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是炒预期”,这句话不全面,但说明了预期的重要性。对股市而言,预期可以产生涨跌的想象空间和推动涨跌的巨大能量。最近沪深主板的震荡反复,创业板持续涨升后又突然大幅下挫,都与市场的预期密不可分。
7月9日,李克强总理关于保经济增速和就业“下限”的讲话发表后,市场产生了要出台温和刺激措施的预期,沪深主板随后连续两日强势上涨,上证指数又重上2000点,7月11日单日涨幅竟高达3.23%,而且银行、券商、地产、稀土等强周期股表现突出。但在预期未能兑现的情况下,市场上涨乏力,又开始调整。7月16日李总理又在与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座谈时进一步提出了“区间管理”(CPI上限3.5%,GDP下限7.5%),“底线管理”(GDP7%)的新思路,以求给经济市场和社会更稳定的预期。然而,股市并没有稳定下来,7月19日上证下跌1.52%,又回到了2000点下方。当日晚间媒体公布央行决定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又引起了各种解读和预期。本周一开盘银行股普跌,显然对银行不利,但却对企业有利,因而沪深主板低开高走,以红盘报收,创业板更是大涨3.38%。周二的预期有意思。中国央行宣布利率改革措施却引发了美国期货市场对中国投资者大规模采购黄金以规避风险的预期,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主力黄金合约本周一竟上涨3.3%,为2012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这个信息传导到A股市场,引起黄金等有色金属股上涨,上证周二上涨1.95%。市场预期周三要连续上涨,周三却低开,一度大幅下挫34点至2010点。不过,当日收盘又上去了,仅跌0.52%。为何出现这种走势?一是招行30亿A股配股获批,引起市场对银行股扩容的担忧;二是汇丰PMI初值47.7,创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引起市场对经济下滑的担忧。有意思的是,这个数据同时引发了对政府出台刺激措施的预期。如果没有这种预期,大盘当日会跌的更多。果然,市场预期随后就得以部分实现。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取三项措施提振经济,即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重点加快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税收上扶持小微企业;便利进出口贸易。周四,受刺激的高铁和其他相关板块都有积极反应,出现交易性机会。但是,由于京东方又要大幅扩容,加重了市场忧虑,上证又收出一条高开低走的阴线。
这种震荡走势,说明市场对经济发展和政府出台刺激措施的预期不稳定,时有时无,时大时小,也说明一些资金做盘的心态较为犹豫。机会就在于,找准政策刺激点,预期好。
与主板相比,创业板则不同,政策预期都是积极的,调结构、转型升级,创业板都受益。所以,创业板最近连续上涨,创新高。创业板的担忧主要是涨幅过大,风险日益增大,随时会面临大幅调整。另一个担忧是IPO重启和新三板全面铺开。周四创业板重挫4.49%,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有。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创业板是否会化险为夷,继续涨升,但一些投资者的预期已经发生变化,防范风险应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