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家笔下的“书包”

2013-12-29 00:00:00张德蓁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3年3期

老舍作品《老张的哲学》里有这样一幕:“老张的学生们不经老师同意喝了老师的茶,老张打了学生张成,又审问了喝茶吃冰块的学生,然后发话回家告诉家里大人,说他老张为应付教务大人检查备了茶水点心,又为同学们泡了小叶茶,要家长看着办,该拿多少拿多少”,最后说“去吧!”,“小三们挟起书包,小野鹿似的飞跑去了。”今天,我们读这一处时,会不会将小三们所挟起的“书包”,误以为是能够将书装入其里的那种包呢?

鲁迅在《呐喊》里也写道:“一个大教育家说道:‘先生一手挟书包一手要钱不高尚’。”鲁迅和许广平先生提及的“书包”,是怎样一种形制的书包?

在今天,提到“书包”,人们当然会认为是将书装进去既可以供人肩背,又可供人手提的包。可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人们生活中还没有这样的书包。那时,小学生们去上学,都是先把书放在一块布里,然后用布把书裹起来,这就叫“书包”。老舍笔下小三们所挟的书包,和鲁迅许广平所言的“书包”,都是这种情形的包裹。

那年头,为什么要用一片布把书包裹起来?彼时国人十有八九属文盲,人们对文字都有一种敬畏感,凡纸上有字,都很珍视和爱惜,读书人用一方布将书裹上,这既是对书籍的珍爱,也是对文字的特别尊重。

1939年10月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说,“鲁迅先生一推开门从家里出来时,两只手露在外边,很宽的袖口冲着风就向前走,腋下挟着个黑绸子印花的包袱,里边包着书或者是信,到老靶子路书店去了。”从萧红描写的情景,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书包,用的是黑绸子印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