是腐败重灾区。2003年至2007年,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原监察处副处长谭博文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279万元,帮助71名考生通过“点招”的方式进入多所高校就读。

2004至2006年,四川内江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金勇收受两中学校长贿赂206万元,利用手中掌握的大学补录名额将这两所中学不符合补录条件的349名考生录取。

2012年,有媒体称辽宁招考办爆腐败窝案被纪委调查。据称,涉案的三人中,一位副主任涉案金额超过一千万,一位副处长涉案金额几百万,另一位副主任闻讯跳楼自杀。

高校招生腐败只是教育腐败的冰山一角。北京大学教授何增科领导的联合国开发署的研究指出,在学校干部、学生、家长的眼中,招生腐败并不是高校腐败中最严重的问题,基建腐败才是更严重的问题。2009年武汉大学副校长和副书记涉嫌基建腐败被“双规”,轰动一时。挪用经费也是非常严重的现象,今年7月,浙江大学陈英旭教授被指控授意其博士生陆续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等手段,将1022多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

严重的高校招生腐败,不仅会让真正的人才埋没,更重要的问题是,这让一代人在未走上社会之时,就耳濡目染了不正之风,这对全民族的损害,怎么估量都不为过。

Q&A

@南都周刊:为什么说“点招”是高校招生腐败的重灾区?

@腾讯今日话题:“点招”现象,是目前高校招生腐败中最为诟病的现象。所谓点招,是指高校招生时有1%的“机动名额”,用于指定的对象。虽然教育部现在已经明令禁止,但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去年媒体曾报道称:“江苏点招市场明码标价,9万到100万不等。”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这样档次的点招价格在100万往上,南航、南理工这类学校的一本,点招价格大约40万。除去点招外,120%的投档比例,5%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招生、体育特长生招生,还有各种名目的加分,都被认为是高校招生中最容易出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