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的喜与忧

2013-12-29 00:00:00李沙青丁星亦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3年3期

打开电脑,就能看到老师讲课的全部内容;敲打键盘,不懂的问题就能向老师及时提问;轻触鼠标,新旧知识全都能够串联起来……在指尖上构建课堂,这是电子书包给我们展现的一幅学生未来的学习景象。

电子书包是以学生为主体、基于网络学习资源、以信息终端为载体,覆盖备课、上课、辅导、测试和作业5大环节的教育系统平台。对于学生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不用携带大量的教材和教辅资料,上学时只需带一台笔记本电脑等专用阅读器,书包重量大大减轻。

喜:学习变得更轻松

这是一所正在进行“电子书包”试点的中学,初二(3)班的班主任朱老师告诉我们: “电子书包”里有课本、工具书、课堂及家庭作业、师生互动的论坛。学生上课不用带许多教材和教辅资料,一个“书包”就可以全部搞定。

“电子书包”里安装了教育平台软件,让学习变得非常形象直观。除了文字和图片,还可以用音频和视频教学。

同学们觉得,使用“电子书包”后,不用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学习更加直观,互动性更强了。比如点击英语单词可以原声朗读,一些抽象的原理可以通过动画来演示,更容易理解。以后甚至还可以将老师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视频,方便回家后温习。碰到不懂的问题,平台上有学习论坛,可以将问题发在论坛里,随时可以得到解答。

“电子书包”分别设置了学生账号与老师账号。开机后,用注册的用户名登录,点击“开始学习”按钮,就可以打开里面存储的教材、练习。上课时,老师的主机与全班学生的“电子书包”联网,讲课内容通过投影仪在两块电子白板上播放,下课后只要有网络也可以联网。“电子书包”还能接入一个名为“云平台”的教育资源专网,下载学习资料,老师们的经典教案也可以供其他老师参考。

朱老师说,运用“电子书包”教学,能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学生再也不用费力抄习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迅速反馈,“电子书包”能自动检查作业,比如练习,一定要将所有题目完成后,系统才会开始“检查”,能自动批改,大大提高了效率。“电子书包”还有“智能”功能,比如一个学生老在同一类型的数学题上出错,“电子书包”就能将这一不足自动总结出来。

在学生小文看来,他用得最多的是学习论坛,有什么想法,可以发帖到论坛,不像以前,一节课最多只有5个人能回答问题,想表现的机会都没有。

忧:各种担心一箩筐

中小学生只需要带一个重量仅几百克的平板电脑就能上学,学生和家长们都十分欢迎。然而,电子书包将要普及的消息,却并没有让家长和老师们觉得松了一口气,反而质疑声不断,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我不知道电子书包是不是要进入我们学校,如果真的可以我当然很高兴,不过我觉得老师应该不会同意我们用,因为怕我们玩游戏。”小丽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她和许多小学生一样,觉得上课可以使用电脑是一件很值得期待的事情,但是又都觉得家长不会同意:“我妈妈平时都不让我玩电脑,如果学校让我们天天用电脑,那我妈妈应该会不高兴的。”

“电子书包辐射太大了,对视力伤害也很大。现在我们班46人有20人戴眼镜,用了电子书包后,不敢想象还要增加多少眼镜。”这是一个孩子的疑惑。

书本是学生的第二个老师,不带书本带电脑,这让许多家长无法接受。“我们从小读书都喜欢在书上勾勾画画,这样重点才好记住,看到哪页还可以折一下页脚方便下次读,电子书完全没有读书的效果。我现在电脑用多了都觉得眼睛不舒服,更何况我家小孩才上二年级,对她的眼睛肯定不好。”家长王女士非常认同传统的纸质书。

家长们还认为,电子书包可能会造成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降,甚至会导致孩子形成“电子依赖症”,进而丧失读书习字的乐趣。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长时间对着电脑,不但有害孩子脊椎的发育,电脑辐射也会让许多疾病低龄化。

甩掉沉重的书包,学生的负担就真的减轻了吗?张老师认为只要考试负担没有减轻,那么给孩子减书包的重量只是换汤不换药,并不能减轻孩子身上的负担。“电子书包是把纸质教材变成了电子版,成本较大,而且实用性不强,其实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是考试的压力,电子书包是治标不治本。”中学王老师也不看好电子书包的普及。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