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患病率越来越高,确诊的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正以每十年二至三倍的速度增加。过敏性鼻炎是其中一种,普通人群的发病率约为20%,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
通俗地讲,过敏性鼻炎是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接触到相关过敏原以后引起的鼻腔黏膜一系列变化,出现“鼻痒、鼻塞、喷嚏、清水样涕”典型四大症状,临床上常常被误诊为普通感冒。专科检查可以发现典型的鼻黏膜水肿苍白、鼻甲肿胀、清水涕甚至息肉。也可能并发中耳炎、鼻窦炎、咽炎等症状。有些人还伴发过敏性结膜炎、哮喘、湿疹、特应性皮炎等等。这些并发症、伴发症和过敏性鼻炎本身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同一气道的同一疾病
过敏性鼻炎与呼吸道疾病中另一个重要的过敏性疾病哮喘密切相关,根据法国、美国和欧洲等一些研究报告指出,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约30%有哮喘史;而哮喘患者中约有70%有鼻炎。
专家认为这两种疾病是一对孪生兄弟,关系密切,在诊治哮喘病人时,要注意“抬头看鼻子,低头看肚子”。看肚子是看有无胃食管反流疾病,而看鼻子就是要看有无过敏性鼻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是“同一气道的同一疾病”,治疗上应相互兼顾。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治疗指南《过敏性鼻炎的处理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也专门指出了对伴发哮喘的治疗。
过敏性鼻炎是上呼吸道疾病,哮喘是下呼吸道疾病,“同一个气道、同一种炎症”的概念就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两种疾病的一致性和相关性。过敏性鼻炎被视为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防治过敏性鼻炎有利于哮喘的防治。
“上下”协同防治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一般要遵循阶梯性、序惯性的基本原则,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发作显得十分重要。最根本的保健措施是了解导致过敏的物质即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当鼻炎症状主要发生在户外,尤其是接触花草或者腐烂的树叶、柳絮时,就应尽可能限制户外活动,外出时可以戴口罩,或者可以去过敏原较少的海滨。鼻炎症状主要发生在室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毛皮或螨虫过敏,可以使用抗螨用具。不用地毯,家里常用吸尘器清洁环境,卧室的门窗要经常打开,保持空气清新流动。经常洗晒被褥。尽可能不养猫狗等。
2.若对化学气体过敏,则对居家环境的装潢布置要特别注意,尽量使用绿色环保的装潢材料。
3.避免过冷过热的温差刺激。若在办公室易发病,坐位要尽量靠门窗,还要经常清洗空调过滤网。在饮食上一定要清淡,易过敏者少吃鱼、虾、蟹、羊肉等食物,而葱、姜、蒜、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最好也不要多吃。
4.保持心情愉悦,适当舒缓工作学习压力。
对感冒后易诱发的过敏性鼻炎,主要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感冒,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治疗指南ARIA中指出的那样,上下呼吸气道是一个独特的整体,是一个联合气道。因此过敏性鼻炎患者应该评估哮喘风险,哮喘患者应该评估鼻炎状况,通过有效防治过敏性鼻炎改善哮喘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