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好茶,当妙药

2013-12-29 00:00:00王永素
家庭医药 2013年5期

药茶是在茶叶中添加食物或药物制作而成的、具一定疗效的特殊饮料。广义的药茶还包括不含茶叶,由食物和药物经冲泡、煎煮、压榨及蒸馏等方法制作而成的代茶饮用品,如汤饮、鲜汁、露剂、乳剂等。

药茶同气功、针灸一样,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药茶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并屡经验证,行之有效。千百年来,药茶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贡献,它既可以作为人们工余、饭后的饮料,又可以防病治病,缓衰抗老,延年益寿。据考证,历代医籍所记载的药茶方,至少有200多方。有单味的,也有复方;有用于治疗疾病的,也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品种繁多。

药茶,分3类

茶疗,是中医食疗中的单独分支,是中医与茶文化结合的产物。茶疗的主体——药茶,是组方中含有或不含有茶叶的中草药制备而成的,具有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功能的一种中药制剂。药茶可分为以下3类:

◆ 单味茶

一味成方,故又称“茶疗单方”。茶的品种很多,有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等6种基本类型。此外,还有再加工茶,包括花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等)、紧压茶(黑砖、饼茶等)、萃取茶(浓缩茶、速溶茶等)。每种茶都有各自不同的茶疗功效。

◆ 茶加药

属于配伍其他药物而成的“复方”,故又称“茶疗复方”。配伍规律主要与“同类相需”和“异类相使”有关。这一类的方剂在唐、宋以至元、明医学著作中,屡见不鲜。古方中,以川芎茶调散最富盛名。它的同类方还有菊花茶调散等。其他单验方如姜茶治痢、乳香茶治心痛、海金沙茶治小便不通、冷白矾浓茶急救食物中毒等。现代研制的茶加药,以针对减肥、调血脂、抗动脉硬化、降血压、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为主,故多与泽泻、荷叶、何首乌、菊花、桑寄生、决明子、夏枯草等同用。

◆ 代茶

代茶,组方中并没有茶,只是采用饮茶形式而已。代茶疗法古代早已有之,据宋代文献《梦粱录》的描述,当时在茶馆中兼卖缩脾饮,即以乌梅、砂仁等煎汤代茶,略似今日的酸梅汤。由此可见,代茶虽然无茶叶,但自古以来与茶密切相关。代茶,视所用药物质量而可用开水泡饮(宜于质地轻松者)或略煎(宜于质地较坚厚者)。较常用作代茶的中药有菊花、野菊花、银花、金钱草、胖大海、番泻叶、薄荷、藿香、茅根、芦根、红枣、老姜等。

此外, 另有一类代茶在民间广泛应用。如我国有“南方人参”之称的绞股蓝含有丰富的人参皂甙,可以泡饮代茶,具有补中益气、延年益寿、护肝、抗癌、调血脂等作用;嫩槐叶蒸熟晒干,煎服如饮茶法,有清热止血、益气祛邪、明目等作用;玉米须可煎汤代茶,具有利尿、利胆、降低血糖等作用;松针含有多种营养素与活性成分,用以代茶可以调整心肌功能、调节血脂、增加钙质,并对风湿痛、牙痛有效;桑树的嫩芽经炒制后可以代茶,称为桑芽茶,在蚕桑地区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对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有良效;桂花可代茶泡饮或加入羹类食品中,具有镇静止痛、通气健胃的作用,不但可饮汤,而且可食豆,有和中健胃的作用;仙茶是福建的茶科植物石笔木,其嫩叶可治感冒、痢疾;老鹰茶是川产的樟科植物,其嫩叶晒干后可以代茶,解暑止渴有良效;三七花茶,是云南、广西的特产,对高血压、急性咽喉炎、血脂异常、冠心病等有良效。

喝茶,讲究“适应证”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喝茶有治病防病的功效。但是,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性格”,如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绿茶性寒可清热,乌龙茶润喉生津,花茶养肝利胆……因此,不同的人应该对证选择适合自己饮用的品种。

◆ 口干舌燥求助乌龙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色泽青褐,因此又得名“青茶”。在味道上,乌龙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因此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的作用,可以让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冬季室内空气干燥,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嘴唇干裂,这时泡上一杯乌龙茶,可以缓解干燥的苦恼。此外,乌龙茶对蛋白质及脂肪有较好的分解作用,能防止肝脏脂肪堆积。

◆ 抑郁不妨品花茶

花茶包括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等,是以绿茶为茶坯加入不同香花熏制而成。一般来说,花茶可以养肝利胆、强健四肢、疏通经脉。以茉莉花茶为例,可以清热解暑、健脾安神,对治疗痢疾和防止胃痛有良好效果。而金银花茶则可以清热解毒、提神解渴,并对咽喉肿痛等有较为理想的疗效,预防流感效果亦佳。女性在更年期及经期前后容易心情抑郁、性情烦躁,不妨用喝玫瑰花茶来消解郁闷。

◆ 上火找绿茶帮忙

很多人喜欢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上火就成了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产生便秘、口干舌燥甚至口舌生疮等后果,这个时候就可以求助于绿茶。绿茶是未发酵茶,性寒,可清热,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并且能调节血脂、预防血管硬化。因此容易上火的、平常爱抽烟喝酒的,还有体形较胖的人都比较适合饮用绿茶,而肠胃虚寒的人则不宜服用绿茶。

◆ 喝红茶可减少中风预防流感

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红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可生热暖腹,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很适合在冬季饮用。研究发现红茶可以减少中风和心脏病的发病率,而中风和心脏病正是冬季高发的疾病,因此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在冬季经常泡上一杯暖暖的红茶,不但可以暖身体,还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常用红茶漱口或直接饮用还有预防流感的作用。此外,喝红茶对于预防骨质疏松、降低皮肤癌的发病也有独到的作用。

茶好,也有副作用

茶虽好,但是也有副作用。不宜饮茶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胃肠病变时,尤其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服药期间不宜饮茶,更不宜饮浓茶。因为浓茶中咖啡因含量高,而咖啡因能增强胃分泌,影响溃疡的愈合。

2.服宁心安神药时不宜饮茶,因为茶中的咖啡因能兴奋大脑皮层,从而拮抗安神药的疗效,达不到治疗目的。

3.服滋补中药时不宜饮茶,茶叶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会妨碍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茶中的鞣质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作用,会减弱补益作用。因而在服用党参、黄芪、山药等补养药时,最好不要饮用茶水,特别是不要饮用浓茶,否则会降低药效。

4.茶叶中所含的大量鞣酸很容易与生物碱发生不溶的沉淀,从而使药物不能被身体吸收发挥不了作用。而很多中药含有生物碱,如麻黄含有麻黄碱和伪麻黄碱,黄连与黄柏都含有小檗碱,曼陀罗等的有效成分也主要是生物碱。因此,这些药的煎液和茶水同服,就会发生沉淀而影响药效的发挥。

5.绿茶味苦性寒,老年人喝茶时,只宜饮热茶,不能喝凉茶,饮凉茶会伤脾胃。另外,老年人脾胃功能趋于衰退,故宜饮红茶。