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大基金闹“人荒”中小基金公司人才困局凸显

2013-12-29 00:00:00朱蕊
股市动态分析 2013年34期

英大基金作为70后的基金公司,继6月总经理刘光灿离职后,近日消息人士透露,该公司董事长兼代任总经理陈书堂也已离职,而唯一的基金经理近期也提交了辞职报告。若属实无疑意味着英大基金将面临无人可用的困局。实际上,反观在基金行业,英大基金并非个例,人才困局已成为众多中小基金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

董事长、基金经理均离任

作为标准的“70后”基金公司,英大基金2012年成立6月份成立,公示信息显示,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地位于北京,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航天科工财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49%、36%及15%的股权。

然而生不逢时,在震荡下跌的A股市场面前英大基金尚未展露出任何优势,在2013年初经历了副总裁夏春的离任后,公司于6月3日再次公告,公司总经理刘光灿因个人职业规划离职,而记者近日从消息人士处获悉,英大基金董事长兼总经理陈书堂可能将离职,与此同时唯一的基金经理近期也提交了辞职报告。

资料显示,陈书堂曾任华中电力集团财务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山西省电力公司总会计师,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2012年8月至今担任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而在总经理刘光灿于6月离职后其再次身兼总经理职务。

与人才流失对应的是公司产品发行缓慢,截止目前英大基金仅发行一只债券型基金,且业绩并不好看,wind数据显示英大纯债A、C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分别为-1.53%、-1.7%,而据记者了解,近期因净值连续下滑,客户投诉电话不断。这或许也是该基金公司唯一一位基金经理刘熹离职的重要原因,在加入英大基金以前,刘熹曾管理过5只基金,历任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固定收益部副总监、总监,社保债券基金经理、嘉实策略混合基金经理、嘉实多元债券基金经理。

中小基金人才困局凸显

事实上,基金行业一直处于人才饥荒的局面,尤其中小基金公司这一困局更加凸显,规模难扩大,基金产品和基金经理少,基金经理难留已经成为行业难题。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98位基金经理离职,7家公司基金经理变动率在50%以上。其中,国金通用、长安、富安达、德邦4家基金公司离职变动率居前,而纽银梅隆西部、平安大华、财通等新基金公司离职变动率也居于前列。

业内人士认为,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次新基金公司而言,本身就处于市场新进入者的不利地位,和老牌公司相比又缺乏财力,想要吸引一流人才加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