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号令,全党动员,一场规模巨大的全党教育活动即将展开。
4月1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明确,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
十八大后发力治党
十八大后,中央频繁指示,发力治党。
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主题是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会议指出“目前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问题”,并提出“要强化党员管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这被舆论视为“执政党的自我完善”。
在此之前,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加强党的政治纪律。例如,1月22日,新华社就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作了报道,标题为《习近平: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篇不足500字的报道中介绍,习近平着重强调: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实际上,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对于治党早有部署。
相比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十八大报告中,这一主线增加了“纯洁性建设”。报告提出“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亦是十七大报告中所未有的。其中还具体提到“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形成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
即将展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十八大报告中亦有章可循。
中央党校教授甄小英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十八大报告中党建部分的亮点之一在于第二条,即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条在十七大报告中并未出现。十八大报告中,“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随“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成为党建部分首要的两项要求,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具体的行动,十八大报告明确作出要求:“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有的放矢
相比此前中央提出探索党员退出机制和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此次活动更是声势浩大。用时一年左右,全党自上而下,可见中央对于此次活动的格外重视。
政治局会议阐释了此次活动的政治重要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会议不难看出,此次活动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4月19日的会议指出,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不符合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问题。
“特别是有的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突出,奢靡之风严重,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对十八大部署的具体落实。同时,开展这次活动也非常紧迫、非常必要。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脱离群众的现象,任其发展下去,党就会渐渐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对于此类现象,中央已展开部署。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八项规定可谓细致入微,分别提出“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RXDO8PFwl/5f6ZGx7Eo+bSLw8C7xKEUNQxlne+psYho=八个方面的要求。
2012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23日在京主持召开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调研座谈会,就如何加强作风建设、做好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听取基层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他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作风是党的生命,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传统”,“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
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亦将“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这12个字是中国文化中的惯常说法,是一种比喻性说法,意思是要正面直视问题。这不是作为一般的号召性的学习教育活动,而是着眼于解决问题来提的要求。”中央党校教授蔡霞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首先是照镜子看自己才能知道问题在哪里,正衣冠我认为就是正形象,恢复共产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洗澡就是要过关,要把问题抖落一下,然后提出整改措施,才能治病。这些话都是很形象的说法。”蔡霞说。
“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弘扬我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批评与被批评其实就是治病,通过开展党和同志之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的政治生活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自身的缺点,使我们的党有一个健康肌体。”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告诉本刊记者。
“这项要求要和群众工作联系起来看。主要强调的是在新形势下要做群众工作,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及时纠正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增强工作的能力。这个能力的体现,一个是从工作的方法、内容、手段,再一个就是工作的主体,要让群众接受我们、认同我们,那我们自己首先要走得端、行得正,首先要风清气正。”
“改革走到今天,触及社会各方利益,矛盾错综复杂。政党、政府和群众在此期间处于很复杂的互动关系当中,我们要把党群关系的互动朝着积极、和谐的方向去引导,前些年我们的一些工作方式简单生硬。”蔡霞说,“判断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不是到了突发事件的时候有没有本事去处理,根基在平时。从这个角度来讲,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在打下我党密切党群联系的基础。这样,在面对突发复杂情况时,党员干部才能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
“在我看来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来促进党的建设很有好处。但是,这要建立在党员领导干部有主观愿望的基础上,他们愿意去做,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照好镜子,正好衣冠,洗好澡,治好病。如果干部敷衍应付,中央要有政策和措施。”蔡霞说。
受访专家们建议,除了要通过活动培养党员干部的自觉性,制度建设更为重要。在这方面,十八大报告也早作出了规定,即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