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会有新变化吗

2013-12-29 00:00:00刘伊曼丁舟洋
瞭望东方周刊 2013年14期

周文重目前的身份是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但在他4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超过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参与处理中美关系。他先后出任中国驻旧金山副总领事、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外交部负责美洲大洋洲事务的部长助理和副部长等,并于2005年至2010年期间担任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

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在为周文重《出使美国演讲录》一书作序时提到:“他任驻美大使的5年,正值中美关系的多事之秋。美售台武器问题、北京奥运会在美火炬传递、拉萨“3·14”事件、新疆“7·5”事件等都在折腾着文重同志的神经,而文重同志经历了一次次严峻的考验。”

“报效祖国万里外”,李肇星说,他“年轻的老战友”周文重“举重若轻、举轻若重”,很好地完成了这一艰苦而光荣的使命。

3月19日,美国新任财长杰克·卢访华,开启其上任以来的首次海外之旅。接下来不到一月时间内,美国国务卿克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等多位高官也将启程访华。随着中美新一届政府人选尘埃落定,中美关系的走向再次成为聚焦点。

在美新财长访华次日,就中美关系、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关系的未来走向等问题,《瞭望东方周刊》对周文重进行了专访。

太平洋足够辽阔,容得下中美共同发展

上一届政府任内,中国就提出要与美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表示:“这是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我们愿与奥巴马政府共同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就“新型大国关系”,周文重认为,关键在于中美坚持双方2011年达成的发展基于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核心问题是美国怎么看待中国,而这个问题美国并没有解决好。

2005年9月,身为副国务卿的佐利克首次提出“利益攸关方”一词,并以此来定位中美关系。作为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幕僚,佐利克的观点代表着布什政府对中美关系的看法。

在周文重看来,“利益攸关方”意即双方有共同利益,利害攸关。但问题是美国常常把中美关系的很多问题政治化。尤其是美国有一些对中美关系持怀疑态度、持否定态度的人,往往持这样的看法。

2011年1月胡锦涛访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提出要建立基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周文重说:“这个定位和以前相比进了一步,因为在小布什任内,双方达成的共识是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而‘基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更加积极。”

虽然双方就中美关系的定位有了新共识,在奥巴马的第一个任期内,双方还是有不少摩擦。尤其是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强势推行“重返亚太”,无论有关言论,还是美方在军事上针对亚太的一些动作,都使中方颇为不满。

奥巴马在第二任期重组内阁,克里接替希拉里担任国务卿。周文重认为:“克里任参议员多年,是参院外委会主席,对外交事务很熟悉,跟奥巴马的私人关系也很好,我想他们会合作得比较愉快。从这个角度看,克里担任国务卿,白宫和国务院的关系会更好一些。”

不过周文重认为,美国方面的人事变动没有也不会改变美国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的目标,面对“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最大发达国家”呈现出既要与中国合作,又心怀戒备的矛盾心理。

他分析说,美国的纠结来源于两点:其一,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美国觉得“你非我族类,你跟我不是一路人”,“美国一些比较保守的人始终认为中国人意识形态不同,不可能成为朋友”;其二,中国是后起大国,美国是守成大国,从历史上看,两者似乎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

“我们现在就是要走出一条新路。”周文重说,“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和平发展战略,就是要使美国人相信,中国是和平发展,太平洋足够辽阔,容得下中美共同发展。”

周文重在美任大使5年,演讲数百次,他最近精选了其中30篇,汇集成《出使美国演讲录》。从中可见,每次演讲,他必讲中国的和平发展问题。

“如果说中美双方能够在构建21世纪新型大国关系上取得进展,那我觉得中美关系未来走上共同发展之路是可以期待的。”周文重表示。

美国不会帮日本火中取栗

2012年钓鱼岛问题升温,中日关系紧张。这会否影响中美关系?作为日本的盟国,美国又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周文重的看法是,中日关系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中美关系。“美国重返亚太,觉得中日关系紧张一些,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关系紧张一些,对遏制中国在亚太的势头有好处。但如果中日关系过于紧张,甚至发生冲突,对美国并不利。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反复告诫日本保持克制的原因。从美国全球战略来讲,并不希望中日发生冲突。”

周文重同时认为,钓鱼岛的争端白热化肇始于日本推翻了中日以前达成的共识。

“过去日本承认钓鱼岛问题有争议,现在安倍不承认这一点,立场倒退,要让他重新回到过去的立场上来。钓鱼岛问题升温是安倍政府制造出来的。”

安倍第二次上台,面临着日本经济停滞不前,失业率居高不下,很多大企业被韩国所超越,老牌企业存在空心化等问题。

钓鱼岛因此成为日本政府转移国内视线的一张牌。“安倍要选举,又处于国家经济困难、民众对政府不满发酵的当口,为了操弄民意,就打出了这个牌。”周文重说。

“日本是美国的盟国,美国会继续拉日本来制衡中国。但美国不会帮日本火中取栗。美国是一个很务实的国家,美日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由于美国两党并未达成协议,所以依据美国法律自动减支,10年之内要减1. 2万亿美元,大头是减防务开支。2013年美国政府预算减40亿,其中国防开支要减30多亿。

周文重认为,日本手上的牌决定其走向。“日本面对的麻烦很多,经济停滞十年,而且看不到改善的前景,如果中日经贸关系继续恶化,对日本来讲是很难承受的。”

“李克强总理说,主权问题是坚定不移的,和平发展是坚定不移的。这两句话我觉得都很重要。和周边关系要搞好,和平发展才有可能,但我们捍卫主权是坚定不移的。”他说。

亚洲必须抱团发展

2010年7月,周文重接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是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高层对话平台,以推动地区合作、实现地区一体化为宗旨。

“我们的论坛是一个经贸论坛,首先关注的是发展问题,历年来我们的主题都与发展紧密相关。”周文重说。

他认为,亚洲自有其问题,也有其机会。亚洲的特点是多样化比较突出,国家很多,发展程度差距比较大,意识形态不一致。但亚洲的国家毕竟有共同的历史遭遇,现在都面临共同的求发展任务。如果互不信任,谁都发展不起来,所以亚洲必须抱团发展。

周文重眼中的博鳌论坛,正为寻求共同发展的亚洲提供一个平台,“希望能帮助亚太地区的国家达成共识,并对政府政策产生影响。”

作为整体,亚洲求变、求发展的意向很强,亚洲国家间的分歧主要是在双边问题上。周文重说,亚洲国家之间基本上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

他说:“我们和东盟的关系很好,三个‘10+1’,下一步要发展成‘10+6’。亚洲国家需要中国的帮助,同时也有对中国不放心的地方,只要我们通过言行使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深入人心,亚洲的团结、合作、发展应该不会有问题。”

三个“10+ 1”是东盟10国分别与中日韩3国合作机制的简称。“10+ 6” 即由东盟10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过去十年‘10+1’做得很好。下一步怎么做?我想互联互通的方向有了,就是要付诸行动,通过加强融资合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这是亚洲国家下一步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