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家族的见证者——布伦海姆宫

2013-12-29 00:00:00胡晓莹
世界文化 2013年10期

丘吉尔家族的见证者——布伦海姆宫

不同于罗马人的奢华,也不同于法国人的浪漫,英国的庄园远离喧嚣,充满着令人心旷神怡的乡村气息。步入布伦海姆宫所在的庄园,放眼望去,一片翠绿的草坪随着起伏的地势向远方延伸,中间宽阔的甬道通向远处一座雄伟辉煌的古老建筑,坐落在这绿野仙境之中的就是庄园的中心建筑——布伦海姆宫,英国著名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便诞生于此。

布伦海姆宫坐落在英国南部的美丽小城牛津郡,占地2100英亩,1987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丘吉尔家族的繁衍生息之地,代表了丘吉尔家族的辉煌与荣耀,因而也被称为丘吉尔庄园。而为家族创下布伦海姆宫和周围大片庄园家业的,便是丘吉尔家族中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

约翰·丘吉尔于1650年出生于英国德文郡,此时英国刚刚经历过内战,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处于克伦威尔护国政府时期,而约翰的父亲是一个保王党,家道在内战中已经败落。1660年,护国政府被推翻,在内战中被打败的王党势力复苏,拥护查理一世的儿子登基为英国国王,称为查理二世。由于约翰的父亲老丘吉尔与王室的密切关系,约翰被送入宫中,效忠于当时的约克公爵詹姆斯。约翰为人果敢,作战勇猛,并极富政治眼光,得到约克公爵的赏识,不断加以擢拔。

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

1685年,约克公爵即位,是为詹姆斯二世。这时,觊觎王位的前国王查理二世的私生子蒙默斯公爵起兵讨伐“篡位者”,国王派丘吉尔带兵镇压叛乱。在战斗中,约翰·丘吉尔展现了过人的才能,他骁勇善战,指挥得当,不断取得胜利,最终击溃了蒙默斯公爵的叛军。蒙默斯公爵本人也被捕获,继而被送上了断头台。此次事件为约翰·丘吉尔的飞黄腾达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由于辉煌的战功,丘吉尔被提升为少将,又被封为男爵,从此上升到了贵族阶层。

但是在三年之后发生的英国教派之争中,信奉新教的约翰·丘吉尔站在了信奉天主教的国王詹姆斯二世的对立面。当时,詹姆斯二世企图借助法国的力量,在英国恢复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与国会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国会便借助信奉新教的奥兰治亲王,即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威廉三世,带兵讨伐国王。詹姆斯二世提升丘吉尔为中将,命令他带兵抵抗,未曾想,丘吉尔突然倒戈,投入了新教阵营。奥兰治亲王的军队得到普遍支持,在向伦敦挺进的征途上节节胜利,而詹姆斯二世在众叛亲离中匆匆逃往法国。之后,国会宣布奥兰治亲王及其妻子为英国国王和女王,称为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同时,国会通过了限制王权、扩大资产阶级权力的宪法性文件《权利法案》,从此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由于这次政变没有酿成大规模内战,史称 “光荣革命”。虽然有人指责约翰·丘吉尔在“光荣革命”中背叛旧主,毫不忠贞,但他的所作所为实则是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努力。由于约翰·丘吉尔在威廉三世统治时期屡建战功,不久便被晋升为马尔博罗伯爵。

1702年,威廉三世逝世,安妮女王即位,这时,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英法由于利益不同,在战争中相互对敌。约翰·丘吉尔被安妮女王任命为国内外军队的总司令,负责对法战争,由于出色的战绩,丘吉尔很快被封为马尔博罗公爵。1704年,英法之间在巴伐利亚爆发布伦海姆之战,马尔博罗公爵率领英军大败法王路易十四和巴伐利亚的盟军,巴伐利亚全境被占,法国宫廷彻底放弃了胜利的希望。这场战役是决定整个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命运的著名战役,动摇了法国企图独霸欧洲的野心,约翰·丘吉尔因这次辉煌胜利得到了安妮女王的巨额赏赐,女王决定在原先荒废了的皇家狩猎园林旧址建造一座丰碑性的官邸奖赏给约翰·丘吉尔,并且为了纪念其丰功伟绩,以取胜的战场命名这所殿宇,称为布伦海姆宫。

女王的命令下达后,布伦海姆宫于1705年开始由当时享有盛誉的建筑大师凡布茹爵士(Sir J. Vanbrugh)设计监造,但修建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正所谓人红是非多,马尔博罗公爵的政敌想方设法破坏安妮女王对他的厚爱,结果,批准建造庄园的资金没有到位,公爵也被流放在外。1712年,建造庄园的所有工作被迫停止。直到安妮女王逝世后,马尔博罗公爵得以重返故里,再度受到重用,布伦海姆宫的修建工作才得以继续,一直到1722年,这座官邸的建筑工程才基本完成。然而,马尔博罗公爵此时已经病逝,未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宫殿的全貌。

