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 活化评价

2013-12-29 00:00:00骆晓昂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3年12期

新课改下,课堂中的激励逐步上位。其结果是教师的赞美之词煽情却空洞,导致了学生认识的模糊与片面,使学生养成了浅尝辄止和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教师宽容善待学生,并不意味着对不良行为的放任。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探寻学生的“闪光点”,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给予其中肯的评价。只有这样的评价才是真正尊重生命,流溢真诚的;只有这样的评价才能唤起学生的真情投入。

一、指导性评价,挖掘深度

课堂上,教师应运用灵敏的课感,给予学生正确的判定与指导,引导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循序渐进,去粗取精,逐步达到深入、全面地感悟。

如王崧舟老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片段。

师:展开想象,你看到了、听到了什么?(师读2—4段。)

生1:我听到了地球在呐喊。

师:地球在喊什么?

生2:再破坏我,你们也会生活得不好的。

师:不仅是生活不好,你们将无处安身,将无路可逃啊!

生3:一人在砍树,人们在喊救命。

师:砍树和救命怎么联系?

生4:他们在后悔自己乱砍伐,他们遭到了报应。

师:他们遭到了什么报应?

生5:地球毁灭,他们没有了生存的地方。

生6:我看到绿色的地球最后变成了黄色。

师:那是沙漠。这时人们再哀求可就来不及了。

“地球在呐喊”“人类得到报应”……这类信息是浮于表层的,学生并没有深入文本,没有达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王崧舟老师顺势进行深层次地点拨与指导,让学生认识到破坏地球最终是人类灭亡的悲剧,环保已迫在眉睫。这时,一种强烈的罪恶感、责任感从学生心中油然升起,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就更透彻了。

二、异化性评价,净化情感

新课程的指导下,教师认识到了课堂是多元、开放、对话的,并开始在课堂上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但是学生的价值观并不都是积极的,体验并不都是完美的,多元反应并不都是合理的。教师让学生自主,让他们情思张扬,但并不表示可以任其所为;尊重体验,并不意味认知的混淆。

如一教师执教《将相和》一课后,提出:“读了课文后,你最喜欢谁?”

生1:我敬佩秦王,为了达到目的,他几次失败都不泄气。

生2:我反对,秦王不好,不应该敬佩他。

生3:秦王施计为了自己,是有点不对,但他失败不泄气是值得学习的。98n+bcvkyaHfdVR/eC7ENg==

师:秦王多次实施计谋害别人,是做好事还是坏事?

生4:做坏事。

师:持之以恒地实施计策去陷害别人值得敬佩吗?

生5:不能敬佩。

师:是啊,如果谋害别人还不泄气,那就更糟糕了。

学生认为“秦王和蔺相如一样,能想出这么多的计策,令人敬佩”,这样的感悟令人震惊。如果教师置之不理,甚至点头称赞。那么“作恶的人要敬佩”这样的课堂结论带给学生的将是怎样的人生价值呢?该教师充分运用了异化性评价,引导学生明白了“持之以恒地施计去害人,不值得敬佩”。这不但使教学过程有效生成,而且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也得到了恰当落实。因此,教师在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思考时,要及时捕捉学生与众不同的观点,通过评价点出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并引导学生再次思考,促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思路与认知,从而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三、建设性评价,调和矛盾

当学生在阅读中与作者、文本内容出现矛盾时,教师要给予针对性的建议,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

如一教师执教《别了,我爱的中国》时,发生了这样一幕。

生:我认为郑振铎不是一个真正爱国的人,因为他逃离了战场。

师:爱国是要讲究策略的。当他发现战斗理念不具备作战条件后,选择出国学习更好的战斗理念,并使之成为更强的战斗“武器”。这对他来说,不是更好的爱国吗?

生:学习经验,不一定要出国。不出国他可以和同胞的距离更近一些,而且他可以边学习,边拿枪与敌人厮杀。

师:他是形势所迫,不得不离开中国。

生: 那鲁迅为什么不出国?

师:鲁迅也出过国,他为了救国,曾留学日本。在出国目的上,他们是相同的。

生:但我认为跟敌人面对面的战斗才是真正的爱国。

师:我尊重你的观点。爱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屈原、岳飞……他们都是爱国的仁人志士。到底怎样才是爱国?大到生死荣辱,小到工作生活,只要想着国家,为国奉献,就是爱国。

当误解一时难以消除时,教师科学、合理的建设性评价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这评价,师生、文本之间就会产生认识上的沟通、思维上的激撞、情感上的交流、心灵上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建设性的评价为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生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能够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形成自信、自立的人格魅力。

总之,在众多激励性的评价中,教师要有一对辩证的双耳,细心聆听,理性、中肯地进行评价,还原真实的课堂,让学生真正进入课堂中,激发情感潜能,促进心灵净化,创设出“会归沧海助波澜”的深远意境。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