建筑大师凡布茹爵士

布伦海姆宫

布伦海姆宫的园林布局和建筑风格都是为了体现马尔博罗公爵的卓越功勋而设计的。它采用巴洛克风格,用巨大的石料体现力量,用外形的线条明暗来烘托气氛。在庄园里,有诗情画意的精致花园、绿草如茵的葱翠草坪、微波荡漾的清澈湖水、郁郁葱葱的怡人树林和地势延绵起伏的田园牧场,景致错落有致,将大片的草坪、绿地、花园、湖泊、树林融为一体,充满了田园气息。宫内装饰富丽堂皇,保存着大量高规格的油画、雕塑、挂毯和许多高档精美的家具。宏伟的大厅高67 英尺,天花板上的壁画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布伦海姆战役的场景,大厅长长的拱形走廊一直延伸到大厅的南北两边。宫殿西侧的各主要起居室内的墙壁上,都用壁画和挂毯记录了马尔博罗公爵的骁勇善战和公爵夫人的美丽容颜。大厅的最西侧是55米长的图书馆,它最初被设计为画廊,室内放有安妮女王、威廉二世国王和第一任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的全身雕像,同时展示了一些宫殿内颇为精致的装饰。安妮女王在赏赐给马尔博罗公爵布伦海姆宫时曾表示,英国能在战场上打败法国,在建筑方面也应高出法国一筹,因而不少英国人认为布伦海姆宫可以与法国的凡尔赛宫相媲美。

布伦海姆宫因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而诞生,却因英国“战时首相” 温斯顿·丘吉尔而出名。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是马尔博罗家族第七代公爵的第三个儿子,按照英国法律,爵位和领地应由长子继承,次子和幼子只能自己在政府、军队、殖民地行政当局或宗教界寻求出路,因此伦道夫无权继承马尔博罗的爵位和领地,因而布伦海姆宫也不属于伦道夫。然而,事出偶然,后来名震海内外的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却降生在了这里。1874年初冬,伦道夫·丘吉尔与妻子珍妮受邀在布伦海姆宫小住,在一个灯火辉煌的夜晚,珍妮与一群贵族男女在布伦海姆宫翩翩起舞时突然出现临产征兆,人们赶快就近把她扶到一个临时女更衣室,没过多久,一个可爱的男孩儿降生在了布伦海姆宫,他就是温斯顿·丘吉尔。

丘吉尔的父亲曾任英国财政大臣和下院保守党领袖,母亲是美国金融家之女,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他日后走上政坛铺垫了有利的条件。青年时代的丘吉尔聪明、富有活力,很快在政坛上崭露头角,政治业绩蒸蒸日上,在他担任英国内阁贸易大臣的那一年,又一件与之人生密切相关的事情发生在了布伦海姆宫。1908年,丘吉尔带着自己心仪的女子——年轻美丽的克莱门蒂娜来到了布伦海姆宫,一天下午,他与克莱门蒂娜在花园中散步,突然天空阴云密布,瞬间豆大的雨点紧密地落了下来。于是他和克莱门蒂娜赶快躲进了湖边植物园的狄安娜神庙,教堂中一片祥和之气笼罩着两个人,或许受此感染,丘吉尔向自己一直钟情的克莱门蒂娜求婚了,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9月份,两人举行婚礼,当时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还向这对新人赠送了一根刻有马尔博罗家族族徽的手杖。

丘吉尔曾担任大英帝国内务部、商务部、财政部、海军部等大臣,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临危受命,组建战时内阁,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赫然成为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战时三巨头”之一。1951—1955年丘吉尔再度担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还是一名才思敏捷的演说家和作家,1953年,凭借出色的文学作品和震撼人心的演说,丘吉尔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退休后,丘吉尔与妻子来到布伦海姆宫安享晚年,去世后,他被安葬在布伦海姆宫附近的小教堂中。

作为经邦治国的政治家、著作等身的作家、辩才无碍的演说家以及战争中的传奇英雄,丘吉尔在英国历史上享有无可辩驳的地位。虽然丘吉尔不能继承和世袭布伦海姆宫,但他在这里经历了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三件事——出生、成家和安息,这也是布伦海姆宫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纪念价值的重要原因。扬名世界的温斯顿·丘吉尔为庄园增添了更多的荣耀和更高的知名度。布伦海姆宫特意设置了丘吉尔展室,占据了宫殿一楼的两个房间和很长的一段走廊。展室内陈列了大量有关丘吉尔生平的照片和他生前所用的典型物品,从礼帽到雪茄,从出生的睡床到晚年的拐杖,从私人信件到阅读的书刊,向人们展示了丘吉尔不平凡的一生。

经历了300 多年的家族兴衰,布伦海姆宫看上去依然一片祥和。这座庄园现在仍属于丘吉尔家族,承袭庄园的是第十一代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乔治·范德比尔特·斯宾塞·丘吉尔,但当年的贵族已今非昔比。目前,第十一代马尔博罗公爵只在每年的部分时间居住庄园的一小部分,而把建筑主体对外界开放。在布伦海姆宫的展览陈列中有这样一句话:“非常感谢这个家族,从中诞生了两位对我们的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英国感谢他们。”相信每个到布伦海姆宫参观的人都会记住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和带领国家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300多年的历史沉寂在庄园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在了解丘吉尔家族历史的同时,或许也会在此感受到世事的沉浮和历史的沧桑。

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布伦海姆宫外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